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真良

作品数:23 被引量:197H指数:9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生物学
  • 6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4篇浮游
  • 12篇浮游动物
  • 7篇北黄海
  • 6篇群落
  • 5篇生态
  • 3篇植物
  • 3篇群落结构
  • 3篇海域
  • 3篇浮游植物
  • 2篇养殖
  • 2篇生物量
  • 2篇水域
  • 2篇水蚤
  • 2篇昼夜垂直移动
  • 2篇桡足类
  • 2篇物量
  • 2篇夏季
  • 2篇碱渣
  • 2篇废弃物
  • 2篇废弃物处置

机构

  • 16篇国家海洋环境...
  • 7篇国家海洋局
  • 2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辽宁省海洋渔...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23篇王真良
  • 5篇闫启仑
  • 5篇马明辉
  • 4篇冯志权
  • 4篇刘述锡
  • 3篇郭皓
  • 3篇林凤翱
  • 3篇刘晓丹
  • 2篇杨青
  • 2篇樊景凤
  • 2篇刘晓丹
  • 1篇温泉
  • 1篇梁玉波
  • 1篇洛昊
  • 1篇矫晓阳
  • 1篇赵春平
  • 1篇邵魁双
  • 1篇吴之庆
  • 1篇马玉艳
  • 1篇宋云香

