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宁

作品数:14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药灸
  • 5篇脐疗
  • 5篇灸脐
  • 5篇隔药灸
  • 5篇隔药灸脐法
  • 4篇原发性
  • 4篇原发性痛经
  • 4篇痛经
  • 3篇代谢
  • 3篇代谢组学
  • 3篇针刺
  • 3篇神阙
  • 3篇脐疗法
  • 2篇易激综合征
  • 2篇用药规律
  • 2篇痛经患者
  • 2篇匹维溴铵
  • 2篇综合征
  • 2篇小儿泄泻
  • 2篇疗效

机构

  • 14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德州市人民医...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济南市中医医...

作者

  • 14篇张晓宁
  • 12篇马玉侠
  • 3篇马海洋
  • 3篇于岩瀑
  • 3篇高树中
  • 2篇李昭凤
  • 2篇李玉婕
  • 1篇张娜
  • 1篇赵岩
  • 1篇范楠楠
  • 1篇杜冬青
  • 1篇郭新
  • 1篇李文元
  • 1篇王辉
  • 1篇张磊
  • 1篇陈爱文

传媒

  • 2篇山东中医杂志
  • 2篇中国针灸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中医外治杂志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四川中医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3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隔药灸脐与匹维溴铵对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尿液代谢组学影响的异同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隔药灸脐与匹维溴铵治疗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理。方法:将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24例随机分为脐疗组、匹维溴铵组各12例。对治疗前后2组患者尿样进行代谢组学处理,并比较2组之间的差异。结果:2组治疗前后尿液代谢谱中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变化明显,其中脐疗组变化较为显著的是氨基酸、组胺、5-羟色胺、胆汁酸、内源性大麻素代谢物,这些代谢物涉及到体内氨基酸代谢、神经递质代谢及内源性大麻素代谢等过程;匹维溴铵组除此之外主要涉及花生四烯酸的代谢。结论:脐疗可显著抑制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内脏高敏性,改善肠道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失调状况,改善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前后2组患者尿样代谢产物谱存在潜在的生物标记物。
张晓宁马玉侠
关键词:隔药灸脐法神阙
隔药灸脐法治疗实证便秘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观察隔药与隔淀粉灸脐法治疗实证便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实证便秘患者随机分为隔药灸脐组和隔淀粉灸脐组,每组30例。隔药灸脐组采用隔药灸神阙穴,隔淀粉灸脐组采用隔淀粉灸神阙穴,均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4次。分别于治疗前后及随访期观察两组患者便秘严重程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PAC-QOL),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隔药灸脐组便秘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且优于隔淀粉灸脐组(P<0.01,P<0.05);隔药灸脐组对实证便秘各个证型,即热秘(84.6%)、气秘(77.8%)、冷秘(87.5%)均有较好的疗效,且对热秘、气秘的改善优于隔淀粉灸脐组(均P<0.05);隔药灸脐组有效率(25/30,83.3%)优于隔淀粉灸脐组(13/30,43.3%)。随访期,隔药灸脐组便秘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均优于隔淀粉灸脐组(P<0.01,P<0.05);隔药灸脐组有效率86.6%(26/30)优于隔淀粉灸脐组的50.0%(15/30,P<0.01)。结论:隔药灸脐治疗实证便秘的疗效优于隔淀粉灸脐,且远期疗效更好。
李玉婕陈爱文李昭凤张晓宁于岩瀑马玉侠
关键词:便秘实证隔药灸脐法疗效观察
针刺十七椎穴对原发性痛经疼痛性质及强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针刺十七椎穴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性质及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痛经患者27例,于月经第一天疼痛发作时针刺十七椎,连续治疗三天,治疗三个周期,并于每个月经周期结束后让患者及时填写SF-MPQ量表。结果:治疗后PRI、VAS、PPI较治疗前均产生显著差异。结论:针刺十七椎穴可以改善原发性痛经患者各种疼痛症状及不良情绪;降低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疼痛强度。
范楠楠张晓宁马玉侠张磊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疼痛性质疼痛强度
