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狄飙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登革病毒
  • 4篇病毒
  • 3篇单克隆
  • 3篇单克隆抗体
  • 3篇抗体
  • 3篇克隆
  • 2篇流感
  • 1篇动物
  • 1篇新型甲型H1...
  • 1篇野生动物
  • 1篇预防控制措施
  • 1篇肉菜市场
  • 1篇屠宰
  • 1篇禽流感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抗体制备
  • 1篇克隆表达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分

机构

  • 7篇广州市疾病预...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作者

  • 7篇狄飙
  • 3篇潘玉先
  • 3篇车小燕
  • 2篇李铁钢
  • 2篇刘于飞
  • 2篇丘立文
  • 2篇王新帅
  • 2篇王鸣
  • 2篇鲁恩洁
  • 1篇代吉亚
  • 1篇王玉林
  • 1篇蒋力云
  • 1篇周端华
  • 1篇钟豪杰
  • 1篇蔡建飘
  • 1篇吴新伟
  • 1篇丁细霞
  • 1篇何剑峰
  • 1篇林锦炎
  • 1篇刘远

传媒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0
  • 4篇2007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新型甲型H1N1流感监测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原学变迁与变异特征,分析重症病例危险因素,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建立甲型H1N1流感监测体系,定期收集生物学标本实施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与测序分析;利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重症病例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2009-2013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分别为13.83%(481/3 479)、4.46%(136/3 047)、9.13%(233/2 550)、0(0/2 643)和4.68%(159/3 400)。共完成18株毒株测序,2009-2010年的9株毒株位于第一主干枝,2011年的4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聚集成第二主干枝,2013年的5株毒株中有4株位于第三主干枝。从2011年起,甲型H1N1流感毒株与疫苗株相距较远;共报告重症病例77例,其中40例(57.14%)有基础疾患,死亡16例。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慢性肺部疾病进入回归方程,OR=7.72(95%CI:1.97-30.23)。结论甲型H1N1流感监测系统在广州运行良好。甲型H1N1流感已经取代了A(H1N1)流感呈现季节性流行,慢性肺部基础疾患是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2011年起,甲流疫苗与广州人群的流行毒株匹配较差,应持续开展甲流监测,密切关注毒株变化特征。
李铁钢李魁彪肖新才陈宗遒刘慧陆剑云狄飙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
菜市场H5N1流感禽间暴发与人群感染风险评估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评估广东省广州市某肉菜市场H5N1型动物禽流感疫情暴发后人群感染禽流感病毒(AIV)的风险。方法疫情暴发后,对病死禽的密切接触者采集咽拭子,RT-PCR检测H5N1核酸,并进行7 d医学观察;对疫区人群进行流感样病例监测,对有流行病学接触史者采集咽拭子检测H5N1核酸;采集该市场内活禽屠宰人群、一般食物销售人群、普通买菜人群血液标本,应用血凝抑制试验及抗体中和试验检测H 5、H 9抗体。结果13名密切接触者咽拭子H 5核酸均为阴性,7 d医学观察期间均未出现异常症状。监测疫区内流感样病例3 971例,其中53例有流行病学史,其咽拭子H 5核酸均为阴性;共采集市场内各类人群血液标本176份,H 5抗体均为阴性,但家禽屠宰人群H 9抗体阳性率为21.05%,高于一般食物零售人员(1.59%)、食物购买人员(1.00%)。结论肉菜市场H5N1型禽流感暴发疫情未传播至人类,H5N1病毒禽-人传播能力有限,但活禽屠宰人员有较高AIV感染风险。
柳洋王玉林狄飙刘于飞杨莉莉鲁恩洁李铁钢王鸣
关键词:禽流感肉菜市场家禽屠宰
