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大平

作品数:233 被引量:1,928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2篇期刊文章
  • 33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174篇农业科学
  • 13篇生物学
  • 10篇经济管理
  • 8篇医药卫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6篇黄檀
  • 46篇降香黄檀
  • 37篇桉树
  • 29篇檀香
  • 28篇人工林
  • 19篇养分
  • 18篇树种
  • 16篇土壤
  • 16篇桉树人工林
  • 14篇施肥
  • 13篇心材
  • 13篇幼苗
  • 11篇尾叶桉
  • 10篇珍贵树种
  • 9篇林业
  • 9篇马占相思
  • 8篇植物
  • 7篇幼苗生长
  • 7篇胁迫
  • 7篇苗生长

机构

  • 227篇中国林业科学...
  • 6篇华南农业大学
  • 5篇福建农林大学
  • 5篇广东省林业科...
  • 5篇中国林科院
  • 4篇南京林业大学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海南大学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南林业科技...
  • 3篇广东省林业局
  • 3篇深圳市真和丽...
  • 3篇学研究院
  • 2篇广西农业科学...
  • 2篇广西林业科学...
  • 2篇华南热带农业...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231篇徐大平
  • 112篇杨曾奖
  • 105篇张宁南
  • 76篇刘小金
  • 36篇洪舟
  • 24篇崔之益
  • 17篇李小飞
  • 14篇郭俊誉
  • 13篇曾杰
  • 10篇时忠杰
  • 10篇曾炳山
  • 9篇陈祖旭
  • 9篇黄烈健
  • 8篇张守攻
  • 8篇张方秋
  • 8篇王胜坤
  • 8篇张卫华
  • 7篇陈美红
  • 6篇裘珍飞
  • 6篇刘英

传媒

  • 26篇林业科学研究
  • 12篇南京林业大学...
  • 12篇华南农业大学...
  • 11篇林业科学
  • 11篇广东林业科技
  • 11篇中南林业科技...
  • 6篇生态学杂志
  • 5篇种子
  • 5篇热带作物学报
  • 5篇林业实用技术
  • 4篇生态环境
  • 3篇世界林业研究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广西林业科学
  • 3篇植物研究
  • 3篇分子植物育种
  • 3篇中国城市林业
  • 3篇热带林业
  • 3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年份

