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宁

作品数:5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脱附
  • 4篇气相
  • 4篇CO
  • 3篇动力学
  • 3篇动力学研究
  • 3篇RE
  • 2篇解吸
  • 1篇多晶
  • 1篇压强
  • 1篇反应机理
  • 1篇分子
  • 1篇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向宁
  • 4篇翟润生
  • 4篇郭燮贤
  • 3篇刘宪春
  • 2篇张林虎
  • 2篇宋真
  • 2篇王德峥
  • 1篇周民
  • 1篇曹玉明

传媒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分子催化

年份

  • 3篇1991
  • 1篇1989
  • 1篇190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气相存在下Re(0001)表面上CO脱附的动力学研究——Ⅰ.气相压强对脱附速度的影响
1991年
用同位素跳跃技术(Isotope Switch)和热脱附谱技术研究了 Re(0001)面上 CO的交换反应,明确指出气相压强下,CO 同位素交换动力学是非线性的,不能用一级动力学简单处理.讨论了吸附支持脱附现象,提出了协同吸附-脱附机理,并指出两种同位素吸附分子之间存在动态屏蔽效应,而这种屏蔽效应是同位素交换过程的一种机理特征.
郭燮贤向宁张林虎宋真翟润生王德峥
关键词:脱附动力学
吸附支持脱附新现象的机理的研究
翟润生郭燮贤刘宪春曹玉明向宁周民张林
该成果建成了超高真空程序升温脱附装置,深入研究了吸附支持脱附新现象的机理(AAD),发现AAD现象与气体分子性质有关,气相分子对AAD现象起直接作用;提出了表面空位和吸附时的“集团分子”对AAD的影响和用协同反应机理来解...
关键词:
关键词:压强分子气相反应机理解吸
多晶钯表面上CO脱附动力学的探讨
1989年
本文研究了多晶钯表面上CO脱附动力学,对各种覆盖度的脱附谱图进了划分温区的分析,对低温区首次提出恒定脱附速度的动力学解析.对于多晶钯面上CO的脱附,随脱附温度的升高,脱附反应级数减小而视活化能增加.为解释这种现象提出了活性集团假设,深入研究活性集团的动力学性能将有助于了解脱附过程的动力学特性.
翟润生向宁刘宪春郭燮贤
关键词:CO
气相存在下Re(0001)表面上CO脱附的动力学研究——Ⅱ.混合CO同位素气氛下的脱附
1991年
用同位素跳跃技术和热脱附谱技术研究了CO^(16)/Re(0001)在混合同位素(CO^(16)+CO^(18))气氛下的脱附,指出在混合同位素气氛下CO^(16)的脱附动力学仍是非线性的,但是迄今为止文献上都简单地假定同位素交换速度服从一级动力学公式.我们根据协同吸附-脱附机理的假定,对脱附动力学的非线性现象提出了合理解释,并强调指出由于表面上不同同位素之间存在着动态屏蔽效应,所以在同位素交换过程中,脱附速度一般都不是一级的,只是对t→0的初始脱附速度而言,此时屏蔽效应等于零,一级动力学公式才是正确的.
郭燮贤向宁宋真张林虎刘宪春翟润生王德峥
关键词:解吸CO动力学
气相存在情况下Re(0001)表面上CO脱附的动力学研究
向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