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钰
- 作品数:44 被引量:227H指数:8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更多>>
- 心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肺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心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器官功能损伤的治疗是高级生命支持的重要内容,心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的肺损伤发生率高达79%。了解心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肺损伤的特点和相关机制、早期识别和治疗自主循环恢复后肺损伤对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治疗至关重要。因此,该文对心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肺损伤特点、危险因素、机制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心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肺损伤的研究和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 周婷圆姚鹏唐颂龄马雯王智渊马雯
-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肺损伤
- 高原地区不同级别医院医务人员接受急危重症诊治培训的现状及需求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医务人员急危重症诊治相关培训的现状及需求,为进一步开展高原地区医务人员急危重症诊治相关培训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7月1日-2020年7月31日对西藏地区医院医务人员(包括医师、护理人员及其他医务工作人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高原地区医务人员接受急危重症诊治培训的内容及需求,并进一步比较不同级别医院医务人员接受急危重症诊治培训的内容及需求。结果本研究共发放4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共43份,有效回收率为95.6%。医务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5.67±9.17)岁,男∶女比例为1∶1.5,医务人员所属三级、二级及二级以下医院的占比分别为23.3%、27.9%和48.8%。医务人员接受胸痛、心力衰竭、卒中、消化道出血、呼吸衰竭、代谢性疾病危象、脓毒症疾病培训的人数(占比)分别为25(58.1%)、25(58.1%)、24(55.8%)、23(53.5%)、20(46.5%)、14(32.6%)和12(27.9%);认为需要加强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代谢性疾病、卒中、消化道出血、胸痛和脓毒症诊治培训的人数(占比)分别为38(88.4%)、36(83.7%)、35(81.4%)、34(79.1%)、34(79.1%)、33(76.7%)和29(67.4%);13人(30.2%)希望通过讲授获得知识和技能。参与调查的三级、二级及二级以下医院医务人员的性别、年龄、岗位类型、职称、科室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级以下医院医务人员接受胸痛相关诊治培训的比例低于二级医院(38.1%vs.91.7%),二级以下医院医务人员接受心力衰竭相关诊治培训的比例低于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38.1%vs.75.0%vs.80.0%),二级以下医院医务人员接受呼吸衰竭相关诊治培训的比例低于三级医院(28.6%vs.80.0%),二级以下医院医务人员对脓毒症诊治培训的需求高于三级医院(85.7%vs.30.0%),其余的培训内容及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地区医务人员接受急危重症诊治相关培训的内容无法满足其需求,尤其�
- 何亚荣罗丹唐颂龄罗丹马雯姚鹏曾利辉余海放马雯
- 关键词:急危重症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热门诊管理要点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做好发热门诊管理,以早期筛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防治院内感染。方法成立管理小组、规范管理,实行四级人力调配,严格院感管理,合理物质分配。结果截止到2020年4月15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热门诊收治11197例发热患者,其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26例,零医务人员感染、零院内交叉感染。结论本院对发热门诊从管理体系、人力资源、院感防控及物资管理等多方面开展一系列举措,在遏制新冠传播、防治院内感染方面起到了有效作用。
- 叶磊叶磊贺娜陈晓莉邹利群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发热门诊
- 基于毒物监测的精准急性中毒诊治被引量:2
- 2023年
- 急性中毒是急诊常见疾病,如未及时救治,可导致死亡等严重后果,如何精准实施急性中毒诊治,提高救治成功率是急诊临床亟需重点关注的问题[1]。美国自2008年以来导致较严重后果的中毒事件每年增加4.59%[2]。国内调查显示,急性中毒病死率可达1.09%~7.34%,某些毒物中毒的病死率极高.
