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晓健

作品数:26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空军杭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军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军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飞行员
  • 9篇飞行
  • 4篇缺氧
  • 3篇低氧
  • 3篇人体试食
  • 3篇人体试食试验
  • 3篇颈部
  • 3篇军事飞行员
  • 3篇急性缺氧
  • 2篇有效意识时间
  • 2篇战机
  • 2篇食品
  • 2篇缺氧耐力
  • 2篇人格特质
  • 2篇人格因素
  • 2篇自尊
  • 2篇颈部损伤
  • 1篇低氧反应
  • 1篇低氧环境
  • 1篇心肺功能

机构

  • 26篇空军杭州航空...
  • 5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科技学院
  • 2篇南京军区杭州...
  • 1篇空军航空医学...

作者

  • 26篇陈晓健
  • 17篇李交杰
  • 11篇夏凌
  • 9篇陈小萍
  • 8篇陈琼
  • 4篇黄炜
  • 4篇张英
  • 4篇朱超
  • 4篇徐建华
  • 3篇娄振山
  • 3篇唐伟敏
  • 2篇刘晔峰
  • 2篇成海平
  • 2篇楚秉泉
  • 2篇吴晓琴
  • 2篇孙玮
  • 2篇龚凌霄
  • 2篇张淑琴
  • 2篇陶艳梅
  • 1篇陈纯