  • 7篇2023
  • 4篇2022
  • 13篇2021
  • 11篇2020
  • 12篇2019
  • 14篇2018
  • 22篇2017
  • 9篇2016
  • 9篇2015
  • 5篇2014
  • 9篇2013
  • 9篇2012
  • 9篇2011
  • 11篇2010
  • 9篇2009
  • 10篇2008
  • 14篇2007
  • 13篇2006
  • 10篇2005
  • 5篇2004
2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木香响应真菌侵染与机械损伤胁迫的生理机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为研究白木香受到胁迫的生长与防御过程,探明其结香过程的生理响应机制。[方法]以3年生白木香为对象,应用注射真菌菌剂与机械钻孔2种诱导结香方法对白木香进行制香,通过分析其调控生长与防御的激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防御物质总酚与总萜含量以及光合与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白木香对真菌侵染与机械损伤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结果]在胁迫初期,与防御反应相关的激素茉莉酸、水杨酸、乙烯前体含量在胁迫处理组中显著升高,而与生长相关的激素赤霉素与生长素含量降低;在胁迫后期,茉莉酸、水杨酸与乙烯前体含量逐步降低,而赤霉素与生长素的含量逐渐增加。胁迫处理初期的抗氧化酶活性与总酚、总萜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抗氧化酶活性增幅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减小,总酚和总萜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增幅速率降低。胁迫处理1~3个月的光合作用与叶绿素荧光受到抑制,而胁迫处理第6个月时,光合与荧光得到恢复。[结论]当白木香受到真菌侵染与机械损伤胁迫时,激活防御反应的激素含量显著升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同时次生代谢防御产物酚类与萜类增加,光合作用受到抑制;随着时间的延长,白木香生长获得恢复,胁迫得到缓解。说明白木香结香过程是防御反应加强,产生沉香物质,且是生长与防御的动态平衡过程。
张鹏薛世玉李小飞徐大平崔之益
关键词:白木香胁迫次生代谢产物叶绿素荧光
不同施肥量对降香黄檀苗木生长和叶片养分状况的影响被引量:8
2021年
以半年生降香黄檀苗木为研究对象,利用普罗丹水溶性复合肥(N-P_(2)O_(5)-K_(2)O:20-20-20),按照施肥量(按N用量计算)0、400、800、1200、1600 mg/株设置5个施肥量处理开展指数施肥盆栽试验,探讨施肥量对降香黄檀苗木生长以及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运用临界浓度法确定降香黄檀苗木的适宜施肥量,为规模化培育降香黄檀壮苗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降香黄檀苗高、地径以及总生物量、地上部分生物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施肥量(按N用量计算)为1200 mg/株时达到最大值,其苗高、地径、总生物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依次为(64.31±6.84)cm、(6.34±0.68)mm、(14.49±1.69)g/株、(11.78±0.63)g/株,比对照显著提高50.70%、26.55%、52.69%、73.49%(P<0.05);地下部分生物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根冠比则随施肥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苗木叶片的氮(N)、钾(K)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而磷(P)含量则趋于稳定;降香黄檀苗木叶片N、K含量以及N/P含量比的最适范围分别为26.53~41.16 g/kg、25.86~39.18 g/kg、13.79~21.42,据此推断出采用N、P、K复合肥,半年生降香黄檀苗木的适宜施肥量(按N用量计算)为800~1200 mg/株。
李毓琦刘小金徐大平杨曾奖张宁南崔之益
关键词:降香黄檀指数施肥叶片养分
不同附主铁皮石斛鲜品多糖含量的差异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以花盆基质栽培、水泥桩、竹片及4种不同活树附生栽培的铁皮石斛为试验材料,揭示不同附主对铁皮石斛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含量。结果附生在檀香、降香黄檀和马占相思上的铁皮石斛多糖含量较高,达5.0%以上,花盆次之为4.16%,附生在水泥桩和竹片上的含量相等,均为3.10%,龙眼树最低仅2.87%。结论檀香、降香黄檀和马占相思等珍贵或速生阔叶树作附主材料能较大提高铁皮石斛的质量。
张宁南徐兰芳吕莎徐大平杨曾奖黄松
关键词:铁皮石斛多糖鲜品
不同种源交趾黄檀种子形态及多点发芽率的差异被引量:18
2018年
研究不同种源交趾黄檀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种子形态特征及在华南不同地区的发芽率差异,为交趾黄檀适地引种和遗传改良提供基础。以来自泰国、柬埔寨、中国等10个种源25个家系的交趾黄檀种子为研究对象,对种子进行形态参数的测定,并在中国4个地区(海南乐东、广东阳江、广东广州和福建漳州)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研究发现:交趾黄檀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种子厚度的变幅分别为6.09~7.19,3.84~4.28和0.98~1.19 mm;千粒重变幅为15.80~33.76 g。在4个播种地的试验发现:平均发芽率以阳江最好,达78%;Prachin Buri(巴真)种源种子在4个地区的平均发芽率最高,达83%;Kampong Cham(磅湛)种源(79%),Pursat(菩萨)种源(92%),Prachin Buri(巴真)种源(90%),Prachin Buri(巴真)种源(87%)的种子发芽率分别在广东广州、福建漳州、广东阳江、海南乐东达到了最高水平。不同种源间、播种地间的种子发芽率各自均差异极显著(P<0.01)。千粒重与种子在4个地区的发芽率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不同种源种子在阳江、乐东两地的发芽率变化极为相似。聚类分析将此次引种的交趾黄檀分为3大产区。种子形态特征和发芽状况可作为引种、选种的依据,交趾黄檀种子总体上以泰国Prachin Buri(巴真)种源发芽表现最好。
