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诚凡

作品数:34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高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腰椎
  • 10篇疗效
  • 9篇关节
  • 8篇内固定
  • 8篇骨折
  • 7篇关节置换
  • 6篇腰椎间盘
  • 6篇腰椎间盘突出
  • 6篇腰椎间盘突出...
  • 6篇手术
  • 6篇术后
  • 6篇突出症
  • 6篇椎间盘
  • 6篇椎间盘突出
  • 6篇椎间盘突出症
  • 6篇微创
  • 5篇全髋
  • 5篇全髋关节
  • 4篇置换术
  • 4篇头盆

机构

  • 33篇高州市人民医...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东莞市长安医...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郴州市第一人...
  • 1篇惠州市中医医...

作者

  • 33篇钟诚凡
  • 22篇黄春明
  • 13篇罗绍坚
  • 13篇张琛海
  • 6篇李先民
  • 6篇赵丽丽
  • 5篇唐建华
  • 4篇黄菁
  • 3篇赖剑强
  • 1篇牛维
  • 1篇黎超伟
  • 1篇梁荣伟
  • 1篇何雨生
  • 1篇董智晖
  • 1篇郭达
  • 1篇李小川

传媒

  • 5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吉林医学
  • 3篇中国伤残医学
  • 2篇中国骨伤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上海医药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白求恩军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2篇2022
  • 5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显微镜下通道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通道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微创通道下靶点穿刺、显微镜下开窗摘除脱出髓核治疗2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手术前后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采用ODI评分进行功能评估。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无手术并发症,切口均一期愈合。VAS评分术后3 d、2周、3个月及末次随访均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术后2周、3个月及末次随访均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优16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为18/20。结论显微镜下通道技术高速磨钻骨面开窗摘除脱出髓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简便,患者恢复快,临床效果满意。
唐建华赵丽丽黄春明钟诚凡刘付仟
关键词:腰椎间突出症
成人退行性腰椎侧凸的术式选择与疗效观察
2012年
目的:对患有退行性腰椎侧凸的成人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的术式选择和具体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抽取120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退行性腰椎侧凸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根据患者病情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A、B、C三组,平均每组40例。A组患者采用椎管减压+内固定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椎管减压+冠状位融合+内固定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C组患者采用单纯减压手术治疗。对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特定时间段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B两组患者手术后1年的矢状位cobb角、前冠状位均较治疗前比较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在手术后1年的矢状位cobb角、前冠状位均较治疗前比较略有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治疗后的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退行性腰椎侧凸的成人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应该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程度的不同,在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后,合理的选择一种最为合适的手术方法,这对于患者的病情的有效控制和迅速恢复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钟诚凡罗绍坚邓桂彬张琛海黄春明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侧凸成人手术术式疗效
全髋关节置换用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翻修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的原因及其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的必要性。方法对26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翻修并进行随访。结果26例患者随访时间1~7年,功能恢复、疼痛缓解率达92.3%。结论假体松动、髋臼磨损、人工股骨头脱位、关节周围骨化等并发症,是造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全髋关节置换术翻修能明显改善这些疼痛。
黄春明黄菁罗绍坚邓桂彬钟诚凡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并发症全髋关节置换翻修
入院水合状态对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急性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老年患者的入院水合状态对围术期急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前瞻性调查了332例因髋部骨折住院的老年患者。根据急诊、住院期间首2次血浆渗透压的均值,将患者分为正常水合组(275~295 mmol·L-1)、脱水倾向组(295~300 mmol·L-1)、脱水组(>300 mmol·L-1),比较各组患者住院期间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便秘等急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332例患者平均住院(15.88±5.71)d,其中脱水倾向患者占44.87%,脱水患者占22.28%,且随年龄增大脱水及脱水倾向患者增多(P<0.05)。年龄在75岁以下的脱水组患者中,53.84%发生压疮,57.69%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79.92%发生便秘;年龄在75~90岁的脱水组患者中,48.71%发生压疮,71.79%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82.05%发生便秘。同年龄段不同水合状态组间比较压疮、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便秘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脱水、脱水倾向是老年人群髋部骨折后常见的病理水合状态,可增加住院期间发生压疮、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便秘等急性并发症的风险。
