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锋 作品数:7 被引量:33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法与国家冬油菜区试指纹鉴定平台的构建 被引量:21 2014年 为了油菜品种指纹检测的精确性及未来构建大规模油菜新品种指纹数据库,应用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检测法构建国家冬油菜区试指纹鉴定平台。以40对荧光引物对2012-2013年度163份国家冬油菜区试参试品种(系)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到42个等位位点和131个等位变异。其中A基因组(n1~n10)检测位点25个,C基因组(n11~n19)检测位点17个。每个位点等位变异数从2到6不等,平均为3.02。42个检测位点的PIC值变化范围在0.10~0.69之间,平均值为0.36。其中引物BRGMS171的杂合度、PIC值分别高达0.67、0.70,可考虑作为以后区试杂交种纯度鉴定的核心标记。SSR位点的纯合度分析得出本年度18份常规种平均纯合度为81.9%,145份杂交种为57.9%。以131个等位变异计算品种(系)间DICE相似系数,163份品种(系)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607~0.765,变幅最大的为品种(系)FC03(0.438~0.879),变幅最小为品种(系)宜油21(0.611~0.806)。 许鲲 李锋 吴金锋 谷铁城 陈碧云 高桂珍 闫贵欣 李俊 乔江伟 汪念 伍晓明关键词:SSR荧光标记 毛细管电泳法 甘蓝型油菜核心种质和新品种(系)的SSR等位变异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本研究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技术,对476份甘蓝型油菜核心种质和163份国家冬油菜新品种区试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期为甘蓝型油菜品种的选育和创新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32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06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3.12个,变幅2~6个,平均多样性指数0.46,平均杂合度0.22,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38,说明参试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区试材料杂合度极显著高于核心种质,且有9个特有等位变异;区试材料的常规品种各项遗传多样性指标都低于杂交品种。四大洲之中亚洲材料遗传变异最丰富,有11个特有等位变异。中国材料整体遗传多样性略高于国外材料。除了平均多样性指数和平均PIC这两项指标,三种生态类型材料之中其余遗传多样性指标最高的是半冬性材料,五个时期材料之中则是21世纪材料的其余指标最高。21世纪半冬性油菜遗传变异比20世纪半冬性油菜丰富。不同大洲、不同生态类型和不同时期材料之间的杂合度差异均达到极显著。分子方差分析(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AMOVA)结果表明,参试的甘蓝型油菜各个群体内变异均占总体变异的主体部分,为88%~97%;尽管群体间的差异所占比例小,但是仍达到极显著水平。 周梦妍 吴金锋 许鲲 李锋 陈碧云 伍晓明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SSR荧光标记 甘蓝型油菜ZIP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3 2021年 ZIP基因家族是重要的转运蛋白类基因家族,主要参与金属阳离子的吸收和转运,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重金属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解析甘蓝型油菜中ZIP基因家族,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甘蓝型油菜中鉴定到51个ZIP基因家族成员,对比芸薹属三个基本种发现ZIP基因家族在A、C亚基因组上有串联重复现象。以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11(ZS11)全基因组为参考基因组,将ZIP基因家族定位到17条染色体上,预测到10种Motif基序,均包含ZIP结构域,并对ZIP基因家族上游3 kb的启动子区域进行了顺式作用元件测序。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将甘蓝型油菜ZIP基因家族分成3大类,在芸薹属三个基本种的进化具有保守性。此外,ZIP基因家族在甘蓝型油菜中表现出组织特异性表达特点,并且在油菜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时期中BnaZIP1、BnaZIP4、BnaZIP5、BnaZIP6、BnaZIP10、BnaZIP11和BnaIRT3基因。用不同浓度镉处理油菜,发现在叶和根中都被诱导表达的基因是BnaIRT1.A01a,该基因在油菜重金属镉胁迫响应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后续ZIP基因家族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贺丹 杨太桦 黎婷 吴金锋 吴金锋 刘丽莉 刘丽莉 严明理 张大为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全基因组分析 芥菜型油菜NRAMP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对重金属有一定的耐受和积累能力,NRAMP(natural resistance associated macrophage protein,天然抗性相关巨噬细胞蛋白)蛋白参与金属离子的吸收和转运,在植物应对重金属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以6个拟南芥NRAMP同源基因为参考,从芥菜型油菜中鉴定出18个BjNRAMP基因家族成员,分别定位在12条染色体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BjNRAMP基因分属两个进化枝,其基因拷贝数目相比拟南芥增多可能是由于芥菜型油菜基因组三倍化所导致。