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联昌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德科学中心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涂层
  • 1篇刀具
  • 1篇第一性原理
  • 1篇硬质
  • 1篇硬质合金
  • 1篇思想及实践
  • 1篇涂层刀具
  • 1篇喷砂
  • 1篇气相沉积
  • 1篇热力学计算
  • 1篇铸铁
  • 1篇铸铁组织
  • 1篇物理气相沉积
  • 1篇显微组织
  • 1篇洛氏硬度
  • 1篇磨球
  • 1篇磨损
  • 1篇耐磨
  • 1篇耐磨涂层
  • 1篇化学气相

机构

  • 3篇中南大学
  • 2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三峡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石家庄铁道大...
  • 1篇赣州澳克泰工...
  • 1篇卡尔斯鲁厄理...

作者

  • 5篇邱联昌
  • 3篇杜勇
  • 1篇金展鹏
  • 1篇李明喜
  • 1篇郑峰
  • 1篇宋旼
  • 1篇刘树红
  • 1篇郑洲顺
  • 1篇钟志强
  • 1篇李凯

传媒

  • 1篇硬质合金
  • 1篇热处理
  • 1篇中国材料进展
  • 1篇精密成形工程
  • 1篇2008全国...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0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热处理工艺对高铬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
通过洛氏硬度测试和金相组织观察,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高铬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铬铸铁油冷淬火后,表面硬度与心部硬度分布较均匀;一次回火平均硬度有一定程度下降,二次回火的平均硬度下降幅度小;高铬铸铁油冷淬火后得...
李家宝邱联昌李明喜
关键词:高铬铸铁洛氏硬度
文献传递
不同后处理对MT-TiCN涂层刀具组织与切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不同后处理工艺(包括热处理、湿喷砂和刃口处理)对MT-TiCN涂层组织与刀片切削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中温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硬质合金刀片上制备TiCN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纳米压痕仪分析MT-TiCN涂层的组织形貌、相结构、硬度和弹性模量;在AISI 4340合金钢上进行车削试验。结果 MT-TiCN涂层呈柱状晶结构,涂层沿(422)晶面方向择优生长,且织构系数达5.5;涂层表面和断口平均硬度分别为26.6 GPa和30.7~31.8 GPa,平均弹性模量分别为528.6 GPa和467.7~494.4 GPa;在连续车削条件下,经湿喷砂处理的涂层刀片切削性能最佳;在低切深、低进给断续车削工况下,湿喷砂后又经热处理和刃口处理的涂层刀片使用寿命最长;湿喷砂后再进行热处理,对刀具的切削性能影响较小。结论湿喷砂和热处理对MT-TiCN涂层组织的影响较小;不同后处理工艺对涂层刀具切削性能的影响较大,这主要是因为刃口处理会减小涂层厚度同时提高涂层韧性。
杜丽业邱联昌杜勇钟志强史海东
关键词:涂层
热处理对一种磨球用新型铸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制作了一种可用于磨球的新型含钼低铬合金铸钢;测定了经不同工艺热处理后钢的硬度和耐磨性;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钢的组织和磨损面形貌。结果表明,钢的淬火硬度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而提高,但淬火温度过高,硬度反而下降。从相同温度淬火后,钢的硬度均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经850℃油淬和300℃回火后,钢的组织为马氏体和少量残留奥氏体,具有较高的硬度和最好的耐磨性。
邱联昌李明喜
关键词:磨球磨损显微组织
硬质合金及耐磨涂层:理论设计及产品开发(Ⅲ)被引量:2
2019年
热力学和第一性原理计算在材料设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理论预测能够快速确定材料工艺-成分-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介绍了热力学计算在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简称CVD)涂层以及第一性原理计算在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简称PVD)涂层设计开发方面的应用,并以CVD TiSiN和PVD纳米多层TiAlN/ZrN新型涂层开发为例,详细阐述了热力学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具体作用。理论计算与关键实验验证相结合是提高耐磨涂层研发效率与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未来新型耐磨涂层开发的发展趋势。
邱联昌许雨翔王少卿杜勇郑峰金展鹏
关键词:热力学计算第一性原理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耐磨涂层
浅谈集成计算材料工程和材料基因工程:思想及实践被引量:16
2018年
革新材料研发模式、加速材料研发进程并降低材料研发成本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集成计算材料工程和材料基因工程是近年来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新颖的理念和方法,二者均为新材料研究与开发带来了全新的认识与机遇。集成计算材料工程是材料基因工程的基本组成元素。材料基因工程主要包括高通量实验、高通量计算和材料数据库三大要素。材料基因工程将集成计算材料工程的理念扩展到了整个材料科学、技术与工程链条,贯穿于从新材料发现到应用的全部过程。作为新材料研发的新模式,集成计算材料工程和材料基因工程必将为新材料研发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简要回顾了材料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详细介绍了材料基因工程与集成计算材料工程之间内在联系与区别。通过4个应用实例(梯度硬质合金、CVD耐磨涂层、锂离子电池、铝合金),展示了集成计算材料工程和材料基因工程在材料研发中的强大功能,为材料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新思路。最后展望了集成计算材料工程和材料基因工程未来发展的重点及趋势。
李波杜勇邱联昌庞梦德张伟彬刘树红李凯彭英彪周鹏郑洲顺宋旼Seifert H
关键词:高通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