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伍丽娟

作品数:20 被引量:129H指数:5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金属学及工艺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文化科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教学
  • 3篇油气储运
  • 3篇数值模拟
  • 3篇网布
  • 3篇节能
  • 3篇金属
  • 3篇课堂
  • 3篇防砂
  • 3篇LNG接收站
  • 3篇冲蚀
  • 3篇BOG
  • 3篇值模拟
  • 2篇油气储运工程
  • 2篇筛管
  • 2篇筛网
  • 2篇节能分析
  • 2篇课堂教学
  • 2篇冷能利用
  • 2篇教学改革
  • 2篇工程流体

机构

  • 20篇长江大学
  • 5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20篇伍丽娟
  • 14篇张引弟
  • 10篇史宝成
  • 4篇沈秋婉
  • 3篇楼一珊
  • 3篇廖锐全
  • 3篇张瑞
  • 3篇田磊
  • 3篇翟晓鹏
  • 2篇邱伊婕
  • 2篇刘捷
  • 2篇李元风
  • 1篇李元凤
  • 1篇李旭荣
  • 1篇孟祥豪
  • 1篇纪国法
  • 1篇宋建平
  • 1篇江厚顺
  • 1篇顾晓婷
  • 1篇田疆

传媒

  • 3篇油气储运
  • 3篇科教导刊
  • 2篇石油机械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材料保护
  • 1篇天然气与石油
  • 1篇北京石油化工...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表面工程与再...
  • 1篇冶金与材料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油库设计与管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4年
《油库设计与管理》是油气储运专业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为了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满足社会和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借助慕课、“雨课堂”、PBL教学法、虚拟仿真等新型技术和教学手段构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强化了思政融合,并改革了课程的成绩评定方法,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及素养。
李小艳刘自龙伍丽娟
关键词:PBL
低碳能源技术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特色建设探索——以长江大学油气储运专业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全球已步入低碳经济时代,中国面临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正在大力发展天然气及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并积极推进低碳能源产业的发展。油气储运工程技术领域产生了天然气输送及应用、LNG产业链及CCUS技术等新的职位需求。油气储运工程专业需拓展专业口径适应社会对人才新的需求,进行专业特色建设,即燃气方向的建设,在专业建设中应顺应社会对人才新的需求,调整本科教学内容,突出燃气工程方向特色,尤其是天然气长距离输送、城市燃气输配及应用新技术、LNG技术、CCUS技术CO_2输送、天然气水合物及生物质能源气化利用等相关知识,以顺应燃气工程相关行业就业的新趋势。
张引弟廖锐全江厚顺李元风李旭荣伍丽娟张瑞
关键词:节能减排低碳能源油气储运燃气工程
CO_2输送、液化与储存方案流程的HYSYS模拟及优化被引量:5
2016年
两种常见的CO_2液化工艺(低温低压液化工艺和常温高压液化工艺)对存储设备耐低温和耐高压性能要求高,通过HYSYS软件对几种管输流程进行模拟,并对液化流程进行改进。结果表明:在气相、一般液相、密相、超临界4种状态输送方式中,密相输送相比运用较广泛的超临界输送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改进后的液化流程不仅适用于密相输送,且克服了低温低压液化和常温高压液化的缺点,能耗和对储罐的性能要求相对较低,存储安全、经济;同时,改进后液化流程获得的液化CO_2易于存储,为CO_2储罐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
汪蝶张引弟杨建平伍丽娟
关键词:液化
MOOC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工程流体力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文章以真实教学经验为依托,通过实践检验MOOC在工程流体力学教学中的可行性,采用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成绩分析等方式客观地展现该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并挑选出适合用MOOC方式教学的内容真实展示教学过程,争取找到一条从传统教学模式通往MOOC教学模式的过渡之路,兼顾二者的优点,为MOOC在大学教学的推广中做出努力。
史宝成张兴凯张引弟伍丽娟邱伊婕
减氧空气驱注入井井筒管柱氧腐蚀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减氧空气驱技术兼有气源广、成本低、可入微裂缝与基质的优点,是稠油致密低渗油藏高效开发的重要手段。为了明确不同注气方式对井筒管柱的氧腐蚀规律,采用失重法,结合金相显微镜研究了N80、J55和3Cr钢在纯注气和气水混注工况下的氧腐蚀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当减氧空气含氧体积分数为5%时,可以较好地兼顾减氧成本与防腐要求;在纯注气工况下,氧的体积分数为5%时,3种钢材均属于轻微腐蚀(<0.025 mm/a),减氧空气驱成本可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准,能满足国内油田防腐标准(<0.076 mm/a);在气水混注工况下,3种钢材在气水混注工况的腐蚀速率远大于纯注气工况,钢材腐蚀较为严重,需采取缓蚀剂或防腐涂层等防腐措施。研究结果可为减氧空气驱高压注气过程中含氧体积分数的选定以及注气井井筒的腐蚀防护提供数据支撑。