广州市2006年登革病毒5′末端非编码区基因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对广州地区2006年流行的登革病毒5′末端非编码区的基因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方法针对病毒5′末端非编码区设计引物,进行RT-PCR反应,将阳性结果测序并绘制基因树。结果在检测的78份血清中,检测出阳性血清23份,共获得4个代表性序列。结论通过绘制基因树分析,不支持登革病毒已本地化。登革热病例的输入对登革热的预防和控制提出了巨大挑战,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对登革热的预防和控制有重要意义。
蒋力云伍业健刘远鲁恩洁李向忠董智强狄飙王鸣杨智聪吴新伟
关键词:登革病毒基因
Ⅲ型登革病毒NS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制Ⅲ型登革病毒(DV3)非结构蛋白1(NS1)单克隆抗体,鉴定其血清型特异性。方法以具有良好抗原性的重组DV3-NS1蛋白与DV3交替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间接ELISA筛选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并结合免疫荧光(IFA)和Weatern Blot对抗体的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经交替免疫法免疫Balb/c小鼠,共获得14株抗DV3-NS1单抗,其亚类测定1株为IgG2a,余为IgG1。其中3株特异性结合DV3及DV3-NS1蛋白,4株能同时结合4型登革病毒NS1蛋白,其余7株与其他3型登革病毒NS1蛋白存在交叉反应。结论成功获得了针对DV3-NS1的特异性单抗及交叉性单抗,将为进一步研究登革病毒NS1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及临床诊断试剂的研发奠定基础。
晋晶潘玉先丁细霞蔡建飘狄飙车小燕
关键词:登革病毒单克隆抗体
Ⅱ型登革病毒非结构蛋白NS1血清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制备并鉴定Ⅱ型登革病毒非结构蛋白NS1(DV2-NS1)的血清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方法以具有良好抗原性的重组DV2-NS1蛋白与灭活的Ⅱ型登革病毒(DV2)混合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经间接ELISA法、IFA法筛选,ELISA、IFA及WesternBlot对mAbs的类型及亚类、交叉实验及特异性等进行鉴定。结果免疫的Balb/c小鼠经多次融合筛选,共获得14株血清型特异性抗DV2-NS1蛋白的mAbs,其亚类测定两株为IgG2b,余均为IgG1。ELISA和免疫印迹显示这些mAbs与重组DV2-NS1蛋白和DV2抗原均特异性结合,IFA结果显示这14株单抗特异结合Ⅱ型登革病毒,与其它3型登革病毒无交叉。结论成功获得了特异性针对DV2-NS1蛋白的mAb,为进一步研究NS1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研制早期诊断试剂奠定基础。
王新帅丘立文潘玉先狄飙车小燕
关键词:登革病毒单克隆抗体
一例与果子狸相关的SARS病例调查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李灵辉刘于飞陈秋霞罗会明钟豪杰狄飙周端华代吉亚何剑峰林锦炎
关键词:SARS病例病例调查果子狸预防控制措施流行病学野生动物
Ⅱ型登革病毒非结构蛋白NS1的克隆表达及抗体制备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克隆表达Ⅱ型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2,DV2)非结构蛋白1(DV2-NS1)基因,并制备其单克隆抗体。方法提取Ⅱ型登革病毒的RNA,扩增其NS1全长基因片段,经TA克隆将NS1基因克隆至pQE30载体中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变性处理后用Ni柱亲和层析纯化并复性,经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鉴定抗原性。用复性后的NS1蛋白和灭活Ⅱ型登革病毒交替免疫Balb/c小鼠,取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经间接ELISA法、间接免疫荧光法(IFA)进行单抗亚类、特异性的筛选与鉴定。结果携带重组质粒pQE30/DV2-NS1的菌株经诱导,可高效表达重组DV2-NS1蛋白,经复性获得可溶性蛋白,Western Blot证实重组的DV2-NS1蛋白具有抗原性;用重组蛋白和病毒混合免疫,共获得10株抗NS1蛋白的单抗,其中3株为特异性抗DV2-NS1蛋白,与其他3型登革病毒无交叉,另7株为混合交叉型;亚类分析一株为IgG2b,余为IgG1。结论获得重组Ⅱ型登革病毒非结构蛋白NS1,并得到10株抗DV2-NS1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NS1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诊断试剂建立奠定了基础。
王新帅丘立文狄飙陈伟俊潘玉先车小燕
关键词:登革病毒克隆单克隆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