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影 作品数:9 被引量:14 H指数:2 供职机构: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颈部包块导致缺血性卒中一例报道 陈丽敏 胡洋 姜晓晗 刘影 邢英琦经颅超声下帕金森病偏侧性特征的研究 2022年 目的探究在经颅超声(transcranial sonography,TCS)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的黑质高回声(substantia nigra,SN+)面积是否有偏侧性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其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以求更全面地认识帕金森病。方法收集81例帕金森病患者,分别分析早发型帕金森病(early-onset Parkinson's disease,EOPD)及晚发型帕金森病(late-onset Parkinson's disease,LOPD)患者,TCS下起始侧黑质高回声面积(SN+O)与非起始侧黑质高回声面积(SN+N)、左侧黑质高回声面积(SN+L)与右侧黑质高回声面积(SN+R)的差异性,以及SN+O与双侧黑质高回声总面积/中脑面积(Hyper-substantia nigra/Midbrain,S/M)比值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应用非参数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Spearman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D患者的SN+O面积明显大于SN+N面积,左右侧SN+面积无明显差异,早发型帕金森病患者的SN+O面积与发病年龄呈负相关。结论经颅超声下两侧黑质高回声面积具有偏侧性特征,PD患者起始侧SN+面积明显大于非起始侧SN+面积,较大的S/M比值常出现在早发型PD患者中而不是晚发型PD患者,亚组分析发现EOPD患者的发病年龄与起始侧SN+面积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D患者起始侧SN+面积和S/M并不受年龄、疾病持续时间、病情严重程度、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以及抑郁程度的影响,但两者作为生物标记物的稳定性尚需进一步探讨。 滕慧笛 刘影 王玉 郑晶嵘 白晶关键词:帕金森病 经颅超声 黑质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012年 烟雾病又称Moyamoya病,是一组以颈内动脉虹吸部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狭窄或闭塞,脑底部出现异常血管网为特征的脑血管疾病。该病以亚洲多发,我国在亚洲国家中居第二位。本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临床表现为突发不同程度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 王江涛 刘影 林警 陈银波 张红婵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 烟雾病 MOYAMOYA病 颈内动脉虹吸部 偏身感觉障碍 颈动脉超声与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诊断并随访双侧椎动脉夹层1例 被引量:9 2014年 1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41岁。主因“头晕、恶心、呕吐7 d”于2013年5月26日入院。7 d前患者弯腰洗头后突然抬头,随后出现双眼前发黑,与体位无关的持续性头晕,无复视、视物旋转、耳鸣及听力下降,伴恶心、呕吐10余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病程中无肢体瘫痪,无意识障碍。在当地医院按“脑供血不足”治疗后病情未见明显缓解,遂来我院就诊。 陈盈 冯加纯 刘影 林警 邢英琦关键词:颈动脉超声 经颅多普勒超声 视神经鞘超声评估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2年 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增高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严重影响患者脑功能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早期快速诊断高颅压尤为重要。目前有创性脑室内压力测定虽为监测颅内压的金标准,但存在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并且造价较高、对医疗设备及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故至今尚未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经眶超声(transorbital sonography,TOS)检测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评估颅内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TOS检测ONSD评估神经系统疾病进行综述,希望有助于该新技术在临床的推广。 王翠翠 邢英琦 李聪 刘影 王丽娟关键词:颅内压 进行性核上性眼肌麻痹合并睁眼失用1例报告 被引量:2 2016年 睁眼失用(apraxia of eyelid opening,AEO)由Glodstein等在1965年首先提出此概念,主要用于描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非麻痹性眼睑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眼睑的非痉挛性睁眼困难,以启动睁眼困难为主要特点。进行性核上性眼肌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PSP)是一种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苏飞飞 于雪凡 袁婷婷 刘影 张颖关键词:眼肌麻痹 失用 PALSY 痉挛性 多巴胺能 颈部包块导致缺血性卒中1例报告 2018年 颈部包块是颈部疾病的一个常见体征,由于颈部解剖结构复杂,发生于颈部的诸多疾病都可以在颈部形成包块。其中颈部血管源性包块是较常见的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颈部血管源性包块最常用的检查手段,有利于术前诊断、术中监测和术后随访,为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1]。患者,男,60岁。因发作性头晕1d,左侧肢体活动不灵、言语笨拙6 h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 d安装灯管时突发头晕,从高处落下,头部碰墙,无明显外伤,约几分钟后缓解。入院6 h前患者突发左侧肢体麻木、无力,言语笨拙,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模糊、视物双影。于2013年12月31日就诊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门诊,行头部CT示右侧颞顶叶高密度影,考虑钙化。拟诊“脑梗死”收入神经内科。 陈丽敏 胡洋 姜晓晗 刘影 邢英琦关键词:颈部包块 缺血性卒中 发作性头晕 颈部疾病 血管源性 头部CT 双侧颈动脉体瘤所致头痛1例报告 2018年 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是一种少见的化学感受器肿瘤,多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外膜下方的动脉鞘内,肿瘤来自副神经节组织的非嗜铬副神经节,故也称颈动脉体副神经节瘤(carotid body paragangliomas,CBP)。颈动脉体瘤对 CO2、pH 值和O2的变化敏感,主要参与呼吸及循环功能调节。由于在颈部位置特殊,所以CBT即使体积不大,对人体影响却较大,如长期压迫颈动脉可引起脑缺血症状等。现报道1例双侧颈动脉体瘤病例,并结合文献回顾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及与相关疾病鉴别要点。 陈虹秀 徐忠良 邢英琦 刘影关键词:颈动脉体瘤 化学感受器肿瘤 颈动脉体副神经节瘤 头痛 颈总动脉分叉 以耳部杂音起病的椎动静脉瘘1例报告 2020年 椎动静脉瘘(Vertebroverteb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VVAVF)是一种比较罕见的血管畸形,其特点是颅外椎动脉或其根/肌支与邻近硬膜外椎间静脉丛之间的直接交通。自发性椎动静脉瘘相对更为少见。大约30%的VVAVF患者没有临床症状,而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耳鸣、眩晕、复视或神经根病等症状[1]。1临床资料患者,女,51岁,3 m前左耳后闻及连续性“吹风样”杂音伴左侧颈部不适,表现为左耳闻及杂音、颈部发紧及轻度活动受限,不伴饮水呛咳,无头晕、头痛,无视物模糊,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门诊。 韩若筠 徐忠良 邢英琦 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