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管莉萍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针刺
  • 1篇得气
  • 1篇电图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梗塞性
  • 1篇多发梗塞性痴...
  • 1篇行气
  • 1篇氧化应激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针刺疗
  • 1篇针刺疗法
  • 1篇针刺行气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神经系统疾病
  • 1篇生物标志
  • 1篇生物标志物
  • 1篇鼠模型
  • 1篇中枢神经
  • 1篇中枢神经系统

机构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管莉萍
  • 5篇刘存志
  • 3篇吴萌萌
  • 1篇王麟鹏
  • 1篇杨肖敏
  • 1篇石广霞
  • 1篇李祖光

传媒

  • 2篇中国针灸
  • 1篇World ...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北京中医药
  • 1篇国际老年医学...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针刺对多发梗塞性痴呆大鼠海马NF-κB和I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针刺对多发梗塞性痴呆大鼠海马NF-κB和I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多发梗塞性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栓子注入法制作多发梗塞性痴呆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穴组,并设正常组和假手术组。针刺处理3周后,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海马NF-κB和I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海马NF-κB及Iκ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同时,针刺组大鼠海马NF-κB、I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针刺能够增强多发梗塞性痴呆大鼠海马NF-κB、IκB的蛋白表达水平,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改善痴呆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
刘存志石广霞管莉萍李祖光杨肖敏
关键词:针刺多发梗塞性痴呆核转录因子-ΚB
卒中后痉挛模型的初步构建及针刺的干预作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初步构建卒中后痉挛大鼠动物模型,并分析早期针刺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并改进卒中后痉挛大鼠模型,采用Zea Longa评分标准评价动物的神经功能,生理记录仪观测大鼠肌张力的变化,并分析针刺夹脊穴的作用。结果造模后大鼠的平均H波最大波幅值明显升高,呈现高肌张力状态。针刺干预可明显逆转上述异常改变。结论本实验采用线栓法制作的卒中后痉挛大鼠模型具有稳定性强、存活期长等优点,是进行卒中后痉挛基础研究和疗效评价的理想模型。早期针刺夹脊穴可改善痉挛大鼠的高肌张力状态。
吴萌萌管莉萍王麟鹏
关键词:大鼠模型肌电图针刺夹脊穴
氧化损伤标志物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被引量:11
2011年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自由基的增加引发氧化应激,从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故氧化损伤标志物的检测对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价及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氧化损伤中脂质、蛋白质、DNA的氧化生物标志物以及相关酶和非酶抗氧化剂的间接标志物。过去10年,虽然报道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一些氧化应激标志物,但仍需寻找同时具备敏感度高和专一性强的氧化损伤标志物。
管莉萍刘存志
关键词: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抗氧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针刺留针时间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0年
留针作为针灸临床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被历代医家所重视。本文从病程、病种、病情和针刺部位等方面对近年来有关留针时间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现代相关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实并发展了古人对留针的认识,但符合循证医学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较少,大多只停留在观察阶段。今后,临床研究应采用科学严谨的设计方法,设计符合中医特色的研究方案,对留针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从而把握针刺治疗中留针的规律,确定各种疾病的最佳留针时间,以利于构建规范化、系统化的针刺治疗临床指导模式。
吴萌萌管莉萍刘存志
关键词:针刺
Advance in study on influence factors of needle retention duration
2010年
Needle retention duration, as an essential link in acupuncture treatment, has always been valued by physicians in all ages of the Chinese history. In this article, related literatures in recent years on influence factors of needle retention duration have been collected and reviewed in terms of duration, type and state of illness, point selection and so on. Modern related researches, to a certain extent, have approved and advanced the viewpoints of the previous physicians. However, few of the studies ar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Most of them still remain in observation stage. Therefore, scientific designing methods should be adopted in the future for researching approaches of TCM. Systematic and through studi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on needle retention duration, so as to comprehend the principle and define the optimal duration for different diseases. In this way, a standardized and systematic model 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can be established.
吴萌萌管莉萍刘存志
关键词:ACUPUNCTURE
得气与临床疗效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9年
得气是传统针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针刺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结合现代临床研究,笔者就得气的指征、得气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目前得气研究存在的主观性比较大,如何以一种客观量化的标准来衡量得气状态是目前针刺得气研究中的关键问题,脑功能成像技术可能成为得气客观化研究中新的技术手段。
管莉萍刘存志
关键词:针刺疗法针刺行气得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