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伟峰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小细胞
  • 5篇非小细胞
  • 5篇肺癌
  • 4篇细胞肺癌
  • 4篇小细胞肺癌
  • 4篇非小细胞肺癌
  • 3篇肺癌组织
  • 3篇癌组织
  • 2篇顺铂
  • 2篇切除
  • 2篇切除修复
  • 2篇切除修复交叉...
  • 2篇阻塞性
  • 2篇晚期
  • 2篇晚期非小细胞
  • 2篇联合顺铂
  • 2篇基因
  • 2篇吉西他滨
  • 2篇交叉互补基因

机构

  • 9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郭伟峰
  • 5篇陈伟文
  • 4篇叶晓艺
  • 4篇王志刚
  • 3篇郑锦阳
  • 3篇黄鸿波
  • 3篇沈冰寒
  • 2篇黄弘
  • 2篇庄锡彬
  • 1篇何约明
  • 1篇林一苹
  • 1篇彭明珠
  • 1篇邱庆南

传媒

  • 2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驱动蛋白Kif18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背景: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肺癌主要分两种: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
郭伟峰
关键词:驱动蛋白非小细胞肺癌
文献传递
两种局麻联合小剂量静脉麻醉在支气管镜的应用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在可弯曲支气管镜检查中,采用两种局麻联合小剂量静脉麻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将90例适合做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2%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及环甲膜穿刺法局部麻醉,并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咪达唑仑+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对照组在局部麻醉基础上静脉注射0.9%氯化钠作对照。记录两组术前、支气管镜过声门进入主气道时、活检、肺泡灌洗时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呼吸(respiration,RR)变化的最高值及脉搏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的最低值;术中配合度;利多卡因耗药量;术后患者主观不适感和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支气管镜过声门时SBP及HR均升高,RR加快,对照组升高更显著;活检及肺泡灌洗时观察组SBP、HR及RR回到术前水平,对照组仍高于术前水平;两组过声门SPO2均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明显。术中配合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利多卡因耗药量少于对照组,主观不适感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支气管镜检查采用2%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及环甲膜穿刺局麻基础上,联合小剂量静脉麻醉使患者在清醒状态下配合检查,生命体征较平稳,安全性好,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和满意度,但需注意把握好适应症。
彭明珠黄鸿波郭伟峰
关键词:局部麻醉咪达唑仑静脉麻醉支气管镜检查
366例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分析被引量:23
2010年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TBM)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2008年经临床诊断住院TBM病人366例,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近10年来TBM住院病例有增多趋势,主要是农民工TBM的增多占41.0%(87/212)。(2)脑脊液(CSF)培养结核菌321例,阳性28例;涂片60例,阳性4例。(3)颅脑MRI、CT检查异常最常见部位是基底节区70例(59.3%),合并脑积水76例(64.4%)。MRI影像异常发现率84.7%,主要表现为斑片、小结节、环状异常信号,T1W1呈等或低信号,T2W1、FLAIR呈高信号;CT影像异常发现率69.6%,主要表现为斑片、小灶状低密度影、脑室扩张、脑积液等。颅脑增强扫描渗出性病变呈环状强化是TBM的特征性表现。(4)TBM病死率14.2%,死亡原因:脑疝30例(57.7%)、感染性休克10例(19.2%)、全身衰竭3例(5.77%)、消化道出血3例(5.77%)。(5)≤14岁组126例中本地78例,卡介苗接种史12例,农民工子女48例,卡介苗接种史3例。结论提高CSF分枝杆菌的检出率对提高TBM诊断水平十分重要;MRI检查对TBM诊断有重要意义;对脑疝的抢救、有效抗感染、营养支持、防治消化道出血等是TBM治疗成败的关键;需重视卡介苗接种和接种质量。
何约明林一苹邱庆南庄锡彬黄鸿波郭伟峰黄弘
关键词:结核脑膜
ERCC-1和RRM-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病理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核苷酸还原酶调节因子RRM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良性对照组、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SurPlexTM液相芯片技术检测肺癌组织中ERCC1、RRM1的mRNA相对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肺癌组织中ERCC1、RRM1的mRNA含量明显高于良性病变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且呈现出TNMⅠ
陈伟文王志刚沈冰寒郭伟峰叶晓艺郑锦阳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DNA修复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健择单药与联合顺铂方案治疗70岁以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2007年
