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宇 作品数:13 被引量:63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预防产妇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注射5ml生理盐水能否减少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置管时置入血管的发生率。方法13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成两组,A组(n=65)产妇硬膜外置管前在硬膜外腔注射0.9%生理盐水5ml,B组(n=65)产妇不在硬膜外腔预先注射生理盐水。记录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的发生率。以硬膜外导管顺利回抽到血液为判断置入血管的标准。结果A组产妇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率为1.6%,B组为12.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产妇鞘内注射后10min的感觉阻滞平面高于B组(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硬膜外置管前在硬膜外腔注射5ml生理盐水可以减少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的发生率。 张涛 张旭宇 徐康清 黄文起 陈坚伟关键词:脊椎 剖宫产术 氯化钠 血管损伤 不同靶控浓度的瑞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影响 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通过采用不同靶控浓度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观察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所致的应激反应抑制程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合适靶控浓度。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腔镜手术病例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瑞芬太尼靶控浓度4ng/mL,Ⅱ组瑞芬太尼靶控浓度6ng/mL,Ⅲ组瑞芬太尼靶控浓度8ng/mL;3组丙泊酚靶控浓度均为3μg/mL。麻醉维持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靶控浓度与诱导时相同,观察和测定麻醉前10min(T1)、插管后1min(T2)、气腹后20min(T3)、术毕解除气腹后20min(T4)时的血压、心率、血糖和皮质醇变化,记录术毕停药后患者呼之睁眼的时间、拔管时间、气腹时间。术后24h随访恶心、呕吐、头痛、躁动、术中知晓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在T2、T3、T4时点3组MAP、HR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MAP在T2时点同T1时点比较均下降(P<0.01);3组HR在T2、T3时点较T1时点均下降(P<0.01);Ⅱ、Ⅲ组在T3及T4时点与Ⅰ组比较血浆皮质醇浓度显著下降(P<0.01)。组内比较Ⅰ组血浆皮质醇在T4时点较T1时点增高(P<0.05),Ⅱ、Ⅲ组在T3、T4时点同T1时点比较均下降(P<0.01)。3组血糖较麻醉前均增高,但Ⅰ组同T1时点相比血糖升高显著(P<0.01)。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稍高。结论: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靶控输注4~8ng/mL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3μg/mL全凭静脉麻醉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所致的应激反应,6~8ng/mL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可以更有效抑制二氧化碳气腹所致的应激反应,且以瑞芬太尼6ng/mL复合丙泊酚3μg/mL更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李偲 张旭宇 许淼关键词:腹腔镜检查 瑞芬太尼 丙泊酚 靶控输注 围手术期可弯曲喉罩通气对鼻内镜手术后复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探讨在鼻内镜手术的全身麻醉气道管理中使用可弯曲喉罩通气对术后麻醉苏醒期并发症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6至10月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接受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喉罩通气组(LMA组,n=40)和气管导管通气组(RTT组,n=40).两组应用芬太尼1 μg/kg+丙泊酚2.5 mg/kg(RTT组加用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行麻醉诱导后,使用丙泊酚6 ~8 mg·kg^-1·h^-1和瑞芬太尼0.1 ~ 0.5 μg·kg-^1·min-^1维持,术中维持BIS值40 ~ 60.观察两组麻醉药用量、麻醉苏醒期间患者鼻部伤口出血、咳嗽、烦躁和非自主活动等并发症,以及麻醉后复苏室(PACU)内护理干预情况和麻醉苏醒时间.结果 LMA组患者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均显著低于RTT组[(545±132)mg比(658±141)mg,(837±216) μg比(1105±377) μg,均P<0.05].