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雯鹤
- 作品数:50 被引量:116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壁山神信仰探微被引量:1
- 2013年
- 壁山神信仰是自唐宋以降直到近代,盛行于巴蜀地区的一种民间信仰。壁山神最初是一种自然神崇拜、民众的自发信仰,后来转为奉祀唐代刺史赵延之,成为一位保境安民和调节水旱的人格神。壁山神在唐宋时期屡受朝廷封赐,为其广泛传播打下了坚实基础,其行祠遍布今重庆和四川,以及贵州的遵义。壁山神信仰在晚近时期发展成为一种定期举行的庙会,即壁山会。同时,为了适应新的人文社会环境,壁山神还产生了诸如"送子"等新的职能。
- 贾雯鹤
- 关键词:民间信仰道教
- 昆仑原型为岷山考被引量:12
- 2009年
- 昆仑既是天地的中心,又是连接天地的天柱。古人认为天盖围绕着天柱旋转,因此天柱昆仑以"旋转"、"轮转"而得名。作为神话地名的昆仑,它是最初居住在岷山地区的蜀人,以现实中的岷山为原型,虚拟出来的,并最终形成了我国上古时代独具特色、瑰丽多姿的昆仑文化。
- 贾雯鹤
- 关键词:神话
- 巫术:民间狂欢化的自我救赎被引量:1
- 2013年
- 通过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考察"及人类早期社会与资本主义后工业化时代社会现状的历时比较研究,还原巫术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场域,从而为巫术正名,解除西方科学理性的文化霸权下对巫术的"他者"化定义,并进一步发现巫术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落后迷信的成分,但在深层本质上,它是民间狂欢化的自我救赎,是他们被压抑的自由生命意志的穷尽式探索与爆发。
- 贾雯鹤刘艳妮
- 关键词:巫术巫术仪式狂欢化自我救赎
- 先商史的神话学研究被引量:2
- 2000年
- 贾雯鹤
- 全文增补中
- 禹“娶于涂山”、“合诸侯于涂山”之历史文化探析
- 2014年
- 文献中有禹"娶于涂山"的记载,学者们一般认为该事件具有政治联姻或战争掠夺婚的性质。但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发展状况而言,其不过是对五帝时期族外婚状况的反映罢了,并不具有政治或军事上的深意。另外,研究表明,合诸侯符瑞于名山是五帝时期成为部落联盟主的一项固定仪式。禹"合诸侯于涂山"体现了各部落对大禹的归顺,以及大禹对各部落酋长的节制。
- 贾雯鹤杜觐位
- 关键词:文化
- 《山海经》四方神与风名考被引量:1
- 2007年
- 《山海经》四方神名分别是东方折丹、南方因乎、西方石夷、北方,四方风名分别是东方俊、南方民、西方韦、北方。古人认为,太阳的日循环是经由东南西北的顺序运行的,东南西北四极点正对应着一日的朝、午、夕、夜四时。《山海经》四方神名的名义正好体现了太阳在朝、午、夕、夜四时,或者说东、南、西、北四极的特点。
- 贾雯鹤
- 唐传奇创作群体内在精神世界的文本探析与现代阐释
- 2012年
- 唐传奇创作群体在传奇文本深层结构中真实地呈现了他们内在的精神世界。文中运用接受美学的"空白"、"召唤结构"理论及拉康的"镜像"、"主体"理论对唐传奇文本进行深层解读,从而发现在唐传奇浪漫瑰奇艳冶迷离的诗性气质下,掩盖的是创作群体内在精神的孤独压抑困惑与彷徨。他们深刻地体验到现世生存的不自由,他们在这种不自由中体证自身生命力的萎缩,他们在种种利益角逐中异化失声。因而他们不是浪漫的,而是压抑的;不是自由的,而是怀疑的;不是自信的,而是彷徨的。
- 贾雯鹤刘艳妮
- 关键词:唐传奇
- 太阳循环神话再论
- 2014年
- 就科学事实而言,日、月分别为独立之天体,但在上古先民看来,日、月实乃同一天体在不同时段之变体。因而在上古太阳循环神话中,日、月同体且终始相巡,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西晋左思《吴都赋》所载"精卫"与"文鰩"之神话即上古太阳循环神话之反映。另外,从得声之字多与日循环神话有关,"鰩、鹞、榣、瑶、飖"一组字亦是日循环神话在文字上的体现。
- 贾雯鹤杜觐位
- 壮族花婆神话的文学人类学解读被引量:6
- 2014年
- 壮族花婆神话,至今在壮族民间的生育习俗中具有独特的影响。以往对壮族花婆神话的研究,较多地停留在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层面上,始终没有摆脱文本化、文学化的模式,无法延伸到文字记录以外的广阔领域。文章从文学人类学的角度,借鉴当代民俗学、宗教学和比较神话学所提供的视野和理论模式,尝试对花婆神话及其蕴含的生殖崇拜现象进行了新的诠释和阐述,以期在此基础上揭示其神秘的另外一面。
- 李素娟贾雯鹤
- 关键词:壮族生殖崇拜文学人类学
- 《山海经》文献校理十八则
- 2022年
- 《山海经》作为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典籍,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典籍在流传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各种文献错误,这些文献错误若不经校正,将影响我们对典籍的准确使用。《山海经》同样包含不少的文献错误,影响了该书的使用价值。同时,后世注家又时有误解之处,需要纠正。我们对《山海经》的文献错误和后人误解之处进行考证,都是为了更好、更准确地使用《山海经》。
- 贾雯鹤
- 关键词:校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