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
- 作品数:43 被引量:140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疫苗研究所资助项目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起学校甲型副伤寒爆发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分析一起学校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暴发原因。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疫情有关资料。结果全学校发病267例,其中学生病例255例,罹患率22.97%,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持续发热、头痛、头晕。结论自备水源受污染及学生喝生水是引起本次甲型副伤寒暴发的主要原因。
- 张杰龚健王鸣柳邓曼玲吴国祯徐红梁未丽张颖杨涛
- 关键词:甲型副伤寒现场流行病学
- 广西2004-2010年细菌性痢疾发病时间特征和趋势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了解广西细菌性痢疾(菌痢)发病的时间特征和趋势,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用圆形分布法分析2004-2010年广西共报告菌痢81 094例,发病的季节性,并用趋势检验法分析菌痢发病的趋势。结果 2004-2010年广西共报告菌痢81 094例,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全年均可发病,4月份发病人数开始增多,5~9月份达高峰,11月份以后开始下降。每年菌痢发病均存在明显的高峰日(P<0.001),各年发病高峰日不相同或不全相同(F=114.09,P<0.01),高峰日在7月13日~8月5日之间,高峰期在4月3日~11月2日之间,流行期超过12个月。7年间广西菌痢发病存在明显下降趋势(χ2=7697.76,P<0.001)。结论广西菌痢发病季节性不明显,但存在发病高峰日和高峰期。应根据发病时间特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 漆光紫张杰
-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发病时间
- 广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了解广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建设现状,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各级应急能力基本情况、现场应急装备和常用应急药物储备情况、应急人员情况、突发公共卫生监测与报告、现场处置能力和应急处置培训和演练情况等。结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初步形成,应急处置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其中省、市级应急能力较强,县级相对较弱,各级应急物资装备和药品储备仍有待改善。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具有社会性、长期性、技术性,在现有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县级应急体系建设工作和加大应急装备及药品储备的资金投入。
- 孟军董柏青唐振柱张杰许艳云
-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广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项目开展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了解广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的开展情况,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人力和财力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广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公共职能开展情况调查。[结果]公共职能项目的开展比例和完成度,省级高于市级,市级高于县级;省、市、县级在完成公共职能项目方面,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项目较好,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次之,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项目最差;23.5%的县级项目开展比例未达50%,14.3%的市级、63%的县级项目完成度未达50%。[结论]广西公共职能项目开展比例和完成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其他西部省份比较略有差距,应加大财力、物力的投入,增强专业技术力量,逐步增加有疾病预防控制需要和社会需求的项目,理顺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分工,完善协调机制。
- 孟军董柏青唐振柱张杰
-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爆发对人群抗体水平影响的研究
- 2007年
- 目的了解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爆发对人群抗体水平的影响,为预防C群流脑提供依据。方法以C群流脑主要爆发点来宾县良塘一中发生病例的1个班学生作为疫点人群(76人),以该乡无疫情的另1所初中的1个班学生43人(调查前曾连续服药预防流脑)为非疫点人群A组,以该县无疫情的另1个乡1所初中的1个班学生61人(调查前未实施预防流脑服药)为非疫点人群B组。3组人群的年龄和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V)接种情况均衡。在末例流脑发病后第40d,同时对3组人群调查和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标本中C群脑膜炎奈瑟菌(Nm)抗体IgG含量和A群Nm抗体IgG含量。结果疫点人群的C群Nm抗体阳性率(60.53%)非常显著高于两组非疫点人群(A组25.58%和B组34.43%,χ2=13.44,χ2=9.23;P均<0.01),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2.12μg/ml)亦显著高于非疫点人群(q=5.48,q=5.01;P均<0.05),分别是非疫点人群A组的3.48倍和B组的2.79倍。非疫点人群B组的61人中,有17人在调查前8d内曾有发热、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上感)症状,其C群Nm抗体阳性率(58.82%,10/17)显著高于同组中无上感症状者(25%,11/44)(χ2=6.21,P<0.05)。A群Nm抗体阳性率和GMC在疫点人群与两组非疫点人群之间、有上感症状者与无上感症状者之间差异均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C群流脑疫点人群Nm抗体水平显著高于非疫点人群;其爆发对人群C群Nm抗体水平的影响程度与A群流脑流行对人群A群Nm抗体水平的影响程度近乎相同;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是人群C群抗体提高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流脑流行季节对未接种含C群MPV组分的人群中发生的上感聚集性病例检测C群Nm流脑抗体,可能有助于判断是否与感染C群Nm有关,为综合判断疫情提供依据。
