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道显

作品数:14 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基金江西省卫生厅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细胞
  • 6篇凋亡
  • 6篇细胞凋亡
  • 6篇大肠
  • 5篇基因
  • 4篇P53
  • 4篇肠腺
  • 3篇肿瘤
  • 3篇晚期
  • 3篇腺瘤
  • 3篇免疫
  • 3篇免疫组化
  • 3篇肝癌
  • 3篇肝细胞
  • 3篇BCL
  • 3篇肠肿瘤
  • 3篇大肠腺瘤
  • 2篇调控基因
  • 2篇晚期胃癌
  • 2篇胃癌

机构

  • 9篇江西省肿瘤医...
  • 3篇江西医学院第...
  • 2篇江西医学院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江西省医学科...

作者

  • 14篇洪道显
  • 7篇陈火国
  • 7篇靳文剑
  • 3篇邱宇安
  • 3篇王少峰
  • 2篇尹福根
  • 2篇王崇文
  • 2篇张焜和
  • 1篇徐兵
  • 1篇罗庆丰
  • 1篇饶华民
  • 1篇陈江
  • 1篇傅杰青
  • 1篇王少峰
  • 1篇汪凌玲
  • 1篇伍红贵
  • 1篇徐萍
  • 1篇傅缨
  • 1篇陈煜
  • 1篇贺文兴

传媒

  • 3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胃肠病学
  • 2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肠腺瘤—癌序列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p53的研究
2005年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p53在大肠腺瘤—癌序列中的变化,以探讨其在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利用DNA断裂原位标记法(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对60例大肠腺瘤(腺瘤组)和60例大肠腺癌(腺癌组)的活检组织分别进行细胞凋亡和p53蛋白表达的检测,并采用30例正常大肠粘膜作对照组。结果对照组细胞凋亡指数(AI)显著高于腺瘤各组和腺癌组(P<0.01);腺瘤各组均高于腺癌组(P<0.01)。p53在三组中的表达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在腺瘤和腺癌组中,p53阴性者的AI均高于其阳性者(P<0.05或0.01)。结论从正常大肠粘膜到腺瘤、腺癌的过程中细胞凋亡逐渐减少,表明细胞凋亡受抑制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53蛋白的表达在从正常大肠粘膜到腺瘤、腺癌的过程中逐渐增多,提示p53基因突变可能在大肠腺瘤转化为腺癌的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陈火国洪道显靳文剑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细胞凋亡
培美曲塞二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8
2011年
目的评价培美曲塞二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30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培美曲塞5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3周为1个周期。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可评价疗效者30例,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4例,稳定(SD)14例,进展(PD)12例,总有效率(RR)为13.3%(4/30)。临床获益率为60.0%(18/3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3.1个月,中位生存期(MST)为7.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培美曲塞二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邱宇安陈火国靳文剑洪道显尹福根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学治疗培美曲塞
细胞凋亡与大肠癌被引量:2
2002年
对大肠癌的细胞凋亡及其诱导情况以及凋亡的主要相关基因作一综述。
洪道显
关键词:大肠肿瘤细胞凋亡BCL-2P53C-MYC
大肠癌患者可溶性E-选择素及细胞内黏附分子-1血清水平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及细胞内黏附分子-1(ICAM-1)血清浓度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98例大肠癌患者E-selectin和ICAM-1的血清浓度,并以1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血清ICAM-1浓度在正常、大肠癌未转移(DukesA、B期)、大肠癌转移组中(DukesC、D期)依次升高,分别为:15.9±3.6ng/ml、37.9±5.6ng/ml、57.8±4.3ng/ml;各组间差异显著(P均<0.01)。血清sE-selectin浓度在正常、大肠癌未转移(DukesA、B期)、大肠癌转移组中(DukesC、D期)依次升高,分别为:211.2±22.5ng/ml、304.1±19.7ng/ml、391.3±36.2ng/ml;各组间差异显著(P均<0.01)。血清E-selectin和ICAM-1水平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组织学分级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血清E-selectin和ICAM-1表达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肠癌的病理进展及转移情况。
洪道显陈火国陈煜饶华民伍红贵
关键词:大肠肿瘤可溶性E-选择素
“三腿一平台”组成的“基因打靶”——评介2007年度诺贝尔医学奖
2008年
2007年度诺贝尔医学奖项目——基因打靶,由三腿和一个平台所构成。三条腿分别是转基因学、同源重组和胚胎干细胞,一个平台指的是基因敲除。除了评价这些组成部分以外,还对推迟评奖进行了质疑。
熊耀斌傅缨洪道显傅杰青
关键词:诺贝尔医学奖同源重组胚胎干细胞基因敲除基因打靶
E-cadherin、p120-catenin表达与肝细胞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010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E-cadherin(E-cad)和p120-catenin(p120)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EnVision法检测各80例HCC的表达情况,并比较二者在具有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肝癌间的表达差异。结果 E-cad、p120表达下调分别为:63.75%,70.00%。E-cad、p120表达下调与肿瘤分级密切相关(P<0.001)。p120的表达下调与肿瘤分期有明显相关(P<0.001)。肝癌中E-cad的表达下调与肝内转移和肝包膜浸润相关(均P<0.01)。p120的表达和肿瘤大小密切相关(P<0.001)。此外,p120表达和肿瘤肝内转移相关(P<0.05)。E-cad、p120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血管侵袭和卫星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只有p120与AFP值表达相关(P<0.05)。结论肝细胞肝癌中E-cad、p120表达下调常常出现,且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
靳文剑陈火国洪道显张焜和
关键词:E-CADHERINP120肝细胞肝癌免疫组化临床病理特征
大肠腺瘤-癌序列中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被引量:3
2002年
王少峰洪道显徐萍陈江王崇文
关键词:P53基因BCL-2基因SP法TUNEL法细胞凋亡
肝细胞肝癌β-cateni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β-catenin的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EnVision法检测80例HCC的β-catenin表达情况,并比较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β-catenin的异位表达为58.75%。β-catenin异位表达与肿瘤分级密切相关(P<0.001);β-catenin的异位表达与肿瘤分期有明显相关(P<0.05);β-catenin的异位表达和肿瘤大小密切相关(P<0.01);HCC中的β-catenin异位表达与肝包膜浸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β-catenin的异位表达与卫星灶、血管侵袭、肝内转移、AFP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细胞肝癌中β-catenin异位表达常常出现,且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
徐兵靳文剑罗庆丰洪道显邱宇安汪凌玲
关键词:Β-CATENIN肝细胞肝癌免疫组化临床病理特征
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评价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30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卡培他滨2000mg/m2,分两次口服,第1~14天;3周为1个周期。治疗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可评价疗效者30例,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2例。稳定(SD)10例,进展(PD)7例,总有效率(R.R)为43.3%(13/3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5.2个月,中位生存期(MST)为9.0个月。临床获益率为73.3%。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脱发、腹泻、手足综合征。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晚期胃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邱宇安刘洪涛陈火国靳文剑贺文兴洪道显尹福根
关键词:胃癌化学治疗多西他赛卡培他滨
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作为一线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6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脉滴注d1;卡培他滨每日1 250 mg/m2,分2次口服,d1~14,21天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CR 4例,PR 20例,SD 15例,PD 7例,总有效率52.2%,毒副作用主要有Ⅰ~Ⅱ度恶心、呕吐、腹泻、口腔炎、手足综合征、末梢神经感觉异常及白细胞减少.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高,安全性好,副作用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
陈火国靳文剑洪道显
关键词:晚期胃癌多西紫杉醇卡培他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