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存
- 作品数:23 被引量:147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胞外组蛋白在脓毒症及其心肌抑制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8年
- 脓毒症以往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证实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近期则修正为“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进一步可发展为脓毒性休克。
- 王力军寿松涛柴艳芬刘艳存
- 关键词:脓毒症组蛋白心肌器官功能障碍脓毒性休克感染灶
- 急诊住院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与心脏结构及功能损伤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急诊住院中老年患者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与心脏结构及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天津某三甲医院急诊医学科住院的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基本信息、ABPM报告、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探索ABPM与心脏结构及功能损伤的关联,并对潜在混杂因素进行控制,计算调整前后的回归系数。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65例,男性75例,女性90例,最小年龄35岁,最大年龄91岁。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室间隔厚度(IVST)与日间收缩压标准差、24 h收缩压负荷、24 h舒张压负荷、日间收缩压负荷、日间舒张压负荷、夜间收缩压负荷独立正相关,调整后回归系数分别为0.06、1.50、2.10、1.40、2.08、0.81;左室后壁厚度(LVPWT)与日间收缩压标准差、24 h收缩压负荷、24 h舒张压负荷、日间收缩压负荷、日间舒张压负荷、夜间收缩压负荷独立相关,调整后回归系数分别为0.07、1.52、1.62、1.44、1.67、1.04;左室质量指数(LVMI)与24 h收缩压及日间收缩压负荷独立相关,调整后回归系数分别为21.75、17.92;左房内径指数(LADI)与24 h收缩压负荷和日间收缩压负荷独立相关,调整后回归系数分别为1.86和1.96;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24 h舒张压负荷和日间舒张压负荷和夜间舒张压负荷相关,调整后回归系数分别为-0.070、-0.070和-0.054。结论急诊住院中老年高血压患者ABPM参数与心脏结构及功能损伤指标存在相关性,LVMI和LADI主要受收缩压负荷的影响,LVEF主要受舒张压负荷的影响,IVST及LVPWT受日间收缩压标准差、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的影响。
- 么颖赵英娜张婷婷刘艳存柴艳芬
- 关键词: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结构
- 经急诊诊断脓毒症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分析经急诊医学科(ED)诊断脓毒症住院患者特点,为脓毒症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2110例脓毒症住院患者,根据是否经ED诊断住院,将其分为经ED诊断脓毒症住院组(1274例)和非ED诊断脓毒症住院组(83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影响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2017至2020年每月脓毒症住院患者占总住院数波动在3.6‰~19.0‰,主要集中于1至3月份,尤其是2月份达到最高。脓毒症住院患者多集中于年龄≥70岁、男性、首次住院、住院中位时间15(9,25)d、住院中位费用4.7(2.5,10.1)万元、城职医保,病死率为25.5%(538/2110)。经ED诊断脓毒症住院患者随住院次数增加,病死率逐渐升高;死亡患者多集中于住院时间≤7 d和≥61 d、年龄≥70岁以及住院费用≥3~<6万元;年龄、住院次数和住院时间是经ED诊断脓毒症住院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且患者年龄≥70岁死亡风险高于18~39岁者,住院次数≥3次的死亡风险高于<3次患者,住院时间为14 d内的死亡风险高于其他时间段(P均<0.05)。经ED诊断脓毒症住院、低龄、女性是脓毒症住院患者生存的保护因素,住院次数≥3次是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经ED诊断脓毒症住院是患者生存的保护因素,临床医生应从社会学特征、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和医疗消费角度提高对脓毒症早期救治的认识。
- 高玉雷张祥刘艳存李杰王紫怡李燕华张莹莹张树忠王力军余慕明么颖邱钰婷董庆云李晨孟祥龙陈鑫森寿松涛柴艳芬
- 关键词:脓毒症住院流行病学