- 龚健李翠云权怡陶兰吉黄景枝陆万专廖和壮毛伟成方锦嵩崔萱林谢贵林吴兴华张杰
- 关键词: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抗体水平
- 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大规模接种后的速发型接种反应观察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大规模接种后的速发接种反应。方法以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为观察组,伤寒Vi多糖疫苗为对照组,按组群随机分层配对的原则,将观察现场分为108个组群,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分配54个组群进行接种。建立接种反应监测系统,按统一表格和方法对两组的速发接种反应进行监测。结果两组共接种34 543人,其中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接种18 167人,伤寒Vi多糖疫苗接种16 376人。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速发接种反应率为0.44‰;伤寒Vi多糖疫苗速发接种反应率为0.79‰,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速发接种反应均出现在接种后15 min内,最早的出现在接种后5 min,速发接种反应中有2例为异常反应,但未出现严重反应。结论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速发接种反应发生率低,预后良好。
- 杨进叶强董柏青龚健崔萱林杨明廖和壮张杰RionLeon OchiaiAli MohammadJohn Clemen
- 关键词: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 口头尸检对河池市5~60岁死亡病例进行死因评估结果分析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分析河池市5~60岁居民死亡主要原因,分析口头尸检(VerbalAutopsy,VA)进行死因调查的效果。方法建立死亡监测系统,对所有报告的监测区内5~60岁死亡个案进行口头尸检调查。结果2002年7月—2003年6月金城江镇、东江镇共死亡624人,全人口总粗死亡率为4.67‰,标化死亡率为5.34‰,男女之比为1.71∶1;5~60岁死亡病例248例,粗死亡率为2.10‰;导致5~60岁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为意外死亡、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其中意外死亡占死亡构成比的1/3;通过VA进行死因调查,使3.00%的错误死因定义得到更正、5.00%的不明死因得到诊断;无因伤寒导致的死亡。结论交通事故成为当地5~60岁居民死亡的主要因素;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伤寒等肠道传染病已不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使用VA对于死因的判定比一般的监测系统报告更为准确。
- 杨进韦士良刘莉莉黄兰森温贤莲张杰曾竣董柏青吴兴华RLeon OchiaiAli MohammadCamilo J Acosta
- 关键词:病例报告VA
- 组群随机试验在伤寒疫苗效果观察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 用组群随机试验实现伤寒Vi疫苗效果观察的研究设计和实施应用。方法 采用组群随机试验方法确定试验组和对照组所需样本量 ,并组织实施大规模疫苗接种 ,在试验组接种伤寒Vi疫苗、对照组接种流脑疫苗。结果 根据组群随机试验方法计算共需要观察对象为 96 12 1人 ,分为 10 8个组群。根据组群大小、地理位置 (城乡 )及性质 (学校、机关、厂矿、人口特征 )分层配对 ,确定试验组分为 5 3个组群共 4 4 0 5 4人 ,对照组为 5 4个组群共 4 84 2 2人。对两组间各主要混杂因子 (年龄、性别、居住地点、主要人群的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主要职业 )等进行分析 ,发现两组之间总体相差不大 ,具有较好的均衡性与可比性。结论 组群随机抽样法应用于大规模疫苗效果观察试验 ,能较好地控制组间混杂因子 ,使干预的实际效果得到科学的评价 ;实施也比较简单 ,被干预对象容易接受 ,可行性高。
- 董柏青杨进唐振柱杨宏徽曾竣张杰王鸣柳梁贵臣司国爱李翠云梁大斌廖和壮Rion Leo nOchiaiAli MohammadCamilo J AcostaJohn Clemens
- 关键词:伤寒寒疫疫苗效果接种验方
- 广西1950-2007年法定传染病发病与死亡分析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定传染病长期的发病、死亡趋势,探讨疾病规律,总结防治经验。方法利用广西1950-2007年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对广西传染病的发生和死亡进行回顾性分析,描述发病水平和死亡水平及变化趋势。结果50余年来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率报告最高年份是20世纪70年代前期,平均报告发病率为5285.03/10万,最低年份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96.69/10万。报告死亡高峰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最低在90年代后期,最高死亡率是1967年为39.66/10万,最低是1998年为0.62/10万。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50余年来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近年传染病呈上升趋势。
- 雷芝樱董柏青陈娜萦付志智张杰吴秀玲邓革红丁冬妮
-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疫情
- 伤寒Vi多糖菌苗接种率与甲型副伤寒爆发的生态学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伤寒Vi多糖菌苗接种率与甲型副伤寒爆发的关系。方法将广西1995-2004年间甲型副伤寒爆发和伤寒Vi多糖疫苗使用情况等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将甲型副伤寒爆发次数和伤寒Vi多糖疫苗接种率及使用时间进行Poisson regression分析。结果甲型副伤寒爆发次数和伤寒Vi多糖疫苗接种率及使用时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甲型副伤寒爆发流行与伤寒Vi多糖疫苗接种有关。
- 杨进董柏青龚健梁大斌廖和壮张杰李永红
- 关键词:伤寒VI多糖菌苗甲型副伤寒生态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