- 蒋臻彭爱华刘鹏彭爱华
- 关键词:急性中毒毒物中毒急诊临床中毒事件
- 入院时急性肾损伤对重症肺炎并发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9
- 2019年
- 目的明确入院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对重症肺炎并发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462例重症肺炎并发脓毒症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及7d和28d病死率、28d机械通气率、28d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unit,ICU)住院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时AKI和重症肺炎并发脓毒症患者28d死亡的相关性。结果入院时AKI患者比非AKI患者具有更高比例的7d(24.6%vs.9.7%,P=0.001)和28d病死率(44.3%vs.21.2%,P<0.001)、28d机械通气率(63.9%vs.45.9%,P=0.009)和28dICU住院率(65.6%vs.39.4%,P<0.001)。入院时AKI患者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功能衰竭评分(SOFA)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得分明显高于入院时非AKI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AKI是重症肺炎并发脓毒症患者28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为2.266,95%置信区间(1.058,4.854),P=0.035)]。结论入院时发生AKI可用于预测重症肺炎并发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有助于指导早期精准干预。
- 姜少雄李东泽谷志寒李琴李琴李琴何亚荣姚蓉夏义琴余海放唐时元
- 关键词:重症肺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预后
- 短时睡眠与高血压关系的综述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睡眠是机体重要的生理需求,对人体健康极为关键。近年来人均睡眠时间明显缩短,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短时睡眠是高血压病新型的独立危险因素。现通过综述短时睡眠对血压水平升高和患高血压病风险增加的影响,探讨短时睡眠导致交感神经过度激活、代谢和内分泌功能紊乱以及昼夜节律失衡等病理生理机制,并提出以提高睡眠质量为核心的综合治疗可能是改善睡眠相关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 李琴李东泽叶胜郝迪郝迪程毅松曹钰
- 关键词:睡眠时间高血压
- 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随着心肺复苏技术的发展,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已有一定的提升.但是,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本文通过先前研究与本课题组相关研究,总结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机制(经典机制介导的脑损伤、细胞外囊泡介导的脑损伤以及远端脏器介导的脑损伤)、神经功能评估(神经系统查体、血清生物标志物、脑电图、多模态评估等)和临床治疗(通气和氧疗策略、目标温度管理和药物治疗等)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
- 姚鹏马雯王智渊马雯简孟瑶周婷圆向昕杰周法庭甘露何亚荣周法庭甘露
- 关键词:心肺复苏脑损伤
- 人工智能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被引量:5
- 2022年
- 随着智慧医疗关键技术的创新和突破,积极探索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的智慧型急诊急救的措施与方法将有助于提升急诊医护团队的急危重症诊疗能力。该文综述了人工智能在院前院内诊疗能力与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并阐述了其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应对策略,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人工智能+急诊医学”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 姚鹏唐时元蒋耀文曹钰
- 关键词:急诊医学人工智能
- 急诊科脓毒症的早期筛检与评估被引量:1
- 2022年
- 脓毒症是一种急危重症,影响患者生存的关键因素是能否及时获得规范治疗,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具有高度异质性,目前尚无专门的诊断方法,早期识别较为困难,延迟诊治与患者病死率密切相关。随着指南的不断更新,脓毒症被纳入“时间窗”疾病,对脓毒症的早期筛检与评估提出巨大挑战。该文旨在综述目前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价、脓毒症生物标志物和人工智能算法在脓毒症早期筛检和评估中的运用进展,为及时启动脓毒症规范化治疗提供指导工具。
- 夏义琴曹钰
- 关键词:脓毒症
- 基于炎症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究基于炎症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prognostic score,GPS)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289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GPS评分标准分为三组:0分组190例[男150例、女40例,年龄(62.63±12.98)岁]、1分组78例[男58例、女20例,年龄(66.57±15.25)岁]和2分组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70.95±9.58)岁],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STEMI远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GPS分值0分、1分和2分的远期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vs.23.1%vs.61.9%,P<0.001),住院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vs.7.7%vs.23.8%,P<0.001)。GPS分值越高,STEMI患者的全球急性冠状动脉登记事件(GRACE)评分以及Genisini评分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GPS是预测STEMI患者远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1 vs.0,风险比为2.212,P=0.037;2 vs.0,风险比为8.286,P<0.001]。结论GPS评分可用于预测STEMI患者的住院和远期预后,有助于早期危险分层并指导临床精准干预。
- 袁健瑛程毅松贾禹李东泽刘红刘红曾锐曾锐廖晓阳万智万智
- 关键词: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