- 血浆组蛋白H4与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了解血浆组蛋白H4浓度是否与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有关,以及是否可作为判断脓毒症预后的指标。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观察2017年5月-2018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医学科50例脓毒症患者。收集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采集患者入院24 h及72 h时血浆,通过酶联免疫分析检测血浆组蛋白H4和caspase-3浓度,并对血浆组蛋白H4与24 h及72 h时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乳酸(LAC)等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按照患者预后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血浆组蛋白H4、caspase-3、评分和常用指标的差异,绘制ROC曲线评估血浆组蛋白H4等指标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脓毒症患者死亡组24 h血浆组蛋白H4浓度高于存活组[505.80(462.46,657.85)vs408.09 (370.68,483.31),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72 h血浆组蛋白H4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9.95(354.12,557.70)vs 357.70(331.33,391.16),P>0.05]。存活组血浆组蛋白H4浓度72 h低于24 h[357.70(331.33,391.16)vs 408.09(370.68,483.31),P<0.05],死亡组血浆组蛋白H4浓度72 h和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9.95 (354.12,557.70)vs(505.80(462.46,657.85),P>0.05]。脓毒症患者24 h时血浆组蛋白H4浓度与APACHEⅡ评分值(r=0.747,P<0.05)和SOFA评分值(r=0.631,P<0.05)呈正相关。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并绘制ROC曲线,血浆组蛋白H4的曲线下面积最高,AUC0.793,以452.661pg/mL为截断点时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66.7%。24h及72h血浆组蛋白H4浓度均与PCT、CRP和caspase-3呈正相关(r值为0.429,0.306,0.735;0.359,0.354,0.732,P<0.05),而与PLT计数呈负相关(r值为-0.346,-0.436,P<0.05),72 h血浆组蛋白H4与LDH呈正相关(r=0.47,P<0.05)。结论:入院24 h血浆组蛋白H4浓度可反应脓毒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并作为判断预后的预测指标。
- 郭菲王力军么颖刘艳存曹超王紫怡柴艳芬
- 关键词:脓毒症凋亡预后
- Siglec—E在脓毒症小鼠RAW264.7单核巨噬细胞的表达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Siglec—E在脓毒症小鼠RAW264.7单核巨噬细胞的表达。方法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别为对照组(Con组)、实验组(LPS组)在不同的时间点提取总的RNA和总蛋白,用RT—PCR法测细胞裂解液中Siglec—E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测胞质Siglec—E蛋白含量。结果不同浓度的脂多糖(LPS)刺激后6~12h培养细胞Siglec—EmRNA和蛋白表达相对于Con组增高,24h表达量显著增高,而24~48h含量逐渐减少,各不同时间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iglec—E在脓毒症炎症时表达量增加且呈现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
- 王英芳刘艳存柴艳芬
- 关键词:脓毒症
- 持续人工气道气囊压力控制对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 观察气囊压力(Pcuf)的控制方法对经口气管内插管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口气管内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80例,按照入院后行经口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编号为奇数者设为干预组,偶数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40例.干预组采用艾瑞特持续Pcuf控制装置,进行持续Pcuf控制;对照组采用德国VBM Pcuf测量表,每日3次间断测量Pcuf并予调节.分别于气管插管时、机械通气后48 h和96 h留取痰液标本,进行痰液标本胃蛋白酶水平检测;比较两组患者Pcuf的差异、痰液标本胃蛋白酶水平和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结果 机械通气后96 h内,干预组检测Pcuf在理想范围(20~30 cmH2O)的次数为479次,对照组为38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830,P〈0.01).干预组机械通气后48 h及96 h胃蛋白酶水平分别为(617.32&#177;67.13)、(653.13&#177;71.32)ng/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217、-14.500;P〈0.01).干预组患者VAP发病率25.0%,对照组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1,P〈0.05).结论 持续Pcuf控制装置可较好控制Pcuf于理想范围,减少机械通气患者的胃内容物误吸,从而降低VAP的发生率.
