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沙

作品数:6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人口
  • 2篇水质
  • 2篇水质变化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地利用变化
  • 2篇流域
  • 2篇河流域
  • 1篇点源
  • 1篇点源污染
  • 1篇动力机制
  • 1篇动力机制分析
  • 1篇人口发展
  • 1篇人口分布
  • 1篇人口预测
  • 1篇未来人口
  • 1篇污染
  • 1篇空间自相关
  • 1篇缓冲区
  • 1篇基于GIS
  • 1篇非点源

机构

  • 5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岐阜大学

作者

  • 5篇赵沙
  • 4篇张福平
  • 2篇徐改花
  • 1篇周正朝
  • 1篇魏永芬
  • 1篇张东海

传媒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沣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与水质变化的关系被引量:17
2014年
以沣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遥感影像解译和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沣河流域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及主要水质指标〔生化需氧量(BOD5)、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3—N)含量及溶解氧(DO)〕含量的变化特征,探讨了土地利用状况对沣河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沣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耕地为主,两者占全流域面积的90%以上;沿河不同宽度的缓冲区(分别向两岸划分100,600,1 500m)范围内,建设用地、耕地与水质变化呈正相关关系,而林地与水质变化呈负相关关系,表明建设用地及耕地对水质的改善有负效应,而河流沿岸林对改善水质有正效应,并且这种影响在距河岸100m缓冲区范围内达到最大。随着缓冲距离的增大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质的影响逐渐减弱,说明沣河流域近岸带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河道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最大。
张福平赵沙周正朝魏永芬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缓冲区水质
沣河流域土地利用与水质变化及其关系的研究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和水文循环的生物圈方面(BAHC)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中的两个核心科学问题。土地利用变化作为一种人为的“系统干扰”是直接或间接影响水文过程的第二个主要边界条件。土地利用变化往往会...
赵沙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土地利用变化水质
基于GIS的关中地区人口分布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陕西省关中地区的人口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采用空间自相关、不均衡指数、人口重心以及偏移—分享分析等方法,结合GIS技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中地区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关中地区各区县人口密度差异显著,整体分布呈中间高、南北低的态势,即位于渭河平原区的区县人口密度较高,其他地区人口相对稀疏;②各地区人口分布存在显著的正的空间自相关,表现为西安市市辖区周围地区呈现高高集聚,而北部、西部和东部的周边区县则存在低低集聚;③关中地区人口分布不均衡状态明显,且人口不均衡指数有不断增大的趋势;④各地区人口偏移增长量差异显著,地区之间的偏移增长量不断增大,人口重心逐步向关中东南方向移动。
赵沙张福平徐改花张东海
关键词:人口分布空间自相关GIS
西安市建成区扩张及动力机制分析被引量:15
2012年
以1995年TM、2000年和2008年ETM+影像为数据源,提取了3个时期的西安市主城区建设用地及扩张信息,运用扩展强度指数、城市形态分形维数和扩张弹性系数模型对西安市1995~2008年建成区的扩张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扩张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建设用地面积从1995年的183.44km2增加到2008年的367.37km2,总体扩张了2倍多,年增长率为5.48%。2)城区的扩张围绕中心三城区(新城区、莲湖区、碑林区)向周围城郊扩张,扩张主要集中在北郊的未央区和南郊的雁塔区以及东部的灞桥区,西部区域扩张不显著。3)各指数表明城区总体扩张较快,城市边缘趋于复杂化,而且扩张不尽合理。在对其扩张动力机制分析表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建成区扩张的内力,人口的增长和投资的加大及合理分配起着促进作用,交通网络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徐改花张福平赵沙
关键词:动力机制
西安市未来人口规模预测及人口发展对策研究被引量:19
2012年
人口规模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一项重要的控制性指标,准确地预测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对于制定合理的人口规划和人口布局方案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中选择西安市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西安市1985到2009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及相关人口指标值,选用三种常用的人口规模预测方法-自然增长模型、灰色预测模型以及马尔萨斯人口模型进行建模,并对各模型的适用性及特点进行比较与分析,综合三种模型预测结果,给出了西安市未来人口规模预测范围值。结果表明: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西安市的人口数也会在未来二十年将保持每年近11万人的增长速度,到2020及2030年时,西安市人口将分别达到890.99万人和1014.19万人左右。针对西安市的人口形势提出对策与建议,为西安市的人口规划及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相关的数据依据。
赵沙张福平
关键词:人口预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