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辉
-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低温带皮菜籽粕的不同粒级微粉的功能特性研究
- 验的目的是研究低温带皮菜籽粕的不同粒级微粉的功能特性.实验以经低温脱脂的带皮菜籽粕为原料,经微粉碎后筛分成3个不同粒级的微粉样品,研究了这些样品的功能特性包括吸水性、吸油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溶解度和体外消化率.结果表...
- 冯世坤王卫国任志辉宋永鑫刘小芳
- 关键词:蛋白质饲料超微粉体体外消化率
- 热处理与超微粉碎对脱皮菜籽粕功能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实验旨在研究热处理和超微粉碎对脱皮菜籽粕功能特性的影响。实验按3因素4水平的正交实验方案将低温脱脂脱皮菜籽粕超微粉碎成几何平均粒度为18.49、73.03、129.00μm和184.00μm的4个粒度组,再将4个组别的样品各在60、80、100、120℃的温度下分别处理30、60、90、120 min。然后对各处理过的样品测定并分析各因素与水平对样品的吸水性、吸油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蛋白质溶解度、体外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按对脱皮菜籽粕的吸水性影响大小的因素排序为:粒度>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获得高吸水性的最佳处理条件为:热处理温度120℃,热处理时间120 min,粒度184μm。2按对菜籽粕的吸油性影响大小的因素排序为:粒度>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获得高吸油性的最佳处理条件为:热处理温度120℃,热处理时间90 min,粒度73.03μm。3按对菜籽粕的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影响大小的因素排序为:热处理温度>粒度>热处理时间;获得高乳化性的最佳处理条件为:热处理温度120℃,热处理时间90 min,粒度18.49μm;获得高乳化稳定性最佳条件为:热处理温度100℃,热处理时间60 min,粒度129.00μm。4按对菜籽粕的蛋白溶解度影响大小的因素排序为:粒度>热处理时间>热处理温度。获得高蛋白溶解度的最佳处理条件为:热处理温度100℃,热处理时间90 min,粒度18.49μm。5按对菜籽粕的体外消化率影响大小的因素排序为:热处理温度>粒度>热处理时间。获得高菜籽粕体外消化率的最佳处理条件为:热处理温度60℃,热处理时间90 min,粒度18.49μm。
- 任志辉王卫国冯世坤
- 关键词:超微粉碎加热温度功能特性
- 低温带皮菜籽粕微粉的不同粒级部分的功能特性被引量:2
- 2015年
- 为研究低温带皮菜籽粕微粉的不同粒级部分的功能特性,以经低温脱脂的带皮菜籽粕为原料,经微粉碎后筛分成212 ~ 425μm、150 ~ 212 μm和106~150 μm的3个不同粒级的微粉样品,检测这些样品的吸水性、吸油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结果表明:①3个不同粒级的微粉样品之间的粗纤维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表明三者的结构组成成分有一定差异.②3个微粉样品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随粒度级别的减小而显著增加(P<0.01).③3个微粉样品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随粒度级别的减小而显著增加(P<0.01).④不同粒级带皮菜籽粕微粉样品的吸水性与吸油性受其结构组成物质不同和粒度的双重影响,与粒度的相关性不明显.
- 冯世坤王卫国任志辉宋永鑫刘小芳刘德徽
- 关键词:微粉粒级功能特性
- 热处理和超微粉碎对低温带皮菜籽粕功能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将低温脱脂的带皮菜籽粕粉碎成几何平均粒度分别为13.2、81.7、138.9、176.9μm的四个粒度组别,分别以60、80、100、120℃处理30、60、90、120min,考察其溶解度、吸水性、吸油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体外消化率的变化。结果发现:(1)对溶解度的影响顺序依次为粒度、温度、时间,最佳处理条件为:粒度13.2μm,温度100℃,时间60min。(2)对吸水性的影响顺序依次为粒度、温度、时间,最佳处理条件为:粒度176.9μm,温度120℃,时间120min。(3)对吸油性的影响顺序依次为粒度、温度、时间,最佳处理条件为:粒度176.9μm,温度120℃,时间60min。(4)对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顺序依次为温度、粒度、时间,乳化性的最佳处理条件为粒度13.2μm,温度100℃,时间90min。而乳化稳定性最佳处理条件为13.2μm,100℃,120min。(5)对体外消化率的影响顺序依次为粒度、时间、温度,最佳处理条件为:粒度13.2μm,温度120℃,时间90min。
- 冯世坤王卫国任志辉
- 关键词:超微粉碎功能特性
- 不同粒级低温脱脂去皮菜籽粕微粉的功能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以经脱皮、低温脱脂的菜籽粕为原料,经微粉碎后筛分成3个不同粒级的微粉样品,并以未经筛分的去皮菜籽粕为对照样品,研究了这些样品的功能特性,包括吸水性、吸油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溶解度和体外消化率。结果表明:去皮低温菜籽粕的超微粉样品1(150~212μm)具有较高的吸水性和吸油性。超微粉碎可显著提高去皮菜籽粕的吸水性和吸油性;样品2(106~150μm)的乳化活性最高,而超微粉样品1的乳化稳定度最好。超微粉碎可显著提高去皮菜籽粕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去皮低温菜籽粕的蛋白质溶解度和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均随微粉粒度的减小而提高。
- 任志辉王卫国冯世坤宋永鑫刘小芳
- 关键词:超微粉碎功能特性体外消化率
- 不同粒级低温去皮菜籽粕微粉的功能特性研究
- 验旨在研究低温去皮菜籽粕的不同粒级微粉的功能特性.实验以经脱皮、低温脱脂的菜籽粕为原料,经微粉碎后筛分成3个不同粒级的微粉样品,并以未经筛分的去皮菜籽粕为对照样品,研究了这些样品的功能特性包括吸水性、吸油性、乳化性和乳化...
- 任志辉王卫国冯世坤宋永鑫刘小芳
- 关键词:蛋白质饲料超微粉体体外消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