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
- 作品数:18 被引量:4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HPLC-DRC-ICP-MS检测四种尿砷化合物被引量:4
- 2008年
- 拟建立检测尿液中As(Ⅲ)、DMA(Ⅴ)、MMA(Ⅴ)和As(Ⅴ)4种砷化合物形态的HPLC—DRC-ICP—MS的方法。采用DRCTM(反应气为O2)与HPLC联用作为检测器,Phenomenex ODS-3作为分离柱,5 mmol/L四丁基羟胺,3 mmol/L丙二酸,5%(体积分数)甲醇为流动相(pH=5.0~6.0),建立了同时分析尿液中As(Ⅲ)、DMA(Ⅴ)、MMA(Ⅴ)和As(Ⅴ)的方法。实验结果显示:该分析方法对上述4种砷化合物的检测限均在0.1μg/L以下,在1~2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回收率为89%~106%,样品中的Cl^-1对测定没有影响。所建立的HPLC-DRC-ICP—MS分析方法稳定、可靠,适用于快速、批量测定尿砷形态。
- 邓国栋郑宝山王学李社红王明国李波胡军Xiufen LUX Chris Le
- 关键词:砷形态尿液
- 我国六省人防工程氡浓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初探被引量:4
- 2004年
- 采用美国SUN公司的1027型测氡仪测得我国内蒙、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6省共8个城市地下人防工程内的氡浓度,最高值为547.6 Bq/m3,最低值为22.2 Bq/m3。从地质背景、地下水、通风情况等五个方面讨论了氡浓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主要影响因素为通风情况。
- 王燕李晓燕郑宝山王学
- 关键词:地下人防工程氧
- 我国东南四省人防工程内氡的调查被引量:3
- 2004年
- 我国东南四省广泛分布着大量的富铀花岗岩,是氡的高本底区.人防工程因其建于地下,室内氡浓度受本底值影响更大.为了解该地区地下人防工程内氡的浓度水平及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文章对该区11个城市30个不同类型的人防工程室内氡浓度进行了约24小时连续测定,测定结果为11.1~344.1 Bq·m-3,平均值为70.5Bq·m.为探讨工程的地质概况、被覆程度、被覆材料及通风程度对室内氡浓度的影响,根据工程被覆程度及人员使用频繁程度将其分为四类:地下停车场(Ⅰ类);超市,办公室等(Ⅱ类);被覆坑道(Ⅲ类);毛洞(Ⅳ类).各类工程的氡浓度平均值分别为29.6、33.7、84.4、137.5 Bq·m-3.
- 李晓燕王燕郑宝山王学
- 关键词:花岗岩人防工程氡
-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化(二)——应当限制哪些温室气体的排放?被引量:2
- 1993年
- 自有大气层以来就有温室效应。工业革命以来,大量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使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海平面上升和气温上升。人类对这一过程的认识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综述了到目前为止对这一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结论,指出在控制温室效应和全球变化的问题上,最困难也是最基本的难题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 郑宝山蒋九余王兴理王学
- 关键词:温室效应全球变化气体排放
-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化(四)——通过国际谈判与合作减少全球人为二氧化碳的排放
- 1993年
- 在限制人为二氧化碳的排放以控制全球变化的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利益冲突。目前,大气中人为增加的二氧化碳绝大中份是发达国家在过去150年内排被的,它们目前的排放量仍占全球人为排放量的四分之三。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是它们正当的发展权利。作者讨论了各种限制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国际协定方案,认为可交易的二氧化碳排放许可证制度是比较现实的方案。
- 郑宝山蒋九余王兴理王学
- 关键词:温室效应全球变化二氧化碳
- 腐植酸和自由基与地方病Ⅰ大骨节病、克山病与腐植酸和自由基
- 1994年
- 腐植酸和自由基与地方病Ⅰ大骨节病、克山病与腐植酸和自由基郑宝山,余孝颖,邢春茂,孙天志,马恒之,黎秉铭,邹申清,张干,王学,夏雅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腐植酸是环境中界于无机物和有生命物质之间的一类物质,它不仅参与了环境中一系列与人类生存有关的...
- 郑宝山余孝颖邢春茂孙天志马恒之黎秉铭邹申清张干王学夏雅娟
- 关键词:大骨节病腐植酸自由基克山病地方病防治地方病学
- 我国部分城市地下工作环境氡浓度现状及防护措施
- 本文用固体核径迹法(SSNTD's)分别在春、夏、冬三季对人防工程87个地下工作环境氡浓度进行了测量,涉及23个城市地下工作环境氡浓度年均值范围14.9~246Bq·m-3,平均值107Bq·m-3,福建省地下工作环境氡...
- 李晓燕王燕郑宝山王学
- 关键词:地下建筑氡浓度
- 文献传递
- 应当限制哪些温室气体的排放
- 1992年
- 如果通过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来减缓全球变化的速度和规模,那么进一步就要确定应限制哪些温室气体。选择限制对象的基本原则是:(1)这种气体在温室效应的增强上起着主要作用;(2)这种气体的排放部份或全部是人类活动造成的;(3)对其进行控制是可行的。不同温室气体引起全球变暖的能力是不同的,这种能力决定于它们吸收远红外辐射的能力、在大气层中的平均寿命及其排放量。人们最关心的是今后100年内的全球气候变化。大气层中短寿命的气体即使吸收远红外辐射的能力很强,在以世纪为单位的长时间内的累积影响仍然较小。
- 郑宝山蒋九余王兴理王学
- 关键词:温室效应全球变化温室气体
- 腐植酸和自由基与地方病Ⅱ乌脚病、砷中毒、碘缺乏病与腐植酸和自由基
- 1995年
- 腐植酸和自由基与地方病Ⅱ乌脚病、砷中毒、碘缺乏病与腐植酸和自由基郑宝山,余孝颖,吕锋州,刘聪桂,邢春茂,孙天志,马恒之,黎秉铭,邹申清,张干,王学,夏雅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在对碘缺乏病的研究中早已发现,在泥碳和沼泽地区,尽管环境中不缺少碘,...
- 郑宝山余孝颖吕锋州刘聪桂邢春茂孙天志马恒之黎秉铭邹申清张干王学夏雅娟
- 关键词:腐植酸自由基碘缺乏病地方性砷中毒地方病学地方病防治
-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化(三)——全球碳循环与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被引量:1
- 1993年
- 本文综述了全球碳循环的现状及人类活动对它的影响,指出人为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又不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是不可能的,人为促进海洋光合作用的增加和在陆地上植树造林在控制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上所能起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只有在不放慢经济发展的速度,不降低能源总有效消费量的情况下,努力减少人为二氧化碳的排放才是现实的。本文探讨了这一途径在技术上的可能性。
- 郑宝山蒋九余王兴理王学
- 关键词:温室效应碳循环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