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 作品数:24 被引量:175 H指数:9 供职机构: 大连市血液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社会学 经济管理 生物学 更多>>
梅毒螺旋体抗体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归队策略研究 王东 臧亮 陈辉 邓雪莲 梁晓华献血者一过性无症状HBV感染的追踪研究 2012年 目的通过对ALT正常、HBsAg(-)HBV DNA阳性献血者的追踪检测,鉴别献血人群中的一过性无症状HBV感染者。方法献血者经过ALT测定、2遍ELISA法的HB-sAg,anti-HCV,anti-HIV1/2、梅毒特异性抗体4项血清学检测、HBV/HCV/HIV三联检的核酸定性检测及鉴别试验,筛选出ALT正常、HBsAg(-)且HBV DNA(+)者,对其进行附加检测和追踪检测。附加检测为电化学发光法的乙肝两对半检测,追踪检测包括单人份的核酸定性和乙肝两对半检测。以电化学发光检测结果作为HBsAg检测的确认结果。结果2010年12月2日~2012年2月29日间共检测大连市血液中心无偿献血标本72830份, 邓雪莲 安万新 梁晓华 王东 刘颖关键词:乙肝两对半 梅毒特异性抗体 电化学发光法 HBV感染 献血人群 ISO15189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中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6 2014年 血站实验室的信息管理系统在血液筛查检测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关键,涉及到检测的前、中、后各个环节,而ISO15189针对实验室的信息管理系统也有特殊的要求,于2012年颁布了《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应用说明》,实验室应根据应用说明的规定,完善实验室的信息管理系统,将实验室的信息管理系统(LIS)与ISO15189应用说明的要求进行比较,主要从软硬件环境、体系文件的建立、系统的安全性、系统确认和维护、数据管理、应急管理几个方面着手,在现有的LIS体系中融入ISO15189的相关规定,以满足ISO15189对LIS的管理要求,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 臧亮 王东 邓雪莲 王黎 梁晓华 安万新关键词: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采用核酸检测与血清学检测进行血液筛查时2种检测策略的功效分析 臧亮 王东 刘颖 邓雪莲大连市血液中心HBsAg阴性献血者HBV感染的确认与HBV核酸检出效率的评估 被引量:38 2014年 目的通过对HBsAg阴性献血者的HBV感染及感染类别的确认来评估HBV核酸检出的效率。方法对2010年12月2日~2013年4月30日献血者血液标本同时进行血清学(HBsAg、抗-HCV、HIV抗原/抗体、梅毒特异性抗体、谷丙转氨酶和血型)和HBV/HCV/HIV3联核酸筛查,单纯核酸反应性标本需鉴别。依据跟踪或回溯检测的血清学变化确定HBV感染者及其感染类别。结果共筛查117427名献血者合计152739份血液标本,核酸联检初次反应性标本193份。确定HBsAg(-)的HBV感染献血者94名,其中窗口期5名,一过性感染15名,OBI51名。核酸检测假阳性率占初次反应性标本的50.3%。HBsAg(-)献血人群中窗口期、一过性感染和OBI的流行率分别为6.0/10万、18.9/10万和55.3/10万。结论核酸检测对于提高献血者HBV感染的检出有着重要的作用;OBI在HBV总检出中占比远高于一过性HBV感染及窗口期感染;HBV核酸检测存在相当比例的假阳性;多次重复检测有利于假阳性的排除;为保证血液安全,核酸检测初次反应性的血液应报废,而假阳性的献血者需再评估。 安万新 邓雪莲 梁晓华 臧亮 王东 陈辉 高慧卉 刘颖关键词:献血者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核酸检测 ISO15189在酶联免疫检测性能验证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经血传播疾病的抗原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方法,对这些方法进行性能验证,以符合ISO15189的要求。方法血液筛查检测采用的酶联免疫方法共有8个检测系统,针对这8个检测系统进行重复性、精密度、灵敏度及特异性、符合性、最低检出限、CUTOFF值的验证。结果 7个方面的性能验证数据与相应的标准进行比较,8个检测系统所有的性能验证结果都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结论针对酶联免疫检测采用的性能验证方法能够满足ISO15189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实验室的要求,能够提高实验室对检测系统的性能指标的认识,对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臧亮 王东 邓雪莲 梁晓华 安万新关键词:酶联免疫检测 利用过冷方法从液态血浆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的研究 2021年 目的利用过冷方法建立冷沉淀凝血因子全新制备方法。