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警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多普勒超声
  • 2篇颅多普勒
  • 2篇颅多普勒超声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经颅多普勒
  • 2篇经颅多普勒超...
  • 2篇梗死
  • 2篇超声
  • 1篇丁苯
  • 1篇丁苯酞
  • 1篇丁苯酞软胶囊
  • 1篇动脉
  • 1篇动脉超声
  • 1篇多普勒超声检...
  • 1篇烟雾病
  • 1篇依达拉奉
  • 1篇依达拉奉治疗
  • 1篇治疗脑梗死
  • 1篇软胶囊

机构

  • 4篇吉林大学白求...
  • 2篇大连市中心医...
  • 1篇长春市卫生局

作者

  • 4篇林警
  • 2篇刘影
  • 1篇张大伟
  • 1篇王江涛
  • 1篇冯加纯
  • 1篇邢英琦
  • 1篇陈盈
  • 1篇王剑锋
  • 1篇陈银波
  • 1篇孙娜
  • 1篇孙娜
  • 1篇程政平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应用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160例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A组(n=50,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加曲班治疗)、对照B组(n=54,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进行治疗)和观察组(n=56,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高于对照A组的(66.0%)和对照B组的(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患者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孙娜林警张大伟程政平
关键词:阿加曲班丁苯酞软胶囊脑梗死治疗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2年
烟雾病又称Moyamoya病,是一组以颈内动脉虹吸部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狭窄或闭塞,脑底部出现异常血管网为特征的脑血管疾病。该病以亚洲多发,我国在亚洲国家中居第二位。本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临床表现为突发不同程度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
王江涛刘影林警陈银波张红婵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烟雾病MOYAMOYA病颈内动脉虹吸部偏身感觉障碍
颈动脉超声与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诊断并随访双侧椎动脉夹层1例被引量:9
2014年
1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41岁。主因“头晕、恶心、呕吐7 d”于2013年5月26日入院。7 d前患者弯腰洗头后突然抬头,随后出现双眼前发黑,与体位无关的持续性头晕,无复视、视物旋转、耳鸣及听力下降,伴恶心、呕吐10余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病程中无肢体瘫痪,无意识障碍。在当地医院按“脑供血不足”治疗后病情未见明显缓解,遂来我院就诊。
陈盈冯加纯刘影林警邢英琦
关键词: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溶栓、抗凝和扩血管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30min;每天2次,治疗21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1d后,试验组患者的脑血肿、脑水肿体积均小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4%vs.67.4%)(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能进一步降低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患者的脑血肿、脑水肿体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孙娜王剑锋林警
关键词:依达拉奉神经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