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靳大勇

作品数:211 被引量:1,004H指数:1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1篇胰腺
  • 70篇肿瘤
  • 50篇腺癌
  • 42篇胰腺癌
  • 40篇胰腺肿瘤
  • 40篇腺肿瘤
  • 35篇切除
  • 29篇手术
  • 29篇细胞
  • 24篇术后
  • 23篇切除术
  • 22篇外科
  • 19篇胰腺炎
  • 19篇腺炎
  • 17篇十二指肠
  • 15篇导管
  • 15篇胰十二指肠
  • 15篇十二指肠切除
  • 15篇十二指肠切除...
  • 14篇胰十二指肠切...

机构

  • 184篇复旦大学
  • 24篇上海医科大学...
  • 9篇上海医科大学
  • 4篇华北煤炭医学...
  • 4篇中国科学院上...
  • 3篇上海市疾病预...
  • 2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江苏大学附属...
  • 2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市肿瘤研...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教育部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静安区...

作者

  • 211篇靳大勇
  • 104篇楼文晖
  • 78篇王单松
  • 64篇吴文川
  • 58篇吴肇汉
  • 51篇许雪峰
  • 45篇匡天涛
  • 34篇纪元
  • 34篇倪晓凌
  • 29篇秦新裕
  • 28篇戎叶飞
  • 17篇许剑民
  • 17篇曾蒙苏
  • 12篇徐彬
  • 11篇吴国豪
  • 11篇楼文辉
  • 9篇谢建新
  • 9篇饶圣祥
  • 8篇顾岩
  • 7篇张磊