传媒

  • 7篇浙江中西医结...
  • 6篇中国疗养医学
  • 3篇华南国防医学...
  • 2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军机飞行员颈肌强度及训练效果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研究军机飞行员颈部各肌群的强度并探讨颈肌训练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CME-1飞行员颈肌训练器对50例军机飞行员(运输机组、直升机组、歼强机组、轰炸机组和初教机组各10例)进行为期3周共9次颈部各肌群(前、后、左、右)的强度训练,第1、3、4、6、7和9次为等长训练模式,第2、5和8次为可变阻力和可变速度训练模式,记录第1次训练即颈肌训练前各机种以及第1(T1组)、3(T3组)、6(T6组)和9(T9组)次训练的前、后、左、右各肌群的平均颈肌强度、平均10 s最大冲量。结果①训练前运输机组向前、后肌群平均颈肌强度和平均10 s最大冲量值低于其他组(P<0.05);②第3、6和9次训练各肌群的平均颈肌强度、平均10 s最大冲量的均值较第1次均有显著提高(P<0.05);训练3周各肌群的平均颈肌强度均值的相对增长率分别为47.4%、42.6%、65.2%和55.5%,平均10 s最大冲量均值的相对增长率分别为51.6%、41.8%、63.3%和53.9%。结论运输机飞行员前屈和后伸肌群强度较低;CME-1飞行员颈肌训练器能有效提高军机飞行员的颈肌强度。
陈琼沈思云夏凌李交杰陈小萍陈晓健徐建华
关键词:颈部损伤
快速急性缺氧耐力检测57例被引量:2
2010年
李交杰陈小萍张刚林陈琼黄炜季思菊陈晓健黄佳怡
军事飞行员颈肌强度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军事飞行员颈肌强度的相关因素。方法测量197名军事飞行员身体参数(颈前长、颈后长、颈围、颈厚、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登记年龄、飞行时间、机种,应用CME-1型飞行员颈肌训练器对颈部前屈、后伸、左右侧肌群进行等长测试,每个方向测试10次,记录最大肌力(peak neck muscle strength,PNMS)及平均最大肌力(mean neck muscle strength,MNMS)。对颈前长、颈后长、颈围、颈厚、BMI、年龄、飞行时间、机种与前屈、后伸、左右侧肌群PNMS及MNMS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颈围与前屈、后伸、左右侧肌群PNMS及后伸、左右侧屈肌群MNMS呈正相关(P<0.01),BMI与前屈、后伸、左右侧肌群PNMS及MNMS呈正相关(P<0.01),年龄与前屈、左侧PNMS及MNMS、右侧MNMS呈负相关(P<0.01或P<0.05),飞行时间与前屈PNMS及MNMS、左右侧MNMS呈负相关(P<0.01或P<0.05),机种与前屈、后伸、左右侧肌群PNMS及MNMS无相关关系。结论颈围、BMI与颈肌强度呈正相关,年龄、飞行时间与颈肌强度呈负相关,机种与颈肌强度无相关性。
夏凌陈晓健李交杰徐建华朱超
关键词:军事飞行员颈围体质量指数机种
有氧运动对飞行员急性低氧体验复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6年
急性低氧体验训练是指在地面模拟高空低氧环境,呼吸低氧混合气体,于缺氧暴露期间记录呼吸、循环、脑电生理等指标的变化,同时用加减心算法测定功效及症状体征等多项指标,让受检者体验急性低氧状态下的感觉,同时测定其有效意识时间,评定其急性缺氧耐受能力,以此提高机体缺氧时的警觉性和自我保护能力。该训练是飞行员航空生理训练的必训内容,也是限制航训合格率的瓶颈科目。
余烟兰陈晓健
关键词:飞行员有氧运动
身心放松调节对缺氧耐力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观察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有效意识时间的变化评价身心放松调节对缺氧耐力的影响。方法对49名健康飞行员进行身心放松调节,前后进行急性缺氧耐力比较。结果身心放松调节可明显提高缺氧耐力。结论在航训、飞行外场保障及高原反应急救中应运用身心放松调节。
陈晓健龚卸林
关键词:缺氧耐力有效意识时间
药物联合合理情绪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广泛性焦虑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以莫名的紧张、过度的担心为主要表现,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睡眠障碍等症状。笔者采用乌灵胶囊联合合理情绪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35例,观察4周后患者自评症状、睡眠及焦虑症状变化,报道如下。
张淑琴陈晓健
关键词:广泛性焦虑症乌灵胶囊赛乐特合理情绪疗法
轰炸机飞行员颈肌强度及训练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轰炸机飞行员颈部各肌群的强度并探讨颈肌训练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4例轰炸机飞行员按年龄分为N1组(21~30岁)、N2组(31~40岁)和N3组(41~50岁),每组各8例。采用CME-1飞行员颈肌训练器对其进行为期3周共9次的颈部各肌群(前、后、左、右)的强度训练,第1、3、4、6、7和9次为等长训练模式,第2、5和8次为可变阻力和可变速度训练(CVR)模式,记录第1(T1组)和第9(T9组)次训练所有飞行员前、后、左、右各肌群的平均颈肌强度以及平均10s最大冲量。结果①训练前N3组向前、后、左、右各肌群平均颈肌强度和平均10s最大冲量值低于其他组(P<0.05)。②训练3周各年龄组各肌群的平均颈肌强度、平均10s最大冲量的均值均无差异(P>0.05)。③第9次训练各肌群的平均颈肌强度和平均10s最大冲量值的均值较第1次数值均有显著提高(P<0.05);训练3周所有飞行员各肌群的平均颈肌强度均值的相对增长率分别为47.5%、37.3%、51.1%和47.3%,平均10s最大冲量均值的相对增长率分别为56.5%、39.9%、59.9%和55.3%。结论①训练前40岁以上轰炸机飞行员各肌群颈肌强度较低;训练后各年龄组轰炸机飞行员各肌群颈肌强度无差异。②CME-1飞行员颈肌训练器能有效提高轰炸机飞行员的颈肌强度。
陈琼朱超陈晓健孙玮李交杰
关键词:轰炸机飞行员颈部损伤
快速急性缺氧耐力与性别关系的研究
2011年
为了解快速急性缺氧耐力与性别的关系,笔者对初选身体健康的58名中青年进行快速急性缺氧耐力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李交杰陈小萍陈晓健陈琼夏凌孙玮沈玲芳
关键词:血氧饱和度心率性别
飞行员地面加压呼吸训练失败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3
2016年
根据地面加压呼吸训练的特点以及飞行人员航空生理训练的需求,进一步的探讨针对训练前、中、后的护理对策,从而使飞行员更有效的掌握加压呼吸动作的技巧,提高飞行员综合素质,保障飞行安全。
张淑琴陶艳梅陈晓健
关键词:护理对策
地面模拟低氧环境对心理旋转能力的影响
2017年
目的通过地面模拟低氧环境,观察不同低氧环境对心理旋转能力的影响,探索低氧训练新模式。方法选择16名健康男性依次在地面、模拟海拔5000 m高空低氧环境、模拟海拔7500 m高空低氧环境下,进行心理旋转测验,正像和镜像的字母F、G、L、P、Q、R,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0°、60°、120°、180°,测量指标包括错误率、反应时。结果 (1)错误率:海拔7500 m错误率(0.073±0.014)最高,海拔5000 m错误率(0.052±0.008)最低,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旋转角度(0°、60°、120°、180°)增加,错误率依次递增(0.020±0.004、0.031±0.008、0.062±0.013、0.133±0.020),除了00和600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其它角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2)反应时:随着高度由地面、海拔5000 m、海拔7500 m的增加,反应时由(798.585±34.583)ms、(766.580±36.665)ms、(744.845±37.231)ms依次递减,地面与海拔7500 m间反应时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像反应时(706.870±28.218)ms相比,镜像反应时(833.137±43.028)ms显著延长,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旋转角度(00、600、1200、1800)增加,反应时[(692.309±32.886)ms、(710.697±32.648)ms、(782.300±35.384)ms、(894.708±42.794)ms]依次增加,两两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低氧暴露对心理旋转能力有较大影响,可开展缺氧体验训练与心理旋转测验相结合的航空生理训练新模式。
夏凌陈晓健胡林枫李交杰
关键词:心理旋转低氧飞行人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