- 么颖刘艳存余慕明祝鹏英陈琪
-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肺炎胃蛋白酶误吸气囊压力
- 莱菔承气汤联合谷氨酰胺治疗脓毒症继发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观察莱菔承气汤联合谷氨酰胺治疗脓毒症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EICU)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脓毒症继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60例.以采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及谷氨酰胺部分肠外营养等对症治疗的30例患者为单纯西医治疗组;以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莱菔承气汤的30例患者为莱菔承气汤治疗组,莱菔承气汤组成:大黄24 g(后下)、芒硝15 g(冲服)、厚朴15 g、枳壳10 g、木香10 g、怀牛膝10 g、莱菔子15 g,给药剂量每日2剂,每剂加工成药液200 mL,分别鼻饲和灌肠保留,每日2次,每次100 mL,疗程为7 d.观察两组治疗后ICU存活率、临床疗效及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结果莱菔承气汤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为〔83.33% (25/30)比66.67%(20/30),P<0.05〕,治疗7 d ICU存活率也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90.00%(27/30)比76.67%(23/30),P<0.05〕.两组治疗后PCT(μg/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单纯西医治疗组:3.38±1.72比6.43±3.29,莱菔承气汤治疗组:2.39±1.24比6.78±2.31,均P<0.05),且以莱菔承气汤治疗组的降低程度较单纯西医治疗组更显著(μg/L :2.39±1.24比3.38±1.72,P<0.05).结论莱菔承气汤联合谷氨酰胺用于治疗脓毒症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能显著改善临床相关症状,降低患者PCT水平,提高存活率.
- 王桐李望齐安龙刘艳存
- 关键词:莱菔承气汤谷氨酰胺脓毒症肠麻痹
- 脓毒症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抗凝治疗新进展被引量:5
- 2018年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获得性凝血功能紊乱综合征,以全身凝血系统的止血凝血机制失衡与过度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严重紊乱、多器官内微血栓形成等为特征,部分患者可出现广泛出血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根据临床表现不同,脓毒症DIC可分为显性DIC和非显性DIC。感染是DIC最常见的原因。
- 王力军刘艳存寿松涛柴艳芬
- 关键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脓毒症患者INTRAVASCULAR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紊乱综合征微血栓形成
- 持续监测和控制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23
- 2016年
- 目的系统评价机械通气患者持续或间断监测和控制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EMbase、OVID、Cochrane、CNKI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关于持续监测和控制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干预组)及间断监测和控制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常规组)对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2006年1月到2015年12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估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机械通气患者1 263例,其中进行持续监测和控制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的干预组机械通气患者654例,进行间断监测和控制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的常规组机械通气患者60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VAP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OR=0.43,95%CI(0.31,0.60),Z=5.53,P<0.05]。但干预组患者ICU病死率较常规组未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OR=1.02,95%CI(0.71,1.46),Z=0.36,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持续监测和控制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可以降低VAP发生率,但对ICU病死率没有明显影响。
- 么颖余慕明刘艳存陈琪祝鹏英柴艳芬
- 关键词:META分析人工气道呼吸机相关肺炎
- NETs与脓毒症及其凝血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8年
-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是中性粒细胞受到某种刺激后释放到胞外的一种网状结构。多种中性粒细胞受体(Toll样受体)参与NETs的形成。其通过"beneficial"suicidal NETosis和vital NETosis两种方式释放,受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1等物质调节。NETs中的染色质(组蛋白)、酶类(髓过氧化物酶)产生局部高浓度的"抗微生物颗粒"等,在脓毒症杀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血小板通过P选择素与中性粒细胞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及蛋白酶活化受体相互作用,诱发NETs形成,NETs失控可激活、聚集血小板,同时导致组织、内皮损伤和血栓形成。未来,NETs将为脓毒症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 王力军王镜媛郭菲刘艳存柴艳芬
- 关键词:脓毒症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