潘建澎史宝成张兴凯伍丽娟张引弟纪国法
关键词:氧腐蚀
金属网布筛网冲蚀预测几何模型优选被引量:2
2021年
金属网布筛网是含砂油气田生产最常用的挡砂工具,含砂液流必然会对防砂筛管造成不同程度的冲蚀破坏,严重影响油井或气井的正常生产。针对防砂筛管几何结构复杂、冲蚀模型选择难等问题,基于流场相似理论提出了一种柱状多孔结构简化几何筛网模型,并以油井生产运行工况数据为依据优选了适宜的筛网冲蚀预测模型。在模拟中把油水考虑成均相,油水混合物密度采用含水率的加权平均来计算,油水混合物黏度按照具有较高精度的Mcadams公式计算。模拟结果与筛网喷射冲蚀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ZHANG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误差较小(16.57%),而DNV模型与OKA模型的结果与试验数据误差较大(26.4%和36.34%);DNV和OKA模型冲蚀区域比较集中,与试验结果不符,ZHANG模型下筛网的冲蚀相对发散,与室内试验比较相符。简化的几何筛网模型和优选的ZHANG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为井下筛网的选型、生产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伍丽娟史宝成曹砚峰文敏翟晓鹏楼一珊
关键词:数值模拟
石油石化行业CO_2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17年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国际性难题,CO_2捕集、利用和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应运而生,而石油石化行业作为高碳化行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调研了全球石油石化行业在CCUS技术领域研究取得的最新进展,列举了我国开展的一系列相关技术研发和示范项目,进一步阐述了该行业所取得的技术成果。提出了一套针对石油石化行业CCUS的技术方案,利用燃气锅炉产生的烟气与天然气进行三重整反应,将产生的合成气用于回注或者合成二甲醚(DME,分离出的CO_2用于驱油),并对这两种利用方式进行了经济性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定性评估为主的风险矩阵法,制定了风险重要性等级二维矩阵表和风险重要性等级划分标准,并就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在CCUS技术领域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张引弟胡多多刘畅刘捷田磊伍丽娟沈秋婉史宝成
关键词:石油石化行业DME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分析
2013年
“专业英语阅读”是油气储运专业一门较实用的专业课,随着用人单位对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逐渐重视,如何提高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长江大学储运专业本门课程的教学实际,分析目前在课堂中出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建议和可行的解决办法。
伍丽娟顾晓婷
关键词:油气储运专业英语阅读教学改革
不同倾角下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数值模拟被引量:5
2016年
为了能更好地认识管道成品油顺序输送停输时混油段变化特性,应用Fluent软件组分输送模型,对不同倾角下的成品油顺序输送停输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和导出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停输时,重力和油品间的密度差是造成混油段特性变化的主要因素,管道倾角越大,柴油在重力势能高处时产生的自然对流使混油段长度明显增大且所需时间更短,汽油在重力势能高处时,管道倾角的增大对混油段的增加有抑制作用且混油段浓度分层与管道倾角一致。研究结果对减少和预防停输时混油段的产生和增加有一定借鉴作用。
何显荣张引弟杨建平伍丽娟
关键词:停输数值模拟
顺北地区CO_(2)/H_(2)S气井管柱P110S腐蚀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
2024年
为探究在CO_(2)和H_(2)S共存体系下顺北油气田井下温度、含水率、P_(CO_(2))/P_(H_(2)S)分压比对P110S钢腐蚀速率的影响规律,利用高温高压微型反应釜开展了腐蚀模拟试验,并采取失重法计算腐蚀速率。利用JSM-IT3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X射线衍射技术(XRD)对P110S钢材进行了腐蚀表征并对其生成物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剖析。研究结果表明:在1 MPa CO_(2)分压和10 kPa H_(2)S分压(P_(CO_(2))/P_(H_(2)S)分压比为100),含水率为15%时,P110S钢的腐蚀速率随着温度的上升先上升后降低,当温度达到70℃时,腐蚀速率达到极值0.658 mm/a;在1 MPa CO_(2)分压和10 kPa H_(2)S分压,温度为70℃时,P110S的钢腐蚀速率与含水率成正比,其腐蚀速率逐渐上升,直到含水率100%时腐蚀速率出现峰值1.730 mm/a;当温度为70℃,含水率为15%时,P110S钢腐蚀速率随着P_(CO_(2))/P_(H_(2)S)分压比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田疆田疆袁键伍丽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