传媒

  • 30篇中国实用外科...
  • 2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9篇中国临床医学
  • 14篇外科理论与实...
  • 14篇中华实验外科...
  • 13篇中华肝胆外科...
  • 9篇肠外与肠内营...
  • 8篇复旦学报(医...
  • 7篇中华肿瘤杂志
  • 7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中华消化杂志
  • 4篇中国临床营养...
  • 4篇中华胰腺病杂...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放射学实践
  • 3篇上海医学
  • 3篇中华消化外科...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4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15篇2009
  • 16篇2008
  • 30篇2007
  • 24篇2006
  • 6篇2005
  • 13篇2004
  • 9篇2003
  • 15篇2002
  • 7篇2001
2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种肿瘤成分并存的胰腺及壶腹部恶性肿瘤生存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多种肿瘤成分并存的胰腺及壶腹部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5年1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18例多种肿瘤成分并存的胰腺及壶腹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病理特征、治疗过程及随访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该组18例病人,男11例,女7例;平均年龄62.4±11.7(36~80)岁。其中碰撞癌11例,即肿瘤成分间尤混合及移行状态;其余7例为混合癌,即肿瘤成分相互掺杂。肿瘤分别位于胰腺、胆总管下端及十二指肠壶腹部14例,其余4例则分别位于胰头+胆囊(双碰撞癌)、胰头+胆总管下端、十二指肠壶腹部+胆总管下端以及十二指肠乳头+十二指肠近幽门部。组织学类型以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癌(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carcinoma,IPMC)合并导管腺痛/神经内分泌癌以及导管腺癌合并其它壶腹部少见类型恶性肿瘤为主。pT分期以2、3期多见,而病理分期则以早、中期为主。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5例,胰体尾+脾切除术2例,全胰切除术1例。所有病人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18例,术后均辅以化疗或加中医治疗,其中10例死亡,多死于肿瘤复发或肝脏转移。全部病人中位生存期仅13.2个月,较同期实施的胰腺导管腺癌根治性切除者(中位生存期27个月)、胰腺及壶腹部恶性肿瘤姑息件手术者(中位生存期20.9个月)更差。结论多种成分并存的胰腺及壶腹部恶性肿瘤多发生存胰头及胆总管下端,以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癌或导管腺癌合并其它少见类型恶性肿瘤为主,pT分期以2、3期多见,而病理分期则以早、中期为主,预后极差。
牛耿明纪元王单松靳大勇楼文晖
关键词:胰腺肿瘤影像学检查
胃癌细胞图像分析及其对胃癌预后的预测价值
2000年
目的 探讨胃癌细胞核DNA图像分析与预后关系。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用细胞图像法分析300例胃癌根治标本,随访术后生存状况。结果 随着肿瘤浸润深度增加,异倍体癌的比例逐渐升高;早期胃癌异倍体比例明显低于进展期胃癌。DNA倍体类型是重要的预后因素。结论 细胞图像法定量测定能准确,客观地反映胃癌的生物学特性及预后。
靳大勇匡天涛
关键词:胃癌预后
胰腺异位副脾的影像学诊断(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胰腺异位副脾(IPAS)的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IPAS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1例行CT平扫和增强检查,2例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检查。结果:3例胰腺异位副脾均位于胰尾,主要表现为信号强度或密度与脾脏相似,增强后病灶均匀强化,与脾脏实质强化程度相似;3例同时伴有脾门区副脾。结论:IPAS为胰腺少见病变,其发生部位及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程伟中曾蒙苏饶圣祥张澍杰陈财忠纪元靳大勇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胰腺副脾
多层螺旋CT与单层螺旋CT诊断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的比较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比较分析多层螺旋CT(MSCT)与单层螺旋CT(SSCT)对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的判断准确性。方法  85例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导管细胞癌患者 ,术前随机行SSCT(n =4 9)与MSCT(n =36 )胰腺检查。术中由手术者仔细探查胰周主要血管。结果 MSCT与SSCT判断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的敏感性分别为 80 .5 % (33/ 4 1)及 5 5 % (2 2 / 4 0 ) ,特异性分别为 95 .7% (111/ 116 )及 95 .1% (117/ 12 3)。MSCT与SSCT对胰腺癌手术可切除性判断的准确性分别为 10 0 % (10 / 10 )及 92 .7% (13/ 14 ) ,对胰腺癌手术不可切除性判断的准确性分别为 84 .6 % (2 2 / 2 6 )及 77.1% (2 7/ 35 )。结论 MSCT胰腺检查诊断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的准确性较SSCT高。
李卉曾蒙苏周康荣陈刚陆秀良丁皓靳大勇楼文晖
关键词:胰腺癌血管X线计算机
胰腺术后引流液监测诊断胰漏的价值被引量:25
2007年
目的探讨胰腺手术后引流液监测在诊断胰漏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05年11月至2006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42例胰腺术后腹腔内胰肠吻合口处引流液进行淀粉酶测定,同时记录病人术后相应的临床资料和腹腔引流液的性状。结果42例病人中有12例出现胰漏,单因素分析发现引流液颜色从淡黄夹杂淡血色变为灰褐色的动态变化、淀粉酶值的增高趋势、术后第7天的引流液颜色、术后第7天中性粒细胞比例和术后第7天空腹血糖是具有显著性意义的相关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示引流液颜色动态变化、淀粉酶值的变化趋势、术后第7天中性粒细胞比例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结论术后引流液颜色动态变化、淀粉酶值的增高趋势、术后第7天中性粒细胞比值能有效判断胰漏的发生,有利于临床早期认识胰漏,对于这种病人应该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来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徐彬楼文晖王单松牛耿明陆嘉靳大勇