李科洪舟杨曾奖张宁南刘小金徐大平
关键词:森林培育学种源种子形态发芽率
降香黄檀生根的生理机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降香黄檀扦插生根过程中的相关理化特征,为降香黄檀扦插繁殖技术提供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选取降香黄檀1年生枝条进行扦插,测定插穗不定根形成过程中营养物质、植物激素和相关氧化酶活性的含量变化。【结果】1)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一直下降。2)IAA含量呈一直下降的变化趋势;GA_(3)含量在扦插12 d前后变化明显,呈现由低到高的变化趋势;CTKs、ZR和ABA含量出现了1个谷值和1个峰值。IAA/ABA、ZR/ABA值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ZR/IAA值呈下降—上升趋势;GA_(3)/IAA值变化趋势较为平缓。3)降香黄檀扦插生根与相关酶活性密切相关,其中,SOD、PPO和POD活性在扦插生根过程中呈一直下降的趋势;IAAO活性则呈“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结论】降香黄檀扦插生根是一个消耗大量营养物质的生理学过程,较高水平的营养物质有利于不定根的产生;较高的IAAO活性能够氧化较多的IAA,较低的IAA和ZR以及较高的ABA水平共同调控着降香黄檀不定根的诱导过程;SOD和POD保护酶的活性一直下降的趋势,表明1年生插穗对环境适应较快,扦插后产生的活性氧等物质较少,更有利于生根。
徐珊珊徐珊珊徐大平洪舟刘小金杨曾奖薛世玉郭俊誉
关键词:降香黄檀扦插生根营养物质酶活性
不同附主树种对金钗石斛生长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重要的林下药用植物。在华南地区9种主要人工林树种进行金钗石斛种植试验,通过调查金钗石斛保存率、株高、茎粗与生物量等生长指标,研究不同附主树种和种植高度对金钗石斛存活和生长的影响,为林下栽培金钗石斛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不同附主树种和种植高度对金钗石斛生长和生物量积累有显著影响。9个附主树种中,附着于马占相思的金钗石斛生长表现最好,生长18个月生物量对比附着于南洋杉增加了26.3%,南洋杉最不适于金钗石斛生长,台湾相思与马占相思有相似效应,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的是马占相思(0.77),南洋杉得分最低(0.44);最佳附树种植高度为树干中部(距地面1.2~1.5 m),平均单株干重高于下部(距地面0.6~0.9 m)4.7%,高于上部(距地面1.8~2.1 m)9.8%。因而,在华南地区人工林种植金钗石斛,马占相思林分树干中部位置是其理想生境。
肖玉杨曾奖林国雄徐大平张宁南刘小金
关键词:金钗石斛生物量
海南石斛兰栽培经营现状被引量:6
2007年
石斛兰为四大兰花切花之一,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广泛栽培。我国规模化种植石斛兰始于20世纪90年代,且发展迅速。海南种植石斛兰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文章以实地调查为依据,就海南石斛兰栽培、经营现状及其市场前景进行详细叙述,最后提出制约石斛兰发展的瓶劲及解决的有效途径,为规模化、工厂化发展石斛兰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龚建英余雪标徐大平
关键词:石斛兰栽培
取土钻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土钻,包括钻杆、钻头及螺丝批状把手,钻杆形成为圆柱状,在钻杆的上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中心线垂直于钻杆的轴线的第一插孔,钻头形成为圆柱状,钻头以与钻杆形成为一体的方式与钻杆的下端连接,在钻头的内部形成有从钻...
杨曾奖徐大平李小飞
文献传递
广州帽峰山森林公园的“冷岛”效应分析被引量:8
2005年
对帽峰山森林公园和广州市区2004年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月平均最低气温进行了统计,进而对帽峰山森林公园的“冷岛”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帽峰山森林公园月平均温度比广州市区月平均温度低2.2℃,森林公园“冷岛”效应显著;森林公园“冷岛”效应月际变化明显,5月到11月雨季的“冷岛”效应较强,而12月到翌年4月旱季“冷岛”效应较弱;森林公园“冷岛”效应日变化呈现昼弱夜强,其季节性也很强,秋冬季节夜间“冷岛”效应要明显的高于白天的效应,而春夏季节两者“冷岛”效应差别缓和。
史欣吴统贵徐大平刘燕堂粟娟肖以华
关键词:年平均气温城市热岛效应世界气象组织气温上升建国初期温室效应
植物青枯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07年
细菌性青枯病是由青枯菌引起的一种植物毁灭性病害,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在介绍青枯菌种内分类状况的基础上,重点对青枯菌的检测方法包括传统分离培养法、免疫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进行了概括,比较了这些方法在应用中的优缺点,并对青枯菌检测方法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王胜坤王军徐大平
关键词:青枯菌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