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休克
  • 11篇血性
  • 11篇再灌注
  • 11篇失血
  • 11篇失血性
  • 11篇灌注
  • 10篇失血性休克
  • 9篇缺血
  • 7篇丹参
  • 7篇血清
  • 7篇手术
  • 6篇再灌注损伤
  • 6篇注射液
  • 6篇灌注损伤
  • 6篇复方丹参
  • 5篇缺血再灌注
  • 5篇麻醉
  • 5篇家兔
  • 4篇心肺
  • 4篇注射

机构

  • 17篇湖北医科大学
  • 9篇湖北医学院
  • 8篇湖北医科大学...
  • 7篇武汉大学
  • 2篇北京大学深圳...
  • 2篇三峡学院
  • 1篇深圳市中心医...
  • 1篇深圳市孙逸仙...
  • 1篇葛洲坝中心医...
  • 1篇钟祥市人民医...

作者

  • 42篇余金甫
  • 16篇黄海波
  • 12篇熊桂仙
  • 6篇顾家珍
  • 6篇夏正远
  • 4篇刘先义
  • 4篇杨光
  • 3篇邹捍东
  • 3篇夏中元
  • 3篇熊桂先
  • 3篇周青山
  • 3篇杨光
  • 2篇黄飞
  • 2篇简道林
  • 2篇曹经山
  • 2篇黄志勇
  • 2篇詹丽英
  • 2篇郑利民
  • 2篇郑利民
  • 2篇史昕云

传媒

  • 18篇中华麻醉学杂...
  • 5篇临床麻醉学杂...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国外医学(麻...
  • 2篇数理医药学杂...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湖北医学院学...
  • 1篇武汉医学杂志
  • 1篇实用疼痛学杂...

