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响应曲面
  • 2篇响应曲面法
  • 2篇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电力
  • 1篇电力系统
  • 1篇电力系统自动...
  • 1篇信息系统
  • 1篇有机肥
  • 1篇生物有机肥
  • 1篇数据库
  • 1篇水稻
  • 1篇水稻产量
  • 1篇自动化
  • 1篇组件
  • 1篇组件技术
  • 1篇响应曲面法优...
  • 1篇小麦

机构

  • 4篇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王东
  • 3篇许景钢
  • 3篇李淑芹
  • 2篇王晓岑
  • 1篇崔天时
  • 1篇蒋春来

传媒

  • 3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生物有机肥对春小麦品质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04年
为探讨生物有机肥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通过不同的施肥处理,对其肥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数量的生物有机肥条件下的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干面筋含量及湿面筋含量有显著差别。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小麦品质,是在东北建立优质春小麦产区的重要措施之一。
蒋春来李淑芹王东许景钢
关键词:生物有机肥春小麦
硅磷交互作用对土壤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硅磷交互作用对盆栽水稻土壤酶活力的影响。建立了以土壤酶活力指标(过氧化氢酶、磷酸酶和蔗糖酶)为响应值的硅磷二次多项数学模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得出了硅酸钠和磷酸一铵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2.70~3.60、1.30~1.65 g.桶-1,此时土壤酶活力最高。
王东王晓岑李淑芹许景钢
关键词:响应曲面法
响应曲面法优化硅磷交互作用下的水稻产量被引量:1
2010年
研究了硅肥、磷肥及他们的交互作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采用盆栽水稻技术,应用响应曲面法分析了施用不同比例的硅肥、磷肥对水稻单位面积穗数、每穗平均籽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4个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磷肥能够显著影响穗均粒数和千粒重,硅肥能够显著影响桶均穗数、穗均粒数和千粒重,硅磷的交互作用亦能显著影响穗均粒数。在研究了硅肥、磷肥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影响的基础上,通过计算获得了水稻产量与硅肥、磷肥施用量的回归模型,根据模型确定出最高产量的生产条件为:磷酸一铵1.68g;硅酸钠5.25g,理论产量为91.74g。经验证实际产量为71.74g,较空白处理提高了53.32%。
王晓岑王东李淑芹许景钢
关键词:响应曲面法硅肥磷肥水稻产量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是电力系统数字化、信息化的必由之路。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电力GIS应用状况、相关技术及典型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工程实施范例的分析,阐述将GIS应用开发与现有自动化系统相互融合和集成的一体化设计思想,给出基于Web服务的电力GIS应用框架,并指出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王东崔天时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地理信息系统组件技术空间数据库WEB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