复苏期间,RTT组患者鼻出血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咳嗽及非自主活动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显著高于LMA组(均P<0.05),且较LMA组需要更多的PACU内护理(P<0.05).LMA组的麻醉苏醒时间较RTT组平均减少约21 min[ (43±11)min比(64±25) min,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全身麻醉中使用喉罩通气能减少术中麻醉药用量;减少和减轻麻醉苏醒期鼻部出血及其并发症;缩短麻醉苏醒时间. 张旭宇 吴晓丹 刘紫锰 黄文起 冯霞关键词:喉罩 肺通气 鼻内镜手术 手术期间 腹腔镜手术后肩痛的原因及防治 被引量:4 2011年 腔镜术后患者发生肩痛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推测其发生的可能机制包括:碳酸对膈神经的直接刺激;气腹所导致的膈肌损伤和后续的炎症反应。发生肩痛的危险因素主要与手术时患者的体位、充气速度、手术时间、手术的类型、有无盆腔粘连、有无腹腔积血积液及个体因素相关。主要防治措施有充分排出腹腔内残余的CO2,膈神经区域阻滞,减少膈肌的损伤及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的全面应用等。以上各种防治方法都存在不足,并有导致并发症发生的可能。腔镜术后发生肩痛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明确其机制并获得简单可靠的治疗。 张鹄菲 张旭宇 林世清 冯霞关键词:腹腔镜 肩痛 JAK/STAT通路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肠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通路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所致肠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健康SD大鼠40只,体重230~255 g,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sham组),仅分离肠系膜上动脉(SMA)但不夹闭;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采用阻断SMA 60 min后开放120 min的方法制备肠I/R损伤模型;AG490(JAK特异性抑制剂)组,于夹闭SMA前30 min在大鼠侧腹部皮下注射8 mg.kg-1AG490,余同I/R组;雷帕霉素(STAT特异性抑制剂)组(RPM组),于夹闭SMA前30 min在大鼠侧腹部皮下注射0.4 mg.kg-1 RPM,余同I/R组;二甲基亚砜组(DMSO组),于夹闭SMA前30 min侧腹部皮下注射2μmol.kg-1DMSO,余同I/R组,DMSO系AG490和RPM的溶剂。所有大鼠均于再灌注120 min后取小肠观察肠黏膜形态学变化并行Chiu's评分,同时取肠黏膜组织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和乳酸(LD)含量,采集动脉血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15-F2t-isoprostane、内皮素-1(ET-1)和血栓烷素B2(TXB2)浓度。TUNEL法检测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的JAK2(p-JAK2)及STAT3(p-STAT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其余各组的Chiu's评分和肠黏膜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而I/R组和DMSO组的LD和MDA含量、DAO活性、MPO活性、15-F2t-iso-prostane浓度、ET-1浓度及TXB2浓度均显著升高,p-JAK2及p-STAT3蛋白表达量也显著升高,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I/R组和DMSO组比较,AG490组和RPM组的DAO活性、MPO活性、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ET-1浓度、p-JAK2及p-STAT3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SOD活性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JAK/STAT信号通路的激活参与了肠I/R所致的肠损伤的发生,其作用与促进氧化应激损伤、中性粒细胞的聚集和肠黏膜细胞凋亡有关。 李毅 李坤河 温仕宏 李偲 李云胜 刘颖 张旭宇 姚溪 刘克玄关键词:JAK/STAT通路 AG490 雷帕霉素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瑞芬太尼用于可弯曲喉罩置管效果的观察与评价 2011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中可弯曲喉罩置管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FESS术)患者54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各27例,分别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或瑞芬太尼0.5μg/kg,30 s后注射丙泊酚2.5 mg/kg。结果:两组"下颌松弛度"和"窒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R组"咳嗽与体动反射"低于F组,F组"首次置管成功率"高于R组,R组"口咽部结构"优于F组。