张琛海邓桂彬钟诚凡梁荣伟
关键词:脱水髋部骨折急性并发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位复发的微创治疗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原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使用显微内镜椎间盘手术系统从后路对1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位复发的患者进行微创治疗。结果19例平均随访36个月,优13例,良4例,可2例。结论使用椎间盘镜治疗原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方法有诸多优点,不经原切口,不直接剥离硬膜表面的瘢痕组织,减少损伤硬脊膜、神经根的风险,并且最大限度维持脊柱的稳定性。
罗绍坚钟诚凡张琛海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微创
对比全膝关节置换术与单髁置换术在膝骨性关节炎中的治疗效果被引量:5
2022年
探讨单髁置换术(UKA)应用于膝骨性关节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49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手术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n=145)和观察组(n=4).对照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观察组采用UKA 治疗,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膝关节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更短,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术后膝关节生理性外翻角较对照组更小,而胫骨角、膝关节活动度均较对照组更大(P<0.05);2组术后膝关节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下地时间、膝关节屈曲达90°所需时间、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理及心理质量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2组术后假体松动、半月板衬套脱位、深静脉血栓、关节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UKA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理想,且创伤小、费用少、并发症少,有助于患者早期更快恢复及生活质量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邓桂彬董智晖钟诚凡张琛海范武
关键词:单髁置换术膝骨性关节炎膝关节功能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观察
2018年
目的:分析评价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盲选法将高州市人民医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钢板固定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术后开始负重训练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膝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上,观察组为96.67%,与对照组的66.67%比较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的26.67%比较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具备显著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加快骨折愈合时间及缩短住院时间。
李先民钟诚凡黄春明
关键词:锁定钢板内固定胫骨平台骨折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加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
2010年
目的:探讨后路一期病灶清除加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病灶清除同时加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患者16例,术后通过X线观察植骨融合情况,应用Frangkel分级评分评估神经恢复程度。结果:随访1~3年,X线示16例患者病灶均得到骨性融合,腰痛症状消失。15例有神经损伤症状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A级恢复到D级1例;B级恢复到D级2例,恢复到E级4例;C级恢复到D级2例,恢复到E级3例;D恢复级到E级3例。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加椎弓根系统治疗腰椎结核操作相对简单,同时使脊柱后凸畸形也得到矫正,有利于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和神经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满意。
罗绍坚黄鹦黄春明钟诚凡张琛海
关键词:结核腰椎内固定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腔内追加注射混合镇痛液延长术后镇痛时间的临床观察
2020年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关节腔内追加注射混合镇痛液能否延长术后镇痛时间。方法:采用回顾性配对研究方法,以30例仅在TKA术中接受关节周围浸润注射混合镇痛液患者为对照组、30例在术后第2天还接受了关节腔内追加注射混合镇痛液的患者为观察组。术后第2、3、4、5、7天,记录患者的静息和屈膝90°时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1 min步行距离;记录术后7 d患者追加镇痛药物盐酸曲马多的使用情况;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静息VAS评分、追加镇痛药物使用方面与对照组患者无显著差异,但在术后屈膝90°VAS评分和1 min步行能力方面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改善。结论:关节腔内追加注射混合镇痛液能显著改善TKA术后患者膝关节屈伸运动时的疼痛程度和步行能力。
钟诚凡钟礼伦邓铭聪郭达曹学伟刘军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关节腔内注射
微创通道辅助下减压椎间融合及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微创通道下目标减压椎间融合及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其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12—2015-08采用Quadrant微创通道肌间隙入路、椎间孔开窗、目标神经减压、椎间盘摘除、单枚椎间融合器自体颗粒松质骨椎间融合、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 82例手术时间70~90 min,平均81 min;术中出血量90~150 ml,平均97 ml;术后切口引流量15~40 ml,平均25 ml。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4~24个月,平均13个月。复查MRI未见腰背肌萎缩。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1.2±0.7)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31,P〈0.05)。结论微创通道辅助下行目标减压、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操作视野清晰,损伤较小。
唐建华赵丽丽黄春明钟诚凡邓桂彬赖剑强李先民陈嘉华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植骨融合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