传媒

  • 11篇海洋环境科学
  • 4篇黄渤海海洋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全国第二届海...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1999
  • 1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连湾水域浮游桡足类的分布被引量:17
1995年
本文根据1982年4月至1983年5月在大连湾周年生态调查中获得的资料,分析了大连湾浮游桡足类的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大连湾共有浮游桡足类22种,其中优势种大网为中华哲水蚤Calanussinicus;中网为小拟哲水蚤Parucalanusparvus、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similis、短角长腹剑水蚤Oithonabrevicornis。桡足类总量年高峰,大、中同各有2次,最高峰分别为2月和8月。本文还讨论了几种环境因素对浮游桡足类分布的影响。
王真良
关键词:桡足类生态水蚤
滦河口青岛文昌鱼分布与栖息地底质特征被引量:21
2005年
20 0 0年8月份,对滦河口青岛文昌鱼分布与栖息地沉积物粒度及沉积物有机质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调查区域沉积物类型主要为细中砂、中细砂和细砂,粒径在0 .5~0 .12 5mm的组分在该区最集中;(2 )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为(0 .81~0 .5 9) % ;(3 )文昌鱼主要分布在细中砂及中细砂类型的底质中,有机质含量为0 .0 4%~1.61% ,0 .12 5~0 .5mm粒组含量70 %~90 % ,中值粒经为1.75~2 .47φ,绝大多数站位分选程度好,组分对称分布。给出了保护区文昌鱼最佳栖息地沉积物粒度分析参数及有机质含量范围,并分析了威胁文昌鱼生存环境的主要环境压力。
马明辉张志南冯志权王真良段新玉宋云香吴之庆
关键词:青岛文昌鱼沉积物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自然保护区海域的浮游动物生态被引量:2
2005年
依据1999年2、5、8和11月对昌黎黄金海岸国家自然保护区四个季度的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以及其后连续3a夏季(8月)的年度监测,报道了浮游动物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44种,隶属6门、6纲、14目、2 9科。总生物量高峰期出现在夏季8月并且有明显的年际变化;水母类起主导作用并且优势种有明显的年际演替现象;低谷期出现在冬季2月。在个体丰度上,小型浮游桡足类所占比例较大。优势种突出,季节变化明显,同时,讨论了浮游动物分布与温度和盐度的关系。
王真良马明辉
关键词:浮游动物生态
大连湾的枝角类被引量:2
1991年
本文根据1982年4月至1983年5月在大连湾周年生态调查中获得的资料,分析了大连湾枝角类的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大连湾共有4种枝角类,鸟喙尖头溞Penlia avirostris,多型大眼溞Podon Polyphemoides(Leuckart),诺氏僧帽溞Evadne nordmanni Loven,肥胖僧帽溞Evadne tergestina Claus。在数量上,以多型大眼溞占优势,其数量变动直接影响技角类的总量。本文还讨论了几种环境因素对枝角类分布的影响。
王真良徐汉光刘晓丹郑维中朱建东
关键词:枝角类
全文增补中
北黄海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变化被引量:29
2013年
根据2009年5月21日—12月7日北黄海浮游植物4个航次调查资料,对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细胞丰度及其分布、生物多样性等基本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站位聚类分析手段对北黄海浮游植物做区域划分。结果表明,4个航次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3门22属56种,主要以温带近岸广温广盐性种为主。硅藻门种类数最多45种,圆筛藻属的种类最多为12种,其次为角毛藻属9种;甲藻门10种,种类数最多的是角藻属4种;金藻门1种。4个航次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介于0.3~18 103.5×104cells.m-3,平均为542.4×104cells.m-3。浮游植物丰度显示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2105.1×104cells.m-3)>秋季(29.4×104cells.m-3)>夏季(25.5×104cells.m-3)>春季(9.7×104cells.m-3)。4个航次浮游甲藻细胞丰度介于未检出~80.5×104cells.m-3,平均为6.9×104cells.m-3,浮游甲藻细胞丰度按季节变化规律为夏季(13.9×104cells.m-3)>秋季(8.5×104cells.m-3)>冬季(2.8×104cells.m-3)>春季(2.3×104cells.m-3)。北黄海重要优势种是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较为重要优势种有密联角毛藻(Chaetoceros densus)、辐射圆筛藻(Coscinodiscus radiatus)、大角角藻(Ceratium macroceros)、梭角藻(Ceratium fusus)、三角角藻(Ceratium tripos),季节优势种是圆筛藻spp.(Coscinodiscus spp.)、聚生角毛藻(Chaetoceros socialis)和威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wailesii)。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是2.024和0.636,二者分布共同特征是北黄海南部海域和丹东鸭绿江口外部海域较低。站位聚类分析表明北黄海浮游植物种类地区划分主要分为3个区域:鸭绿江口区、中部区和西部区。
刘述锡樊景凤王真良
关键词:浮游植物甲藻北黄海
小长山岛周围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03年
于1993年10月,1994年1、4、8月在小长山岛周围海域进行了海洋生物物种多样性调查研究。在该海域共采集到浮游动物38种,分别隶属于4门、4纲、13目、28科、29属。其中优势种有强壮箭虫Sagittacrassa、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parvus、短角长腹剑水蚤Oithonabrevicornis。根据调查所获得的样品,分析了浮游动物物种和量及其分布,以及浮游动物分布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王真良
关键词:浮游动物生态
北黄海碱渣及三类废弃物处置海区浮游动物基线调查研究被引量:3
1991年
本文报导了1986年5、7、11月及1987年2月在北黄海碱渣及三类废弃物处置海区(38°27′—42′N,122°02′—18′E)浮游动物基线调查结果。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区共有浮游动物30种,其中原生动物1种,水母类6种,枝角类4种,挠足类14种,端足类1种,磷虾类1种,毛颚动物1种,被囊动物2种,以及一些浮游幼虫,鱼卵和仔鱼等。主要种类有,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近缘大眼剑水蚤Corycaeusaffinis,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夜光虫 Noctiluca miliaris。其中,强壮箭虫最重要,它的数量变动直接影响生物量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此外,本文还描述了几种主要浮游动物的平面分布,季节变化以及垂直分布和昼夜垂直移动。同时讨论了几种环境因素对浮游动物垂直分布的影响,温度是主要因素,跃层对浮游动物垂直移动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王真良刘晓丹
关键词:碱渣废弃物浮游动物
2004年河北沿岸春、夏季浮游植物调查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2004年对河北沿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春、夏2个航次调查研究,描述了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细胞数量、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群落特征,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历史变化及平面分布趋势。结果显示:2个航次共检测出浮游植物76种,以硅藻为主。不同季节优势种有演替现象,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季节变化显著,浮游植物平面分布特征呈明显的斑块状分布,优势种明显。生物多样性指数(H′)及均匀度指数(J)偏低。两航次浮游植物细胞数量明显高于1984年同期同水域调查结果。
冯志权洛昊林凤翺马明辉王真良冯金祥潘玉洲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北黄海秋、冬季浮游动物多样性及年间变化被引量:22
2012年
2009年秋、冬季在北黄海全海域121°30'—124°00'E、37°30'—40°00'N范围开展了浮游动物多样性监测及年间变化研究,探讨浮游动物多样性对海流及全球变化的指示。共鉴定出浮游动物8大类28种(不含6大类浮游幼虫和鱼卵仔鱼),类群组成以暖温性近岸种和广温广盐种为主,兼有少量冷温性和暖水性外海种。聚类分析将浮游动物群落划分为:北黄海高盐水团群落、北黄海混合水团群落、北黄海沿岸低盐水团群落。2009年秋、冬季在北黄海均监测到暖水种小齿海樽和肥胖箭虫,前者形成秋季浮游动物优势种,但1959年调查显示它们向北分布不能抵达北黄海,这些暖水种的向北扩布可能预示着黄海暖流的增强。2009年秋、冬季北黄海主要暖温种中华哲水蚤和强壮箭虫丰度也较1959年同期有所升高。研究表明全球变化影响下温带海域北黄海浮游动物暖水种种类增加、分布北移,暖温种丰度升高,这与亚热带海域东海浮游动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模式不同,能够为浮游动物对全球变暖的区域响应机制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杨青王真良樊景凤邵魁双李宏俊
关键词: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全球变化北黄海
典型河口浮游动物种类数及生物量变化趋势的研究被引量:22
2008年
依据国家海洋局2004—2006年每年5月和8月的黄河口、长江口和珠江口生态监控区浮游动物的监测结果,对上述河口浮游动物和桡足类种类数及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将结果与历史资料进行同测区、同季节的对比。结果表明,与全国海洋普查时期相比,2006年黄河口浮游动物种类数下降了50.6%,桡足类种类数下降了53.3%;桡足类在浮游动物中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42.4%下降到2006年的32.6%。长江口浮游动物种类数有所上升,但是桡足类种类数由1985年的62种降低到2006年的37种;桡足类在浮游动物中的比重从1958年的54.2%降低到2006年的42.5%。珠江口桡足类在浮游动物中所占的比例由1959年的59.3%下降到54.4%,未发生明显变化。黄河口春季、夏季浮游动物生物量上升趋势不明显,夏季增幅较小;长江口自2000年以后春季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528.36mg/m3,是1958年的2.4倍,2005年与2006年夏季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别是1958年的2.2和2.7倍,增加趋势十分明显;珠江口春季浮游动物生物量上升趋势最为显著,2004—2006年3年春季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是1959年同期的5.7—8.7倍,1981年、2006年夏季生物量分别比1959年增加了3.1倍和11倍。就这3个河口生物量变化趋势看,珠江口生物量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长江口次之,黄河口变化幅度较小。
张达娟闫启仑王真良
关键词:浮游动物桡足类生物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