年份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5篇1998
  • 5篇1997
  • 8篇1996
  • 4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3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4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6-二磷酸果糖对内毒素休克犬TNF、MDA、SOD的影响被引量:1
1997年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对内毒素(ET)休克犬血浆TNF、MDA水平和RBC-SOD活性的影响,为FDP治疗ET休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2只犬随机分成两组,内毒素休克组(ET组)和内毒素休克1,6-二磷酸果糖治疗组(FDP组),每组6例。外周静脉注射灭活大肠杆菌(9×1012/ml,3ml/kg)30分钟、90分钟后,FDP组输入7.5%FDP375mg/kg,ET组输入等容量平衡盐液。注ET前及注后2、4、6、8小时测CO及血浆TNF、MDA水平和RBC-SOD活性。持续监测ECG和MAP。结果:注ET前两组各项参数无明显差异(P>0.05)。注ET后,ET组HR逐渐增快;MAP、CI持续下降,8小时分别下降71%和74%。FDP组HR变化不明显,MAP、CI先降后回升至注前水平。注ET后2小时两组TNF达高峰值,且明显高于注前,以后逐渐下降,但FDP组下降梯度大于ET组,8小时ET组比FDP组高79%。注后两组MDA水平均上升,但ET组上升程度大于FDP组,8小时明显高于FDP组。注后4小时,ET组SOD活性明显低于注前和FDP组,且逐渐下降,FDP组SOD活性先下降后逐渐回升至注前水平?
任从才余金甫熊桂仙
关键词:内毒素休克丙二醛
失血性休克中丹参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的研究被引量:17
1994年
观察了复方丹参液及SOD对失血性休克家免再灌注血液及组织(肝、肠)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丹参及SOD均能有效降低休克再灌注动物血液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丹参降低组织(肠)脂质过氧反应作用优于SOD。本实验将18只失血性休克家兔随机分为三组。休克90分后,回输放血总量的1/3血液,同时各组动物分别输注平衡盐液(A组)、含SOD平衡盐液(B组)及含复方丹参液平衡盐液(C组)。A组再灌注后血清MDA显著增加,MAP逐渐下降,组织(肠、肝)MDA含量较高。而B组及C组再灌注后血清MDA迅速下降,于再灌注3小时恢复至休克前水平,并显著低于A组,且MAP进行性升高,于再灌注第3小时显著高于A组。再灌注3小时时C组肠组织MDA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1)及B组(P<0.05),而肝组织MDA含量各组无显著差别。丹参降低组织(肠)脂质过氧化反应作用优于SOD,可能与丹参分子量小、容易透过细胞膜以及丹参的组织分布较快等有关。
夏正远余金甫史昕云熊桂仙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过氧化脂质丹参SOD
ATP、SNP控制性降压对家兔软脑膜微循环,血浆6-keto-PGF_(■a)/TXB_(2)平衡的动态观察
1991年
王昕余金甫熊桂仙王为纲
关键词:ATPSNP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被引量:3
1992年
1903年,Crile首次报道肾上腺素(E)用于狗的心肺复苏(CPR)有效,此后,E等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相继用于CPR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特别是在近几年来,有关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在CPR中的作用机制,对心脑等器官灌注压。
简道林余金甫
关键词:心肺复苏肾上腺能
不完全性脑缺血时儿茶酚胺和血液流变学变化被引量:4
1996年
实验观察了不完全性脑缺血期间血浆儿茶酚胺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并分析了两者的变化对不完全性脑缺血后果的可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在缺血30分钟,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低切变率全血粘度,红细胞凝集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而且去甲肾上腺素的升高与低切变率全血粘度以及红细胞凝集指数间在缺血组存在显著相关性(r=0.854和r=0.85,P<0.01)。结果证明,不完全性脑缺血时,儿茶酚胺的增高伴有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周青山黄海波余金甫熊桂仙
关键词:儿茶酚胺血液流变学脑缺血
赤芍对油酸致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作用的观察被引量:31
1995年
以16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成两组,组Ⅰ为对照组,油酸(OA)+生理盐水;组Ⅱ为处理组,OA+赤芍(RPR)。中心静脉注入油酸,30min后静注赤芍注射液。结果:两组均在注OA30min后出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60min后组Ⅱ动脉血氧分压(PaO_2)、心脏指数(CI)及血液氧输送(DO_2)较组Ⅰ显著升高,120min后,组Ⅱ肺动脉平均压(PAMP)、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肺分流率(Qs/Qt)及肺死腔率(V_D/V_T)显著低于组Ⅰ(P<0.05或<0.01)。两组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氧利用(V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RPR能显著改善油酸所致ARDS的血流动力学、肺及血液的氧合功能。
黄志勇余金甫熊桂先
关键词: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赤芍中医药疗法油酸
异丙酚对家兔脑缺血/再灌注期血清白介素-8的影响被引量:21
2000年
目的 观察异丙酚对家兔全脑缺血 再灌注 (I R)期血清白介素 8(IL 8)的合成和释放的影响 ,并探讨其脑保护机制。方法 利用“六血管”阻断建立全脑缺血模型 ,2 4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A组 ) ,I R组 (B组 )和异丙酚组 (C组 ) ,每组 8只 ,C组缺血 30min再灌注 4h ,缺血前静注异丙酚 5mg·kg- 1 ,随后静滴 2 0mg·kg- 1 ·h- 1 ,直至实验结束 ,B组为单纯缺血 再灌注组 ,A组仅分离血管不阻断血流。分别在缺血前 15min(Io)及再灌注 30min(R1 )、2h(R2 )和 4h(R3)取颈内静脉血 ,测定血清IL 8浓度 ,实验结束取皮层HE染色 ,光镜观察白细胞浸润及神经元损伤程度。结果 C组R1~R2 时IL 8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仅在R3时较Io和A组有显著升高 (P <0 0 5 ) ,而B组在R1 ~R3时分别增加 2 2 8、2 97、3 74倍 ,同C组和A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光镜下C组白细胞浸润及神经元损伤程度较B组明显减轻。结论 异丙酚除有抗氧化作用外 ,还能有效抑制IL 8的合成和释放 ,这可能是异丙酚减轻脑I R损伤的又一重要机制。
夏瑞杨光郑利民夏中元侯望平熊桂仙余金甫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异丙酚
复方丹参对体外循环患者血清内皮素和血栓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2
1998年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SMC)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肌缺血再灌注血清内皮素(ET),血栓素(TXB_2)和6-keto—PGF_(1α)(PGF_(1α))变化的。方法:20例先天性心脏病室缺(VSD)、房缺(ASD)修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组Ⅰ,10例)及复方丹参组(组Ⅱ,10例)。组Ⅱ于切皮前30分与复温时至心脏复跳前,分别静脉滴注SMC200mg/kg。组Ⅰ在同一时间给予等量平衡盐液。两组于术前(T_0),CPB后5分(T_1),心肌缺血30分(T_2),再灌注后10分(T_3)、30分(T_4),停CPB后30分(T_5),术后24小时(T_6),经中心静脉抽血样,分别测ET,PGF_(1α)和TXB_2浓度。结果:两组再灌注期血清ET较缺血期明显增加,组Ⅱ再灌注后T_4、T_5及T_6的ET值显著低于组Ⅰ(P<0.05)。再灌注后两组血清PGF_(1α)逐渐下降,而组Ⅰ的TXB_2呈上升趋势,组Ⅱ的TXB_2在T_4、T_5、T_6又下降,各期值显著低于组Ⅰ(P<0.01)。结论:SMC能显著降低再灌注期ET、TXB_2的产生,从而促进CPB后心功能的恢复。
顾家珍夏正远黄海波李丹枫胡兴云夏中元余金甫
关键词:丹参内皮素血栓素心肺转流术心脏外科手术
参附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兔腹腔脏器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兔肝、小肠、胰腺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 18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只)。采用 Lamson 休克模型,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40mmHg 90min,再灌注90min 后检测肝、小肠、胰腺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小肠末段组织超微结构。结果再灌注90min 后治疗组兔肝、小肠、胰腺 MDA、TNFα及 ICAM-I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SOD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兔失血性休克后腹腔脏器再灌注损伤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和炎性反应。
吴灵潝邹捍东余金甫王龙熊桂先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损伤参附注射液腹腔脏器
经鼻用硝酸甘油降压在动脉导管结扎术的应用被引量:5
1990年
为了减少动脉导管结扎术中的出血和避免动脉导管撕破的危险,在动脉导管结扎术中经鼻应用硝酸甘油作控制性降压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4~20岁,体重15~63kg。术者开始分离动脉导管时经鼻滴入0.15%硝酸甘油液(0.05~0.1mg/kg)。鼻内应用硝酸甘油前3min,和应用硝酸甘油后1、3、7、15、25min各记录一次血压和心率。鼻内应用硝酸甘油后1min血压开始下降,低血压持续10~25min。结果提示,在动脉导管结扎术中,经鼻用硝酸甘油作控制性降压,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可满足该手术的降压要求。
曹经山余金甫黄海波陈明森
关键词:硝酸甘油动脉结扎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