对芥菜型油菜在不同浓度镉胁迫下根和叶的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BjNRAMP基因的表达表现出组织特异性,其中BjNRAMP1.4基因在镉浓度为30 mg/kg胁迫下在根中被诱导表达;BjNRAMP2.2基因在镉浓度为10 mg/kg胁迫下在叶片中被诱导表达,而在根中的表达则受到抑制。克隆上述基因并转化至酵母,结果表明过表达BjNRAMP1.4可显著提高镉敏感型突变体酵母对镉的耐受性,而过表达BjNRAMP2.2提升作用有限,不及BjNRAMP1.4。本研究将为研究芥菜型油菜NRAMP基因家族成员结构以及功能提供一定的参考。 黎婷 王家琪 霍卫聪 吴金锋 吴金锋 周定港 严明理 张大为关键词:芥菜型油菜 重金属 基因表达 甘蓝型油菜核心种质根系性状变异及对产量的贡献 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探究甘蓝型油菜的根系形态和性状变异规律以及根系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以来源于世界各地的307份甘蓝型油菜核心种质为材料,首先进行了苗期根系形态分类,然后分别在苗期、花期和成熟期对根系性状(包括根和地上部的鲜重、主根长、根颈粗、以及一级侧根数)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上述材料可分为A^H等8类有代表性的根系形态类型;3个生育时期的根系性状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性相关,其中苗期根鲜重和花期根颈粗相关性最为显著,相关系数达到0.61。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苗期、花期和成熟期的根系性状和地上部鲜重在3个生育时期中分别能解释8.7%、13.3%和3.9%的籽粒产量变异。 吴金锋 高桂珍 李锋 陈碧云 许鲲 蔡梦鲜 周梦妍 伍晓明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根系性状 籽粒产量 生育时期 EcoTILLING高通量分析甘蓝型油菜种质叶绿体rps16基因的多态性 2014年 叶绿体rps16基因作为叶绿体重要基因,广泛应用于植物系统发育研究,而甘蓝型油菜rps16基因多态性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二维Eco TILLING(ecotype targeting induced local lesions in genomes)技术及Sanger测序技术对全球256份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rps16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发现,256份甘蓝型油菜rps16基因有5个多态性位点,经测序检测其存在4种单倍型;5个SNP位点都位于非编码序列上。研究结果表明,rps16基因在不同材料中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可为其它基因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借鉴,有助于对油菜种质资源进行评估和多样性分类。 蔡梦鲜 乔江伟 闫贵欣 吴金锋 李再云 伍晓明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SNP 中国西藏芥菜型油菜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2013年 利用8对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引物,结合20个表型性状对73份中国西藏及35份包含中国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和印度的芥菜型油菜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8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139个带谱,34个多态性条带,多态性带的比例为24.5%;SRAP分子标记结果的聚类分析将材料分为4个大类,材料按地区聚集现象明显;中国西藏地区材料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对西藏材料的8个重要表型性状的变异程度分析显示,变异系数最高的性状为全株角果数,达41.29%。表型性状聚类结果表明除中国西北材料外,其它材料按地区聚集现象明显。综合分子标记和表型性状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西藏芥菜型油菜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程度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有十分重要的关系。不同地区芥菜型油菜遗传多样性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中国西藏、中国西南地区、中国西北地区、印度。 宋伟林 许鲲 李锋 陈碧云 蔡梦鲜 吴金锋 伍晓明关键词:芥菜型油菜 SRAP 表型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