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荔枝

作品数:11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术后
  • 4篇脓肿
  • 4篇肛周
  • 4篇肛周脓肿
  • 3篇芩柏颗粒剂
  • 3篇结肠
  • 3篇结肠炎
  • 3篇颗粒剂
  • 3篇溃疡
  • 3篇溃疡性
  • 3篇溃疡性结肠炎
  • 3篇溃疡性结肠炎...
  • 3篇复方芩柏颗粒...
  • 2篇蛋白
  • 2篇黏膜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结肠黏膜
  • 2篇多重耐药
  • 2篇埃希菌

机构

  • 1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1篇贺荔枝
  • 8篇王真权
  • 4篇尹明
  • 3篇刘莹
  • 1篇李克亚
  • 1篇曾娟妮
  • 1篇王晓燕
  • 1篇陆文洪
  • 1篇宋杰

传媒

  • 2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河北中医
  • 1篇山西中医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方芩柏颗粒剂临床前用药安全评价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复方芩柏颗粒剂外用时对皮肤的刺激性及皮肤的过敏性,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健康家兔进行皮肤刺激性实验,分为完整皮肤组及破损皮肤组,观察复方芩柏颗粒剂是否出现皮肤刺激;采用健康豚鼠进行皮肤过敏性实验,观察复方芩柏颗粒剂是否会引起其皮肤或全身过敏反应。结果:家兔皮肤刺激性实验结果显示:完整皮肤组和破损皮肤组家兔均未出现红斑、水肿等现象;豚鼠皮肤过敏性实验结果显示:复方芩柏颗粒剂未引起豚鼠皮肤过敏反应或全身过敏反应。结论:复方芩柏颗粒剂对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无刺激性,对豚鼠完整及破损皮肤均无致敏作用,说明复方芩柏颗粒制剂经皮肤给药安全,可用于临床。
王晓燕贺荔枝王真权
关键词:复方芩柏颗粒剂皮肤刺激性皮肤过敏性用药安全
止痛如神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ITF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止痛如神汤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奥沙拉嗪组(西药组)和止痛如神汤组(中药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TNBS法制备UC大鼠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开始药物干预,持续用药3周后分别取各组大鼠结肠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UC大鼠结肠黏膜ITF的含量。结果: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ITF棕黄色阳性细胞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减少,其阳性细胞的数目及平均光密度值皆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在结肠黏膜棕黄色阳性细胞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痛如神汤有促进TNBS法UC大鼠模型结肠黏膜ITF基因表达上调的作用,这可能是其抗UC作用的机理之一。
贺荔枝尹明王真权宋杰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止痛如神汤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白术-茯苓治疗克罗恩病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白术-茯苓治疗克罗恩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分别检索“白术”“茯苓”,得到活性成分和药物作用靶点,再将蛋白靶点输入UniProt数据库获得相应基因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检索“克罗恩病”作用靶点,药物和疾病作用靶点通过Venny取交集后,借助Cytoscape绘制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的网络图,通过String、Cytoscape分别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和筛选核心靶点。通过David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进行富集分析,获得潜在通路和作用靶点的可视化分析。使用AutoDock软件对有效活性成分和关键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1)白术-茯苓的有效活性成分共22种,主要成分有苍术酮、白术内酯、常春藤皂苷元、三萜类化合物等;(2)白术-茯苓药对与治疗克罗恩病的共同靶点有15个,关键靶点有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神经型烟碱乙酰胆碱受体α7(Cholinergic Receptor Nicotinic Alpha 7 Subunit,CHRNA7)等;(3)白术-茯苓治疗克罗恩病主要涉及信号传导、平滑肌收缩的阳性调节、细胞增殖负调控、化学突触传递、环氧化酶途径等生物学过程,质膜、神经元投射、突触等细胞组分,调节转录因子、氧化还原酶等分子功能,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胆碱能突触、癌症途径、化学致癌-受体活化等信号通路;(4)分子对接显示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能力稳定。结论:白术-茯苓药对中的活性成分苍术酮、白术内酯、常春藤皂苷元、三萜类化合物等,通过关键靶点PTGS2、ACHE、CHRNA7等参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化学致癌-受体活化、胆碱能突触等信号通路治疗克罗恩病。
刘莹王真权贺荔枝
关键词:克罗恩病白术茯苓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复方芩柏颗粒剂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AQP4、AQP8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复方芩柏颗粒剂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8(Aquaporin-4、Aquaporin-8)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除正常组外均采用TNBS法制备UC大鼠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进行药物干预,持续干预3周后取各组大鼠结肠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结肠黏膜中AQP4及AQP8表达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AQP4、AQP8阳性表达细胞较正常组明显减少,其阳性细胞的数目及平均光密度值均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结肠黏膜AQP4、AQP8阳性表达细胞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大鼠结肠黏膜AQP4、AQP8表达量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芩柏颗粒剂能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黏膜AQP4和AQP8的表达,推测其可能通过上调结肠黏膜AQP4和AQP8的表达来发挥治疗作用。
贺荔枝尹明王真权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水通道蛋白8复方芩柏颗粒剂
