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放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克隆
  • 3篇基因
  • 2篇毒株
  • 2篇多角体
  • 2篇酶基因
  • 2篇棉铃
  • 2篇棉铃虫
  • 2篇棉铃虫核型多...
  • 2篇结构多肽
  • 2篇克隆株
  • 2篇几丁质酶基因
  • 2篇核型多角体
  • 2篇核型多角体病
  • 2篇核型多角体病...
  • 2篇病毒
  • 1篇蛋白
  • 1篇动蛋白
  • 1篇荧光
  • 1篇荧光蛋白
  • 1篇源性

机构

  • 5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贾放
  • 4篇余泽华
  • 2篇徐佳
  • 2篇周蕊
  • 2篇李小青
  • 1篇陈新文
  • 1篇聂英超
  • 1篇肖杨
  • 1篇贾蕴丽

传媒

  • 2篇中国病毒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04
  • 4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国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VHA_(273)原毒株及其克隆株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本文从形态结构、生物活性、核酸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结构多肽等方面对中国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aNPV)VHA273多粒包埋型原毒株及其单粒包埋型克隆株H9进行了比较研究.它们对中国棉铃虫三龄初幼虫的LC5o值分别为2.987×104PIBs/mL和1.647×104PIBs/mL当感染剂量为2×107PIBs/mL时,其LT5o值分别是4.866d和4.797d.两个毒株的生物活性差别不大.经SDS-PAGE分析,两毒株结构多肽图谱带型相差较大.两毒株基因组经EcoR Ⅰ,BamH Ⅰ,Hind Ⅲ和Xba Ⅰ消化后,得到的内切酶图谱表现为两毒株间有差别.这些差异的发现将有助于从分子水平揭示多粒包埋病毒和单粒包埋病毒形成原因.
贾放徐佳聂英超肖杨周蕊李小青余泽华
关键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克隆株生物活性结构多肽生物防治
中国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VHA273原毒株及其克隆株的比较研究以及原毒株几丁质酶基因的序列分析
本论文共包括三章: 第一章对杆状病毒的研究作了概括性描述,包括杆状病毒的结构、功能、研究进展等,并对本研究的内容和目的意义作了简要的介绍。 第二章从形态结构、生...
贾放
关键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结构多肽几丁质酶基因
文献传递
中国棉铃虫多粒包埋型核多角体病毒几丁质酶基因的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中国棉铃虫多粒包埋型核多角体病毒VHA273毒株的几丁质酶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大小为1713bp,编码57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60kDa.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杆状病毒与原核生物特别是细菌的几丁质酶具高度同源性,暗示杆状病毒的几丁质酶基因与细菌的几丁质酶基因有更为接近的进化关系,可能源于共同的祖先.
余泽华贾放徐佳
关键词:几丁质酶基因PCR扩增克隆同源性分析
肌动蛋白在AcMNPV向细胞外运输过程中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本实验利用 AcMNPV(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AcMNPV)的 bac-to-bac 系统构建了两种重组病毒,即含 GFP-actin 融合基因的重组病毒 AcMNPV-GFP-actin 和含 GFP 基因的重组病毒AcMNPV-GFP。用这两种重组病毒分别感染 Sf9 细胞,以 AcMNPV-GFP 感染的 Sf9 细胞为对照,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了绿色荧光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分布情况。由于肌动蛋白和绿色荧光蛋白是共定位的,所以绿色荧光的分布情况就是肌动蛋白的分布情况。实验中观察发现,AcMNPV-GFP 感染的 Sf9 细胞中的绿色荧光,在整个感染过程中是弥散分布的,而 AcMNPV-GFP-actin 感染 Sf9 细胞后 24-72h 这段时间内,肌动蛋白最初聚集在细胞核内,随后逐渐由细胞核向细胞质转移,最后完全聚集于细胞膜。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肌动蛋白可能参与了AcMNPV 出芽型病毒粒子(BV)由细胞核向细胞质运输以及从细胞膜排出的过程。
李小青周蕊贾蕴丽贾放余泽华陈新文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肌动蛋白重组病毒
杆状病毒几丁质酶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3年
杆状病毒几丁质酶基因是杆状病毒的非必需基因 ,是高度保守的基因。该基因在杆状病毒复制晚期表达产生几丁质酶 ,该酶N端具信号肽 ,中部是酶的活性区 ,C端是酶的内质网结合区。杆状病毒几丁质酶同时具有内切和外切几丁质酶活性 ,主要功能是水解昆虫体内的组成型几丁质。杆状病毒几丁质酶对于虫体液化是必需的 ,同时它还是原组织蛋白酶 (pro V Cath)的分子伴侣 ,并与病毒侵染机制相关联。
贾放余泽华
关键词:杆状病毒几丁质酶基因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