结论: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中丙泊酚联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均能为可弯曲喉罩提供良好的置管条件,为手术提供有效、安全的通气,术后不良反应和合并症少。 吴晓丹 冯霞 张旭宇关键词:芬太尼 瑞芬太尼 可弯曲喉罩 丙泊酚 支撑喉镜下喉乳头状瘤切除术小儿间歇通气呼吸暂停麻醉法的效果 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评价间歇通气呼吸暂停麻醉法用于小儿支撑喉镜下喉乳头状瘤切除术的效果。方法择期内窥镜辅助支撑喉镜下喉乳头状瘤切除术小儿20例,麻醉诱导后经口插入气管导管,静脉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08 mg/kg维持麻醉,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2 mg/kg防止喉头水肿。手术开始前对小儿行过度通气,PETCO2低于30 mm Hg时拔出气管导管,暂停呼吸,术者尽快手术操作,当SpO2下降到97%时,由术者插入气管导管,立即行过度通气,尽快使SpO2升至100%,当PETCO2低于30 mm Hg时拔出气管导管立即手术,如此反复至术毕。术中检测动脉血气,监测MAP、HR、SpO2和PETCO2,记录术者对手术条件的评估情况、苏醒时间及术后有关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内随访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所有小儿在麻醉诱导后均一次性成功置入支撑喉镜,苏醒时间为(7±3)min。在整个试验过程中,PETCO2及PaO2虽有一定程度波动,但均在临床允许范围内;MAP、HR、SpO2、pH和PaCO2维持稳定(P〉0.05)。术者评估手术条件的优良率为90%,未见有关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复发率为15%。结论间歇通气呼吸暂停麻醉法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小儿支撑喉镜下喉乳头状瘤切除术。 冯霞 林世清 王钟兴 张旭宇 黄文起关键词:喉肿瘤 喉镜检查 吗啡耐受大鼠背根神经节磷酸化p38 MAPK的表达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鞘内)慢性注射吗啡是否激活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使其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 MAPK)磷酸化水平发生改变。【方法】通过对成年雄性SD大鼠连续7 d鞘内注射吗啡15μg而建立吗啡耐受的动物模型,或连续7 d在吗啡注射前30 min预先鞘内注射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 10μg,用50℃热水甩尾法观察吗啡的镇痛效果,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DRG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的表达变化。【结果】慢性鞘内注射吗啡7 d后,吗啡镇痛作用明显下降(P<0.001),吗啡耐受形成;而SB203580预处理可明显抑制吗啡耐受的形成(P<0.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脊髓DRG p-p38 MAPK表达明显上调(P<0.01),且以小、中型神经元增加为主。【结论】鞘内慢性注射吗啡可激活脊髓DRG小型和中型神经元,使其p38 MAPK磷酸化水平增加,这可能是吗啡耐受的机制之一。 陈宇 崔宇 刘卫锋 张旭宇 李芳 冯鉴强关键词:吗啡耐受 背根神经节 磷酸化P38 MAPK 超声和神经刺激器引导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超声和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38例足部手术的患者,分成超声组和神经刺激组。分别在超声和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腘窝坐骨神经阻滞。注入罗哌卡因。观察感觉阻滞的效果、局麻药起效时间和并发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超声引导组的患者局部麻醉药的起效时间比神经刺激组短,超声组镇痛效果优于神经刺激组。结论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比神经刺激的效果好。 房洁渝 江楠 李强 张旭宇 吴晓丹关键词:超声 麻醉 坐骨神经 鞘内注射蛙皮素在大鼠引起镇痛效应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激动剂蛙皮素引起镇痛效应的性别差异及其可能的受体机制。【方法】采用痛行为学测试观察鞘内注射蛙皮素在雌雄大鼠引起的镇痛效应以及其拮抗剂美加明对抗其镇痛作用的差异性;利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雌雄大鼠脊髓背角nAChR亚单位α4的表达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以探讨蛙皮素镇痛效应性别差异的可能机制。【结果】①鞘内给予蛙皮素剂量依赖性地发挥镇痛作用,且在雌性大鼠的镇痛作用大于雄性大鼠;②nAChR特异的非竞争性拮抗剂-美加明能够阻断蛙皮素的镇痛作用,且阻断效应于雄鼠大于雌鼠;③介导蛙皮素镇痛作用的nAChRα4表达于脊髓背角神经元,但雌雄大鼠间的表达未发现性别差异。【结论】鞘内注射蛙皮素产生的镇痛效应在大鼠具有性别差异,但蛙皮素受体nAChRα4的表达可能与镇痛效应的差异性没有关系。 崔宇 夏杰华 张旭宇 胡芬 陈宇关键词:镇痛 蛙皮素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脊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