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坤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生活质量
  • 2篇数据收集
  • 2篇头痛
  • 2篇问卷
  • 2篇紧张型
  • 2篇紧张型头痛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活质量
  • 2篇分裂症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健康状况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抑郁症患者
  • 1篇银屑
  • 1篇银屑病
  • 1篇银屑病患者
  • 1篇症状自评

机构

  • 6篇济宁市精神病...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作者

  • 6篇许坤
  • 4篇许玲
  • 2篇刘琳
  • 2篇曾昭祥
  • 1篇王贵山
  • 1篇付凤珍
  • 1篇李志成
  • 1篇郭军
  • 1篇岳淑英
  • 1篇朱传安
  • 1篇侯东强
  • 1篇陈健蕾
  • 1篇刘文果

传媒

  • 2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自知力教育对预防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影响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自知力教育对预防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将110 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自知力教育联合利培酮治疗组(观察组,56例)及单用利培酮治疗组(对照组,54 例)。分别于入院和出院时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服药依从性评定;对两组临床疗效达显效以上出院的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以了解其复发情况。结果2 次PANS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ITAQ评分入院时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出院时观察组IT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服药依从性入院时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出院时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年内,观察组复发率为2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3%(P<0.05)。结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自知力教育,可提高其自知力和服药依从性,并降低其复发率。
许玲陈健蕾许坤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自知力服药依从性复发
紧张型头痛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以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紧张型头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对方式及其社会支持状况。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 I)、医学应对问卷(MCMQ)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A S)对56例紧张型头痛(观察组)和56例健康自愿者(对照组)进行调查,并对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作相关分析。结果①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2个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②观察组面对分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屈服分量表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④紧张型头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2个维度评分与面对分量表评分及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2个维度评分均呈显著性正相关,而与屈服分量表评分则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紧张型头痛患者的生活质量较低,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有关。因此,指导紧张型头痛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增强其社会支持,可以提高紧张型头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许玲侯东强许坤郭军
关键词:紧张型头痛生活质量社会支持
抑郁症患者的自动思维、功能失调性认知及应付方式的调查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自动思维、功能失调性认知及应付方式,以及与抑郁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自动思维问卷(ATQ)、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DAS)及应付方式问卷对60例抑郁症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进行问卷调查,并将治疗前、后测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①治疗6周末,抑郁症患者的SDS及ATQ评分分别由治疗前的55.74±7.29,84.12±23.57下降至37.16±8.13,53.21±19.34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3.18,7.85,P均<0.01)。②功能失调性认知方面,除脆弱性、完美性和依赖性评分(治疗前分别为21.43±3.92,20.57±3.82,21.84±4.37),治疗6周末降为19.38±3.19,18.76±3.93,18.93±3.82)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外(t=3.14,2.56,3.88,P<0.05~0.01),其他认知因子评分及总分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t=1.70,1.86,1.83,1.03,1.07,P均>0.05);③应付方式方面,抑郁症患者的退避及自责评分分别由治疗前的0.49±0.23,0.53±0.27下降至0.38±0.21,0.39±0.26,而求助及解决问题评分分别由治疗前的0.37±0.22,0.47±0.29升高至0.48±0.24,0.63±0.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01,3.43,2.68,2.78,P均<0.01);但幻想及合理化评分则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的自动思维及应付方式随抑郁严重程度的变?
许坤曾昭祥王贵山李志成
关键词:抑郁症问卷数据收集
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银屑病(psoriasis)系皮肤科常见病,患病率为1.23%^[1],其确切病因至今尚不清楚。目前对其治疗仍没有质的突破,复发率高,这无疑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并影响其生活质量。本研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2]、症状自评量表(SCL-90)^[3]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100例银屑病患者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与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的关系。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许玲刘琳许坤朱传安
关键词: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银屑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艾森克个性问卷症状自评量表
紧张型头痛患者的防御方式与生活事件及其相关性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紧张型头痛患者的防御方式、生活事件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及生活事件量表(LES)对38例紧张型头痛患者(观察组)和38例健康自愿者(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方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而成熟防御方式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正性生活事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负性生活事件评分及生活事件总值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方式与负性生活事件呈显著性正相关,而不成熟防御方式评分与正性生活事件、成熟防御方式与负性生活事件则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P<0.01)。结论紧张型头痛患者所经历的不良生活事件及面对不良生活事件所采取的不适当心理防御方式在紧张型头痛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许玲曾昭祥许坤
关键词:紧张型头痛防御方式数据收集
认知领悟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随访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认知领悟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均常规给予利培酮系统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领悟治疗和家庭干预,出院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SD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治疗依从性分别于入组时及随访结束时进行评估,于随访结束时对患者进行掌握精神卫生知识情况评定。结果入组时BPRS、SDSS、ITAQ评分及治疗依从性两组间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随访结束时观察组BPRS及SD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ITAQ评分及治疗依从性则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另外,随访结束时,观察组治愈率、复发率、病残率及患者掌握精神卫生知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认知领悟治疗不仅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而且可提高患者的自知力水平及维持治疗的依从性,并改善其预后。
刘琳许坤岳淑英刘文果付凤珍
关键词:认知领悟治疗家庭干预精神分裂症康复随访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