方法新鲜液体血浆在-11℃~-13℃静止保存一段时间,由于纯净液体所具有的过冷状态特点,血浆仍保持液体状态而不会结冰,但部分凝血因子等会因为温度降低而生成固体冷不溶物,虹吸法分离液体血浆,即可获得血浆冷沉淀。结果 50例新鲜液体血浆过冷状态静止保存16 h,制得冷不溶物中纤维蛋白原平均含量(186.02±22.72)mg,平均回收率(37.51±7.42)%;凝血因子Ⅷ含量平均(104.66±22.88)IU,平均回收率(46.62±5.58)%。结论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需重新定义,并非仅能由新鲜冰冻血浆低温融化制得,也可以由液体血浆直接制得;新鲜液体血浆过冷方法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操作简单,质量稳定,符合《全血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标准。 康炜 李德龙 王东 周曼华 李娟娟关键词:纤维蛋白原 各类小量血制备量在成分制备中的占比情况以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近5年的各个品类的小量成分血在整个成分制备量中所占的比重、逐年的变化情况以及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方法统计从2013—2017年期间本中心成分科制备的去白细胞浓缩红细胞(red blood cells-leukocy... 王东文献传递 去白细胞洗涤红细胞保存期内膜蛋白CD47和磷脂酰丝氨酸表达变化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运用甘露醇-腺嘌呤-磷酸盐红细胞保养液(mannitol adenine phosphate red blood cell maintenance solution,MAP)重悬去白细胞洗涤红细胞对红细胞pH值、膜蛋白CD47分子和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表达变化。方法:随机选取10袋全血,滤除白细胞后,每袋去白细胞全血平均分成2份,分别制备成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和MAP去白细胞洗涤红细胞,分别于采血第2、7、14、21、28和35天,检测CD47蛋白平均荧光强度、PS蛋白阳性率和pH值。结果:去白细胞洗涤红细胞组CD47平均荧光强度降低,第2、7、14和21天与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第35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7.35±81.67、421.93±54.01、304.03±26.08、288.79±107.07 vs 209.81±26.17,P<0.05);去白细胞洗涤红细胞组PS蛋白阳性率逐渐升高,第2、7、14、21和35天与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第35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8±0.13、0.07±0.13、0.03±0.02、1.34±0.56、4.14±1.53 vs 2.29±0.31,P<0.05);相同时间点MAP去白洗涤红细胞pH值均低于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2天:6.82±0.04 vs 6.9±0.09、第7天:6.64±0.04 vs 6.72±0.07、第14天:6.57±0.03 vs 6.66±0.08、第21天:6.49±0.02 vs 6.58±0.04、第35天:6.45±0.02 vs 6.52±0.03,均P<0.05;第28天:6.46±0.02 vs 6.55±0.03,P<0.01)。结论:保存期内MAP去白细胞洗涤红细胞膜CD47蛋白表达降低,PS蛋白外翻增加,损伤加重与pH相关,建议第21天为MAP去白洗涤红细胞最佳保存期。 杨宜承 郑井滨 毕聪玺 王东 康炜关键词:洗涤红细胞 CD47 磷脂酰丝氨酸 大连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和流行特征。方法2011年5月-2012年10月对采集的99566份血液标本做2次酶免HIVELISA筛查和1次NAT,筛查阳性标本送至大连市疾控中心进行蛋白免疫印记法确认,对确认阳性标本的献血者进行跟踪调查。将HIV感染人群与总体的无偿献血人群档案情况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LISA筛查阳性标本118例,确认阳性19例,男性17例,女性2例;感染者年龄19—29岁(63.2%),未婚青年(63.2%),均为性传播感染,尤其是通过男男同性传播;在无偿献血人群中男性,职业为服务人员和工人,学历为初中、高中、中专和本科等的人群是相对的感染HIV高危群体。结论大连地区无偿献血者感染HIV呈逐年增长态势。为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我们应积极普及无偿献血和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献血前的健康询问和献血者的自我排查,建立艾滋病信息网络。 王东 邓雪莲 臧亮 李德钧关键词:HIV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N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