关键词:胰腺手术胰漏
脂肪乳剂代谢及临床应用研究
吴肇汉吴国豪吴海福秦环龙靳大勇欧军海张宏伟左焕琛吴肇光
为了临床上更合理地应用和选择脂肪乳剂,我们对脂肪乳剂的代谢及临床应用进行系列的前瞻性研究,了解脂肪乳剂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肝硬变及肺损伤等疾病的代谢特点、安全性及疗效。脂肪乳剂提供25%非蛋白质热卡,有良好的省氮作用,也不...
关键词:
关键词:脂肪乳剂代谢
胰腺癌侵犯胰周主要血管的CT诊断标准探讨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胰腺检查,胰腺癌侵犯胰周主要血管的CT诊断标准,以期提高判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MSCT检查诊断为胰腺癌的72例病人中,37例行手术治疗,1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4例剖腹探查发现不可切除,病理结果均证实为胰腺导管细胞癌。术中由手术者仔细探查胰周主要血管(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肝动脉、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主干)。结果肿瘤包绕血管超过管周一半作为判断胰周主要血管受侵的标准,对动脉受侵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9%(13/14)和90%(72/80),对静脉为571%(20/35)和100%(35/35);管壁呈浸润性改变作为标准,判断动脉受侵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357%(5/14)和988%(79/80),静脉为629%(22/35)和100%(35/35);管腔狭窄作为标准,对动、静脉受侵判断的敏感性分别为143%(2/12)和657%(23/35),特异性均为100%。动脉被肿瘤包埋、静脉管腔闭塞,血管均为受侵。结论CT须以不同的判断标准来诊断胰周主要动、静脉受侵与否。动脉受侵的判断标准为动脉被肿瘤包埋,或(1)肿瘤包绕动脉大于管周一半,且同时出现(2)管壁浸润或(3)管腔狭窄;而静脉受侵的判断标准为静脉管腔闭塞,或①肿瘤包绕静脉大于管周一半,②管壁浸润,③管腔狭窄,具备三者表现之一,即判为静脉受侵。
李卉曾蒙苏周康荣丁皓靳大勇楼文晖陈刚殷允娟
关键词:胰腺癌管腔狭窄包埋
上皮型钙黏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和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在胰腺导管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间手术切除的60例胰腺导管腺癌石蜡标本,制成组织芯片,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上皮型钙黏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正常胰腺组织细胞膜上皮型钙黏蛋白染色强阳性,癌细胞膜染色降低或缺失,上皮型钙黏蛋白表达在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有显著差异(P<0.01)。37例(61.7%)胰腺癌上皮型钙黏蛋白表达降低,上皮型钙黏蛋白表达降低与肿瘤转移、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和预后密切相关(P<0.05)。结论:上皮型钙黏蛋白表达降低可能是评判胰腺癌恶性程度、转移和预后的较好指标。
周晓晖徐彬王单松楼文晖靳大勇
关键词:胰腺肿瘤钙黏着糖蛋白类免疫组织化学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良恶性的术前鉴别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比较良恶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sms,IPMN)的不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总结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999年1月—2008年12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70例资料完整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患者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0例IPMN患者中,良性21例(腺瘤15例,交界性肿瘤6例),恶性49例(原位癌8例,浸润癌41例);良恶性病例组在发病年龄、临床表现(皮肤及巩膜黄染、体质量下降、无症状患者、糖尿病)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癌抗原19-9(CA19-9)升高、血糖升高、血总胆红素升高)]及影像学特征(囊肿附壁结节病例所占比率及肿瘤和主胰管平均直径)方面均有显著差异;两者在性别、肿瘤部位、腹痛及急性胰腺炎发病率、癌胚抗原(CEA)异常比率等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良恶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术前两者的鉴别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有助于治疗方式的选择。
匡天涛王单松楼文辉靳大勇
关键词: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检测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和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TIMP 1)与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关系 ,评价其在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1997年 1~ 12月行结直肠癌根治术 59例 ,将组织石蜡块切片后 ,分别采用MMP 2、MMP 9和TIMP 1鼠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率为 2 7 1%。转移组与未转移组MMP 9和TIMP 1两者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0 1)。结论 对于预测结直肠癌手术后肝脏转移 ,MMP 9和TIMP 1有一定的价值 。
杨子昂靳大勇吴国豪吴肇汉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直肠癌肝转移MMP-2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