[目的]评价健择单药与健择联合顺铂治疗70岁及以上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用46例70岁及以上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单药组19例,采用健择1.0g/m2,静脉点滴,第1,8天;联合方案组27例,采用健择1.0g/m2,静脉点滴,第1,8天,加顺铂(DDP)75mg/m2静脉点滴第1~3天。[结果]单药组有效率26.3%(5/19),联合方案组有效率40.7%(11/27),两组间无显著差异(χ2=2.21,P>0.05),联合方案组毒副反应发生率较单药组高。[结论]单药健择不仅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而且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生存质量及用药安全性。
王志刚陈伟文叶晓艺郭伟峰
关键词:吉西他滨顺铂
参照ERCC1、RRM1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实施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ERCC1、RRM1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实施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6月到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化疗的150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顺铂治疗的78例、健择(吉西他滨)化疗的72例,比较各组不同化疗效果患者的ERCC1、RRM1表达情况。结果顺铂无效组患者ERCC1的mRNA水平、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顺铂有效组(P<0.05);RRM1的mRNA水平、蛋白水平,与顺铂有效组无差异(P>0.05);健择无效组患者RRM1的mRNA水平、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健择有效组(P<0.05);ERCC1的mRNA水平、蛋白水平,与健择有效组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ERCC1表达水平与铂类药物化疗效果成反比,RRM1表达水平与健择化疗效果呈反比,ERCC1、RRM1表达可以指导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化疗药物使用。
陈伟文王志刚郑锦阳沈冰寒郭伟峰叶晓艺
关键词:ERCC1RRM1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1表达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的相关性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RR)亚单位M1(RRM1)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148例经过4个周期以上GP方案化疗的Ⅳ期NSCLC组织中RRM1和ERCC1的表达情况。结果Ⅳ期NSCLC组织中ERCC1的阳性率为47.3%,RRM1的阳性率为35.1%,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是否吸烟无关。ERCC1和RRM1低表达者接受GP方案化疗的效果均优于高表达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RRM1低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长于高表达者(P=0.004)。结论晚期NSCLC患者组织中ERCC1和RRM1mRNA的表达与GP方案化疗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
陈伟文王志刚郑锦阳沈冰寒郭伟峰叶晓艺
关键词: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药物疗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日间嗜睡与P物质水平的关系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P物质水平与OSAHS患者日间嗜睡的关系。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因鼾症就诊的患者120例,根据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分为单纯鼾症组及OSAHS组:单纯鼾症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48±15)岁,平均AHI为(2.8±1.6)次/h;OSAHS组90例,其中男78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49±12)岁,平均AHI为(37.1±23.7)次/h。采用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进行嗜睡程度评估,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P物质水平。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等方面均匹配。OSAHS患者ESS评分为(13±5)分,高于单纯鼾症患者(F=10.299,P〈0.05),且OSAHS病情较重,其评分也较高。OSAHS患者P物质水平为(132±27)ng/L,低于单纯鼾症患者(F=3.048,P〈0.05),且OSAHS病情越重P物质水平越低。相关性分析显示OSAHS患者P物质水平与ESS评分呈负相关(r=-0.238,P〈0.05)。结论OSAHS患者日问嗜睡程度升高,P物质水平降低,二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庄锡彬黄鸿波陈伟文黄弘郭伟峰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日间嗜睡P物质
肺康复治疗应用于慢阻肺缓解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肺康复治疗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缓解期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慢阻肺缓解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肺康复治疗。对比两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6 min步行距离(423.0±23.5)m较对照组(358.6±18.5)m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18,P<0.05)。结论慢阻肺缓解期采取肺康复治疗,有助于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的提升,可提高其运动耐力。
洪利兴王圣楠郭伟峰黄俊玲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治疗肺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