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室常见指标对川崎病早期诊断的价值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分析比较川崎病(KD)急性期和感染性发热患儿的实验室指标,探讨实验室常见指标对KD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该院诊治的150例KD患儿(KD组)及60例感染性发热患儿(对照组)的血常规、生化等常见临床检测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KD发生的危险因素,根据OR值对独立危险因素赋值建立评分模型,对预测结果及评分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KD的诊断价值。结果KD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ES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PLT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T≥312×10^9/L、ESR≥30.2 mm/h、NLR≥3.22和PLR≥82.00是K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和PLR诊断K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1和0.912,高于PLT和ESR的0.672和0.686。通过对PLT≥312×10^9/L和ESR≥30.2 mm/h赋值1分,NLR≥3.22和PLR≥82.00赋值2分,建立评分模型,以总分4分为截断值,其鉴别KD和感染性发热疾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7%和81.3%。结论新评分模型对于鉴别诊断KD和感染性发热具有良好的效果。
- 彭宇段炤王智康辉蒋曼李琳邹峥刘小惠
- 关键词: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发热健康状况指标
- 川崎病细胞因子变化及干预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通过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IL-12、转化因子-β(TGF-β1)在川崎病(KD)治疗前后的血清水平,了解这3种细胞因子与川崎病病变的关系。方法对17例急性期川崎病患儿在药物治疗前和治疗2~4周及8~12周进行血清IL-1β、IL-12、TGF-β1水平检测,与20例正常小儿的细胞因子进行比较。结果川崎病患儿在药物治疗前,其血清IL-1β和IL-12水平皆显著高于对照组,使用药物治疗2~4周及8~12周,这2种细胞因子血清水平选注降低,同时血清TGF-β1水平显著上升和临床表现改善或消失。结论在发病初期,血清IL-1β和IL-12水平升高,对川崎病起致炎作用,在疾病恢复期血清TGF-β1水平升高起抗炎作用。
- 刘小惠邹峥徐琨邓宇虹王智
- 关键词:川崎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干预
- 玉屏风颗粒对过敏性紫癜患儿Th17/Treg细胞失衡的调节作用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IL-17和Treg细胞的水平,探讨玉屏风颗粒在调节HSP患儿Th17/Treg细胞失衡的作用以及治疗HSP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过敏性紫癜初发的50例儿童,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玉屏风治疗组,各25例,疗程2周。25名同年龄段儿保科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抽取健康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玉屏风治疗组治疗前后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和Th17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17水平。结果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8%,玉屏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和玉屏风治疗组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数及其相关因子IL-17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5),Treg细胞数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但常规治疗组患儿Th17、Treg细胞数和IL-17水平与玉屏风治疗组患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后Th17细胞数、IL-17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Treg细胞数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玉屏风治疗组治疗后Th17细胞数、IL-17水平较治疗前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Treg细胞数较治疗前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明显增高(P<0.05)。结论 HSP患儿存在显著的Th17细胞及IL-17水平增高和Treg细胞减少。玉屏风颗粒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Th17细胞及IL-17水平,升高Treg细胞水平,增加HSP的疗效。
- 段炤林智平彭宇徐琨邓宇虹王智李琳
- 关键词:玉屏风颗粒过敏性紫癜TH17TREG中成药疗法肌衄
- 汉防己甲素联合改良缩唇呼吸对矽肺合并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1
- 2021年
- [背景]矽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目的]探究汉防己甲素联合改良缩唇呼吸对矽肺合并COPD稳定期患者血氧水平、呼吸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6月—2020年1月江西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门诊部收治的矽肺合并COPD稳定期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药物治疗组(40例)和联合治疗组(41例),药物治疗组仅给予汉防己甲素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汉防己甲素联合改良缩唇呼吸治疗。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测值的百分比(FEV1百分比)、肺最大通气量占预测值的百分比(MVV百分比)和FEV1/FVC、呼吸频率、6 min步行距离、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MRC)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并比较治疗前后指标变化。[结果]本研究纳入的81例矽肺合并COPD稳定期患者均为男性。药物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的年龄、体重指数、矽肺病程、COPD病程以及矽肺临床分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动脉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指标等观察指标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药物治疗组PaCO_(2)、mMRC、呼吸频率分别为(43.99±5.01)mmHg、(1.97±0.21)分、(23.09±2.02)次·min^(-1),联合治疗组分别为(38.09±3.04)mmHg、(1.52±0.19)分、(17.99±1.05)次·min^(-1),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治疗后药物治疗组SaO_(2)、PaO_(2)、FVC、FEV1百分比、MVV百分比、FEV1/FVC分别为(86.69±8.57)%、(70.57±7.17)mmHg、(2.59±0.30)L、(77.69±7.47)%、(69.17±7.02)%、(56.24±5.69)%,联合治疗组分别为(98.49±9.15)%、(80.02±8.59)mmHg、(3.15±0.35)L、(86.29±8.05)%、(80.02±8.09)%、(63.01±6.52)%,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治疗组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
