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宏伟
- 作品数:14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邢台市眼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陡峭轴角膜切口联合Acrysof Toric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散光临床效果观察
- 董玮董宏伟许衍辉王志亮
- 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84例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董宏伟
-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 微小切口手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
- 张武林董宏伟王庆瑛
- 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术中Ⅰ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除术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探讨I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除术(Posterior 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hexis,PCCC)对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术后后发障的预防作用.方法 对203例(211只眼)高度近视眼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70只眼术中行连续环形撕除后囊(A组),植入普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非PCCC组138只眼进一步分为普通PMMA人工晶状体组(B组)73只眼,光学部边缘直角设计的折叠人工晶状体组(C组)68只眼.B组和C组单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保留完整后囊膜.所有患眼术后随访2年以上,观察术后后发障、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情况. 结果 A组2只眼(2.86%)发生了后发障,B组为18只眼(24.66%),C组8只眼(11.76%),两两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无视网膜脱离发生,B组仅1只眼发生视网膜脱离. 结论 I期后囊膜连续环形撕除术安全有效,明显减少了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术后后发障的发生.
- 董宏伟
- 关键词: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后发障
- 玻璃体切割头在儿童无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后囊膜夹持植入术中的应用
- 董宏伟
- 微小切口先天性白内障手术
- 董宏伟
- 人工晶状体后囊膜夹持植入治疗儿童无晶状体眼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应用玻璃体切割头修整后囊孔、行人工晶状体后囊膜夹持植入术治疗儿童无晶状体眼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10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就诊拟行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无晶状体眼患儿86例156眼,随机分为2组:夹持组44例80眼,应用玻璃体切割头咬切修整后囊孔形成3.5mm×5.5mm椭圆形,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下压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嵌入后囊孔完成后囊膜夹持;非夹持组42例76眼,常规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随访24个月,观察2组术后视力、屈光状态及人工晶状体移位等情况。结果夹持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0.5者56眼(70.00%),非夹持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0.5者38眼(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持组人工晶状体移位1眼(1.25%),非夹持组人工晶状体移位21眼(2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持组4眼(5.00%)出现虹膜后粘连,所有术眼均未出现后发性白内障等情况;非夹持组16眼(21.05%)出现虹膜后粘连,4眼(5.26%)出现后发性白内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无晶状体眼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将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夹持于后囊膜下,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避免人工晶状体移位。
- 董宏伟
- 关键词:儿童无晶状体眼
- 双路角膜微切口治疗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
- 祁爱敏吕秀丽杨灵爽赵芳高兰格董宏伟宫献珍
- 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最常见的致盲眼病,主要的治疗方法仍是手术。传统的手术方法采用上方巩膜切口,先行撕囊,再行皮质的吸除,然后再行后囊膜环行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该课题在国内首次采用单一手术器械-玻切头完成婴幼儿先天...
- 关键词:
- 关键词: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致盲眼病手术治疗方法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连续环形撕囊术被引量:8
- 2006年
- 董宏伟
- 关键词:连续环形撕囊非超声乳化
- 人工晶状体后囊膜夹持植入治疗儿童无晶状体眼的临床研究
- 董宏伟王志亮孟克青董玮许衍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