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柴莉

作品数:16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黑素
  • 11篇黑素瘤
  • 5篇皮肤
  • 5篇基因
  • 5篇黑色素
  • 5篇黑色素瘤
  • 4篇预后
  • 4篇突变
  • 3篇端粒
  • 3篇端粒酶
  • 3篇转录
  • 3篇转录酶
  • 3篇鳞癌
  • 2篇端粒酶逆转录...
  • 2篇逆转
  • 2篇逆转录
  • 2篇逆转录酶
  • 2篇皮肤鳞癌
  • 2篇人端粒酶
  • 2篇肿瘤

机构

  • 14篇新疆维吾尔自...
  • 10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聊城市第二人...

作者

  • 16篇柴莉
  • 11篇康晓静
  • 4篇梁俊琴
  • 4篇赵娟
  • 4篇王莹
  • 3篇普雄明
  • 3篇曾颖
  • 3篇曾明凤
  • 2篇吴秀娟
  • 2篇靳颖
  • 2篇丁媛
  • 2篇孙振柱
  • 2篇邹云敏
  • 2篇王朋
  • 1篇于世荣
  • 1篇王鹏
  • 1篇高峰
  • 1篇伊力努尔
  • 1篇伊力努尔·哈...
  • 1篇时晓辉

传媒

  • 4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国际皮肤性病...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编码小RNA与黑色素瘤
2017年
非编码小RNA主要包括微小RNA、小干扰RNA及与PIWI蛋白相作用的RNA.研究表明,非编码小RNA在表观遗传学的调控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非编码小RNA在基因转录、基因转录后、mRNA翻译等多种水平参与了基因表达的调控,与人类多种疾病,特别是与黑色素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密切相关.
柴莉康晓静
关键词:黑色素瘤
5-羟甲基胞嘧啶表达与黑素瘤侵袭、转移、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 检测5-羟甲基胞嘧啶(5-hmc)在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5-hmc与黑素瘤侵袭、转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hmc在67例黑素瘤、20例色素痣组织标本中的表达,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5-hmc表达与黑素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关系。结果 黑素瘤中5-hmc表达阳性率为40.30%(27/67),色素痣为75%(15/2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428,P = 0.006)。美国癌症联合会临床分期Ⅳ期黑素瘤中5-hmc表达水平明显低于Ⅱ、Ⅲ期黑素瘤(χ^2 = 4.416,P = 0.036),淋巴结转移患者5-hmc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χ^2 = 5.902,P = 0.015),且5-hmc表达水平随黑素瘤组织Clark分级升高而降低(χ^2 = 4.828,P = 0.028)。5-hmc表达水平在不同年龄、性别、民族黑素瘤患者之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存在远处淋巴结转移(风险比:2.67,95% CI:1.22 - 5.84)、未手术切除(风险比:0.41,95% CI:0.18 - 0.95)、5-hmc低水平表达(风险比:3.54,95% CI:1.09 - 11.43)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5-hmc可能参与黑素瘤侵袭转移,与黑素瘤预后相关。
王莹康晓静赵娟梁俊琴张德志柴莉王鹏王唯嘉
关键词:生物学标记预后肿瘤转移
恶性黑素瘤中调控hTERT基因相关miRNAs的筛选与功能研究
目的:检测hTERT mRNA及其蛋白在恶性黑素瘤及色素痣石蜡包埋组织中的表达,分析hTERT mRNA表达与恶性黑素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蛋白之间的关系;预测并筛选恶性黑素瘤中调控hTERT基因的相关miRNAs ,分析候...
柴莉
关键词:恶性黑素瘤HTERT基因MIRNAS靶向治疗
文献传递
活性诱导性胞嘧啶脱氨基酶表达与黑素瘤侵袭转移、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活性诱导性胞嘧啶脱氨基酶(AID)与黑素瘤侵袭转移、预后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AID蛋白在80例黑素瘤、23例色素痣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生物特性进行分析。结果黑素瘤AID蛋白的阳性表达率53.75%(43/80),色素痣的表达率13.04%(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AID蛋白的表达与黑素瘤淋巴结转移、Clark分级、浸润深度及预后密切相关(P〈0.05),在年龄、性别、民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19例发生BRAF突变黑素瘤组织中,AID蛋白17例阳性表达,其中15例BRAFV600E突变的黑素瘤AID蛋白均阳性表达。结论AID蛋白可能诱导了黑素瘤BRAF突变,并参与黑素瘤的侵袭、转移,与预后相关。
彭吕娇康晓静伊力努尔·哈力甫柴莉李娜
关键词:黑色素瘤预后肿瘤转移
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Axin1和Cyclin D1 mRNA的表达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检测皮肤鳞癌组织中Axin1和Cyclin D1 mRNA的表达,探讨其与皮肤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40例皮肤鳞癌和癌旁组织及40例正常人皮肤中Axin1和Cyclin D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皮肤鳞癌组织中Axin1 mRNA表达<癌旁组织<正常皮肤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皮肤鳞癌组织中Cyclin D1 mRNA表达>癌旁组织>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皮损病理分化越差,Cyclin D1 mRNA表达量越高,Axin1 mRNA水平在皮肤鳞癌的病理分级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yclin D1和Axin1可能在皮肤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尤其是Cyclin D1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