针刺对中重度原发性痛经镇痛作用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观察针刺十七椎等多穴对中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的镇痛疗效。方法:选取中度原发性痛经患者37例,重度原发性痛经患者44例,在疼痛时针刺十七椎、地机、三阴交、次髎穴,留针30 min,比较针刺前和进针5 min、10 min、20 min、30 min及起针后30 min、60 min、120 min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值的变化。结果:针刺镇痛效应从针刺5 min开始显现,并随着留针时间的持续,针刺镇痛效应逐渐增强至起针后120 min。结论:针刺十七椎等多穴对中重度原发性痛经具有明显的即刻止痛效应,与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疼痛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马玉侠张晓宁李昭凤高树中
关键词:针刺原发性痛经镇痛效应
脐疗法对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尿液代谢组学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采用隔药灸脐和隔淀粉灸脐治疗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从代谢组学角度研究隔药灸脐法治疗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深层微观机制。方法:选取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24例,随机分为隔药灸脐组和隔淀粉灸脐组,每组12例,对治疗前、后该组患者尿样血浆进行处理,寻找有贡献的潜在代谢物质及相关代谢通路。结果:隔药灸脐法和隔淀粉灸脐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代谢产物谱均发生了显著性变化,其中变化较为显著的是氨基酸、儿茶酚胺类及胆汁酸代谢物,涉及到体内的氨基酸代谢、神经递质代谢。隔药灸脐组还涉及内源性大麻素代谢,隔淀粉灸脐组还涉及抗胆碱酯酶物质代谢。结论:隔药灸脐法可显著抑制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内脏高敏性,改善肠道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失调状况,较于隔淀粉灸脐组其产生可缓解肠易激患者临床症状的代谢产物和代谢途径更多且更直接,因而隔药灸脐法的药物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过程中起到了确切有效的作用。
张晓宁马玉侠
关键词:隔药灸脐法神阙代谢组学
敷脐治疗小儿泄泻的常用中成药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小儿泄泻作为儿科常见疾病之一,目前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诱发因素以肠道菌群失调、胃肠黏膜受损等多种非感染性因素为主。是以大便性状及排便习惯改变为特点的一组疾病,其临床表现以大便稀薄、大便次数增多为主,常伴有恶心、呕吐、
张晓宁赵岩于岩瀑高树中马玉侠
关键词:小儿泄泻脐疗中成药用药规律
脐疗治疗小儿泄泻常用药对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通过检索古今文献中脐疗治疗小儿泄泻的处方药物,总结分析脐疗治疗小儿泄泻的常用药对规律。方法:以中文科技数据库维普资讯近20年文献为现代文献检索源,以650本中医古籍为古代文献检索源。检索脐疗治疗小儿泄泻的相关文献,经统计、归纳和分析,总结脐疗治疗小儿泄泻常用药对规律。结果:小儿泄泻脐疗常用药对:丁香-肉桂、丁香-吴茱萸、吴茱萸-肉桂、丁香-胡椒、吴茱萸-胡椒、吴茱萸-苍术和吴茱萸-五倍子等。结论:脐疗治疗小儿泄泻的常用药对以温里药为主,药对的配伍多为相须或相使。
马玉侠张晓宁赵岩高树中
关键词:小儿泄泻脐疗用药规律
蒸脐法火候之古典文献结合现代临床探讨被引量:2
2016年
为进一步提高蒸脐法的临床疗效,对涉及"蒸脐火候"的古代文献进行广泛收集和系统整理,探讨蒸脐法的火候控制、注意事项和禁忌,并结合病例和当前临床经验介绍目前临床蒸脐法中影响火候的主要因素——面圈制作、填药量、艾炷的大小和施灸壮数的经验,以便加大蒸脐法的推广力度和临床应用程度。
张晓宁郭新于保罗张娜马玉侠
关键词:火候控制
针药并用治疗中风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从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三期综述了针药并用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优势,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参考文献23篇。
马海洋张晓宁马玉侠
关键词:中风针药并用
隔药灸脐法对原发性痛经患者下腹部疼痛及额外卧床时间的影响被引量:24
2015年
目的观察隔药灸脐法对原发性痛经患者下腹部疼痛时间、疼痛程度、额外卧床时间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5名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隔药灸脐组、隔淀粉灸脐组、针三阴交组,每组各25例,采用COX痛经症状量表评价3组患者治疗前、第1、2、3月经期及随访期下腹部疼痛情况及疼痛引起的额外卧床时间。结果第2、3月经期,隔药灸脐组对下腹部疼痛时间及疼痛程度改善优于隔淀粉灸脐组和针三阴交组(P〈0.05-0.01);对额外卧床时间的改善优于针三阴交组(P〈0.01)。随访期隔药灸脐组对下腹部疼痛时间及疼痛程度、额外卧床时间的改善优于隔淀粉灸脐组和针三阴交组(P〈0.05-0.01)。结论隔药灸脐组对原发性痛经患者下腹部疼痛时间及疼痛程度、额外卧床时间改善明显,且远期疗效较好。
张晓宁杜冬青马海洋李玉婕马玉侠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隔药灸脐法下腹部疼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