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
- 作品数:71 被引量:583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 茶树幼胚培养萌发率与再生途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1
- 2008年
- 从激素浓度与组合、基本培养基和蔗糖浓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茶树幼胚培养中萌发率和再生途径的影响因素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茶树幼胚的萌发需要有一定量的生长素的剌激作用,但较强烈的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对茶树幼胚的萌发有抑制作用;所使用的激素种类对于胚的再生途径有较大的影响,在MS+KT2.0+IBA0.1+GA31.0mg/L培养基上,80%以上的幼胚可以继续发育成熟并萌发成苗;而高糖浓度则会诱导产生较多的胚性愈伤组织并从而导致不定胚的形成。
- 周健成浩王丽鸳
- 关键词:茶树幼胚
- 几种农杆菌的耐酚性能比较与驯化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为了明确不同农杆菌菌种对茶多酚的耐受性能变化幅度,以及驯化培养对提高农杆菌茶多酚耐受性、从而提高茶树遗传转化中遗传转化率的作用与可行性,本文比较了茶多酚对四种农杆菌生长的抑制率,进行了耐酚菌株的驯化培养,最后比较了驯化菌株与原始菌株的转化能力。结果表明:茶多酚对几种农杆菌均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但不同菌种的耐受性能差异较大;通过驯化培养得到的耐酚菌株EHA105AP,其耐酚性能提高了90.89%,同时,其在茶树叶片和愈伤中的GUS瞬时表达率也分别提高了43.85%和57.55%。
- 仓梅芹周健成浩黎星辉王丽鸳
- 关键词:茶多酚农杆菌
- 一种加工颗粒绿茶的新方法
- 本发明涉及绿茶的加工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加工颗粒绿茶的新方法。该方法包括杀青、揉捻、揉切和干燥的处理步骤,在杀青后至干燥前的过程中,还包括膨化处理的步骤:(1)膨化:将含水率为10~40%的原料叶置于膨化机中,控制温度为6...
- 叶阳陈小强金寿珍周为成浩周健
- 茶氨酸生物合成基因工程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被引量:3
- 2008年
- 对具有茶氨酸生物合成能力的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基因工程菌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对影响γ-GGT活性的培养基成分进行筛选,然后将筛选得到的葡萄糖、酵母提取物、K2HPO43个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响应面分析,通过对二次多项回归方程求解得到关键影响因素的最佳浓度为葡萄糖10.39g/L、酵母提取物6.88g/L、K2HPO47.10g/L,γ-GGT活性的最大预测值为4.42U/mL,实验验证值为4.40U/mL。最后通过基因工程菌催化合成茶氨酸反应,得到茶氨酸的产量为32.22g/L。
- 陆文渊成浩王丽鸳周健
- 关键词:茶氨酸PLACKETT-BURMAN设计
- 云南大理茶与福鼎大白茶种间杂交幼胚的组织培养及亲子鉴定被引量:27
- 2008年
- 为解决茶树种间杂交不亲和及F1代生长发育困难等问题,在云南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W.W.Smish)Melchior]与福鼎大白茶(C.sinensis‘Fuding Dabaicha’)间进行了种间杂交试验,随机选取9个F1代杂种幼胚进行了组织培养,其余杂种田间播种,获得福鼎大白茶(♀)×云南大理茶(♂)杂交组合的3个幼胚组培苗株系,而播种的萌芽率为零。应用简单重复区间序列(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F1代组培苗进行了亲子鉴定,其中15个随机引物在第1株杂交后代(F1-1)中共扩增出283条ISSR谱带,包括能在双亲中检出的275条和F1-1自身的特异带8条。在第2株杂交后代(F1-2)中有282条谱带能在双亲中检出,在第3株杂交后代(F1-3)中有288条谱带能在双亲中检出。卡平方检验表明,在F1-1、F1-2及F1-3中扩增出的谱带数与亲本中各对应位点所显示的谱带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ISSR鉴定结果证实了杂种的真实性。
- 刘本英周健许玫唐一春王丽鸳成浩张小飞王平盛
- 关键词:福鼎大白茶种间杂交亲子鉴定
- 茶树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本文阐述了近年来DNA分子标记在茶树品种(系)鉴定和分类、茶树遗传图谱构建、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等方面的应用,以及茶树目的基因(片断)的分离克隆、茶树遗传转化等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状况,并对茶树基因工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
- 王丽鸳成浩周健
- 关键词:茶树种植种质资源基因表达
- 文献传递
- 近红外技术在茶叶上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08年
- 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近红外检测分析技术在茶叶上的研究的进展情况,分析了目前近红外技术与其他检测分析相比存在的优缺点及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对近红外技术在茶叶上的应用前景和方向作出了展望,为近红外技术在茶叶上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 周健成浩王丽鸳
- 关键词:近红外茶叶
- 冬季增温和延长光照对茶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7年
- 为了明确增温与延长光照时间对茶苗生理生态和生长的影响,试验设计2个温度处理(全天最低温度不低于0℃和10℃)、3个光照时间处理(10、13、16h)对茶苗的光合状况与生长参数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全天最低温度不低于10℃时,延长光照时间能明显促进茶苗的光合和生长,而全天最低温度不低于0℃时则不然.光照时间相等时,温度控制在10℃可以促进茶苗的光合和生长,尤其是在16h长光照下,茶苗的总生物量、根生物量比以及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的提高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因此,在亚热带冬季,单独的增加温度或延长光照时间都不能有效地促进茶苗的生长,应当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促进茶苗生长的最佳效果.
- 栾征曹前进成浩周健常杰
- 关键词:茶苗温度光照时间
- 不同年份与品种的大佛龙井儿茶素组成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为对不同年份和品种原料制作的大佛龙井茶的品质情况有更明确的了解,利用HPLC测定了3个不同年份、7个不同茶树品种原料生产的大佛龙井荼样本中的儿茶素单体含量及其组成情况,并与西湖龙井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年份生产的大佛龙井茶的儿茶素组成总体上没有明显差别;不同品种原料制作的大佛龙井茶的儿茶素组成有较明显的差异。相似度分析表明,同一茶树品种原料制作的大佛龙井茶与西湖龙井茶之间的相似度高于不同品种分别制作的大佛龙井间的相似度。试验结果为大佛龙井茶的品质管理和大佛龙井茶生产中的品种选用与搭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 孙利育周健王丽鸳成浩周竹定
- 关键词:大佛龙井
- 地理标志保护的西湖龙井的真伪鉴别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理标志保护的西湖龙井的真伪鉴别方法,是通过近红外技术和化学计量学(PLS)方法的结合,提出能对市场上的西湖龙井进行可靠真伪识别的方法。将茶叶样本经过粉碎处理,过筛,在IFS 28/N近红外光谱仪上进行采集...
- 成浩周健王丽鸳刘栩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