复方芩柏颗粒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复方芩柏颗粒剂对溃疡性结肠炎(UC)实验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NBS法制备UC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奥沙拉嗪组和复方芩柏颗粒剂组,每组20只;另选取20只健康大鼠为正常组,各组分别灌肠给药,连续3周。镜下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切片并进行病理学分级,免疫组化检测NF-κB p65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NF-κB p65的表达及病理分级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中药组NF-κB p65的表达及病理分级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药组和中药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芩柏颗粒剂保留灌肠对UC实验大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 p65表达的上调来发挥作用。
陆文洪贺荔枝王真权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复方芩柏颗粒剂核因子-ΚBP65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中医药领域肛周脓肿研究热点与趋势
2023年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探讨中医药领域肛周脓肿研究热点和趋势,为肛周脓肿的后续研究寻找方向。方法检索中国知网1993年—2022年中医药治疗肛周脓肿的相关文献,通过CiteSpace可视化分析作者、关键词以及研究机构共现图谱,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和突现分析。结果筛选最终纳入文献569篇,发文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可视化图谱分析结果发文量≥3篇的作者共有21位;发文量≥3篇的共有22所;共有356个关键词被纳入,其中共有19个出现频次≥10次的关键词。结论中医药治疗肛周脓肿方法众多,机制复杂,目前术后疼痛、护理、创面愈合、炎症因子、糖尿病、炎症性肠病等是今后的热点及趋势。未来不同的研究人员及科研团队之间应当加强沟通,并从研究规律中寻找新的方向,共同推进中医药在肛周脓肿防治向高水平、深层次发展。
刘莹贺荔枝王真权洪译段沁彤
关键词:肛周脓肿中医药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透脓散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多重耐药性大肠埃希菌感染肛周脓肿术后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透脓散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多重耐药性大肠埃希菌感染肛周脓肿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多重耐药性大肠埃希菌感染肛周脓肿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西药组40例予敏感抗生素治疗,中药组40例予透脓散治疗,联合组40例予透脓散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3组均治疗14 d后统计疗效,比较3组治疗14 d后创面大肠埃希菌清除率情况,比较3组治疗第1、7、14、21天创面渗液量评分及肉芽形态评分情况,比较3组治疗第7、14、21天创面愈合率情况,比较3组治疗第1、7天炎症相关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情况,比较3组创面完全愈合所需时间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14 d后愈显率87.50%(35/40)、大肠埃希菌总清除率82.50%(33/40),中药组愈显率67.50%(27/40)、大肠埃希菌总清除率62.50%(25/40),西药组愈显率60.00%(24/40)、大肠埃希菌总清除率50.00%(20/40),联合组愈显率及大肠埃希菌总清除率均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间创面渗液量评分及肉芽形态评分比较,联合组第14、21天创面渗液量评分均低于中药组及西药组(P<0.05),联合组第7、14、21天肉芽形态评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第14、21天肉芽形态评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间创面愈合率比较,联合组第7、14、21天创面愈合率均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间炎症相关指标比较,3组治疗第7天TNF-α、IL-4、CRP及WBC水平较第1天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第7天TNF-α、IL-4、CRP及WBC水平均低于中药组及西药组同期(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创面完全愈合所需时间比较,联合�
潘燎杨晋周佳敏贺荔枝
关键词:脓肿肛肠疾病大肠埃希菌透脓散
复方明珠软膏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和已有确切疗效的九华膏作比较,探讨复方明珠软膏对肛瘘术后开放性创面的愈合作用,及在用药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对其治疗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60例符合肛瘘诊断的研究对象被随机分到治疗组(复方明珠软膏组)...
贺荔枝
关键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
文献传递
血清AIb、PA、NLR水平在直肠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Ib)、前白蛋白(PA)、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在直肠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进行直肠癌手术患者90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38例发生术后吻合口瘘,设为研究组,52例未发生吻合口瘘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术后血清AIb、PA、NLR水平变化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AIb、PA、NLR对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评估作用。结果:研究组血清AIb、P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NL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造口组术后血清AIb、PA水平显著高于未造口组,NLR水平显著低于未造口组,差异显著(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AIb预测术后吻合口瘘的AUC为0.967,灵敏度为81.25%,特异度为90.14%,截断值为33.06 g/L;血清PA预测术后吻合口瘘的AUC为0.772,灵敏度为80.36%,特异度为89.56%,截断值为119.04 mg/L;血清NLR预测术后吻合口瘘的AUC为0.991,灵敏度为85.62%,特异度为93.23%,截断值为6.86。结论:监测血清AIb、PA、NLR水平有助早期发现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
贺荔枝李克亚曾娟妮尹明王真权
关键词:白蛋白前白蛋白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
肛周横纹肌肉瘤误诊为肛周脓肿1例
2011年
患者女,21岁。因肛周左侧有一无痛性肿块,破溃流脓半年入院。临床诊断为肛周脓肿。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腰麻下行肛周脓肿切开排脓术,术后给予抗感染、补液、止血及专科换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肛周炎性、坏死组织。1个月后创面基本愈合。后因肛周左侧时流脓水,大便失禁10d前来复诊。
贺荔枝王真权尹明
关键词:肛周脓肿横纹肌肉瘤术后病理诊断误诊无痛性肿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