- 何钦刘永泉王智李艳文容开萍
- 关键词:矽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汉防己甲素
- 幼儿腰椎结核误诊为脊柱关节病1例报道
- 2011年
- 脊椎结核以10岁以下儿童最多,其次为21-30岁青年,30岁以上则明显减少;病起隐渐,发病日期不明确。病人倦怠无力,食欲减退、午后低热、盗汗和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结核菌多为血行播散进入椎体骨髓腔,基本病理变化为慢性化脓性炎症,首先侵及松质骨并形成骨内小脓肿,局部血运障碍,发生干酪样坏死,出现死骨,病变穿破椎体骨膜,形成椎旁脓肿,病变长久者脓肿内出现钙化;继而椎体终板破坏,间盘受累,侵及邻近椎体,
- 王智邹峥
- 关键词:腰椎结核误诊
- 硼酸湿敷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患儿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硼酸湿敷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5年10月至2012年5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免疫科就诊的108例SSSS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均常规给予抗感染,抗炎等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外用硼酸水(2%-3%)湿敷,对照组外用红霉素软膏,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硼酸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患儿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应用方便,值得基层推广。
- 王智段炤
- 关键词:硼酸湿敷
- 汉防己甲素和百令胶囊联合治疗矽肺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观察汉防己甲素和百令胶囊联合治疗矽肺的疗效。方法选择各期矽肺74例,分为汉防己甲素、百令胶囊联合治疗组与基础治疗对照组,治疗6个月,观察临床表现、肺通气功能、高千伏X线胸片影像的变化及药物毒副作用。结果汉防己甲素、百令胶囊联合治疗组病例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好转,肺通气功能FVC、FEV1.0有所增加,高千伏X线胸片矽肺影像有所好转,而基础治疗对照组各项观察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汉防己甲素和百令胶囊联合治疗矽肺有一定治疗效果,在当前尚无特效治疗手段的情况下,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
- 何钦王智
- 关键词:矽肺汉防己甲素百令胶囊
- 破骨细胞和RANKL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血清中RANKL和破骨细胞的水平变化,并进一步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分为初发活动期、疾病缓解期和正常健康儿童3组,每组20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RANKL的表达水平,细胞爬片法检测患儿血液中破骨细胞的数量,统计学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RANKL和OPG在初发活动期组(423.12±62.19)pg/ml、(510.72±58.07)pg/ml和疾病缓解期组(434.26±78.68)pg/ml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健康对照组(360.47±48.6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破骨细胞在JIA初发活动期患儿体内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儿童体内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疾病缓解期组患儿体内破骨细胞表达水平略高于健康对照组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G表达水平与DAS28负相关(P<0.05);而RANKL/OPG抗CCP抗体正相关(P<0.05)。结论 RANKL在初发活动期组JIA患儿血清中表达显著升高,与之相应的,破骨细胞子在JIA初发活动期患儿体内水平也显著上升,提示RANKL可能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成熟。
- 刘小惠蔡素芬吴英龙邹峥邓宇虹王智蒋曼
- 关键词: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 儿童风湿性疾病合并肺间质病变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分析儿童风湿性疾病合并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月江西省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6例风湿性疾病患儿并发肺间质病变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肺功能。结果各种风湿性疾病合并的肺间质病变,其中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sJIA患儿8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多关节型,RF阴性)1例,系统性硬皮病2例,幼年皮肌炎3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气促,胸闷,乏力等,体检可有口唇发绀、杵状指、肺部可及湿啰音。高分辨肺CT主要表现为毛玻璃样影,其次为小叶内间质增厚和网格状影。肺功能测定显示弥散功能降低和限制性通气障碍。16例患儿中,7例死亡。结论儿童风湿性疾病相关肺间质病变相对于成人较少见,但合并肺间质病变的患儿死亡率明显增高。影像学改变是临床诊断的依据,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患儿预后至关重要。
- 刘小惠王智蔡素芬彭宇
- 关键词:风湿病肺间质病变儿童
- 急性砷化氢中毒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早期控制溶血,合理输液,维持尿量,碱化尿液,血液透析在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救治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15例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病例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结果15例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早期控制溶血,合理输液,维持尿量,碱化尿液,血液透析是救治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的关键所在。
- 何钦王智
- 关键词:急性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