梁俊琴伊力努尔.哈力甫邹云敏柴莉普雄明
关键词:皮肤鳞癌CYCLIND1实时定量PCR
黑素瘤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2014年
黑素瘤是起源于表皮黑素细胞的一种高度恶性肿瘤.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编码端粒酶的催化亚单位,该基因的表达参与细胞的永生化及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决定端粒酶活性高低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特别是该基因启动子区的突变和甲基化状态与黑素瘤密切相关,目前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与黑素瘤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热点.
柴莉康晓静
关键词:黑色素瘤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突变
肢端型黑素瘤NRAS基因突变检测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肢端黑素瘤临床及病理特点,检测肢端型黑素瘤NRAS基因突变情况,探讨NRAS基因突变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的55例肢端型黑素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提取其石蜡包埋组织及15例色素痣石蜡包埋组织DNA,采用PCR及DNA直接测序法检测NRAS基因突变。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55例肢端型黑素瘤患者中,6例(10.9%)发生NRAS突变,突变位于61密码子,以Q61R为主。NRAS基因1、2外显子及15例色素痣组织未见上述突变。6例NRAS突变患者中,4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中,临床分期晚(RR=2.54,95%CI:1.062~6.066)、未手术切除(RR=2.98,95%CI:1.316~3.525)、存在NRAS突变(RR=2.73,95%CI:0.932~3.257)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肢端型黑素瘤患者NRAS突变可能与淋巴结转移相关,临床分期、治疗方法、NRAS突变与预后有关。NRAS突变可能为肢端型黑素瘤提供一个新的预后评估指标。
曾颖康晓静张祥月靳颖柴莉曾明凤王莹王唯嘉
关键词:黑色素瘤突变预后
微小RNA与白癜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白癜风是常见的原发性或获得性色素脱失性损容性皮肤病,成人和儿童均可罹患。该病病情顽固,易复发,且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白癜风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研究表明,微小RNA与白癜风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将对微小RNA及其靶基因等与白癜风的发生发展、分期分型、病变程度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丰富白癜风的分子发病机制,并为白癜风的诊断、病情评估等提供新的方向。
柴莉康晓静
关键词:微RNAS白癜风
皮肤鳞癌组织中Axin1和CyclinD1mRNA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 研究皮肤鳞癌组织中Axin1 和Cyclin D1 mRNA 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皮肤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 方法(TaqMan 探针法)检测Axin11 和Cyclin D1 mRNA 在...
梁俊琴伊力努尔柴莉普雄明
31例维吾尔族黏膜黑素瘤临床与c-kit基因突变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分析维吾尔族黏膜黑素瘤临床特点,检测c-kit基因突变,探讨与黏膜黑素瘤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病理确诊的31例维吾尔族黏膜黑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CR及DNA直接测序法进行c-kit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维吾尔族黏膜黑素瘤男女性别比为1∶1.2,平均年龄61.35岁.60 ~ 70岁为高发年龄段,51 ~ 59岁为次高发年龄段.头颈部为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其中以鼻腔黏膜居多;其次为泌尿生殖道和直肠黏膜.31例黏膜黑素瘤有4例发生c-kit基因突变(12.9%,4/31),突变均位于11外显子,以L576P突变为主.4例突变中,3例发生于直肠黏膜,1例发生于尿道黏膜.直肠黏膜与其他黏膜部位c-kit基因突变率分别为3/7、4.17%(1/24).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c-kit基因突变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43).c-kit基因突变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 维吾尔族黏膜黑素瘤好发于老年人,发病部位以头颈部黏膜为主.c-kit基因突变与黏膜黑素瘤发生部位、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柴莉康晓静孙振柱高峰时晓辉于世荣陈文静吴秀娟丁媛
关键词:黑色素瘤黏膜维吾尔族突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