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琛海
- 作品数:19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高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成人退行性腰椎侧凸的术式选择与疗效观察
- 2012年
- 目的:对患有退行性腰椎侧凸的成人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的术式选择和具体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抽取120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退行性腰椎侧凸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根据患者病情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A、B、C三组,平均每组40例。A组患者采用椎管减压+内固定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椎管减压+冠状位融合+内固定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C组患者采用单纯减压手术治疗。对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特定时间段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B两组患者手术后1年的矢状位cobb角、前冠状位均较治疗前比较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在手术后1年的矢状位cobb角、前冠状位均较治疗前比较略有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治疗后的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退行性腰椎侧凸的成人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应该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程度的不同,在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后,合理的选择一种最为合适的手术方法,这对于患者的病情的有效控制和迅速恢复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 钟诚凡罗绍坚邓桂彬张琛海黄春明
-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侧凸成人手术术式疗效
- 一种头盆环牵引装置
- 一种头盆环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支架、盆支架、连接在头支架、盆支架间的支撑杆,头支架包括环状物、沿环状物的环横向设置的颅骨固定针、连接在环状物两端的连接件,盆支架包括圈状物、固定在圈状物上的两盆骨穿针,两盆骨穿针呈锐...
- 黄春明钟诚凡邓桂彬张琛海李先民
- 文献传递
- 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间盘切除加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34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后路椎间盘切除加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术前、术后1年随访时进行改良Macnab标准评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和椎间隙相对高度(R)测量。结果 34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31例获得优良手术效果,优良率为91.2%。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和椎间隙相对高度(R)测量等比较,术后各项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经后路椎间盘切除加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
- 钟诚凡罗绍坚张琛海李先民
- 关键词: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
- 后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入加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被引量:3
- 2010年
-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脊柱骨折,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截瘫,通常累及三柱,脊髓压迫有来自椎体后方碎骨、破裂的椎间盘及塌陷的椎板。手术治疗的目的是争取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和脊柱的力线及椎管管径,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同时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使患者能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
- 罗绍坚黄鹦黄春明钟诚凡张琛海
- 关键词:胸椎腰椎骨折
- 椎弓根内固定+自体髂骨单Cage融合+腰椎下半椎板揭盖回植治疗腰椎滑脱被引量:2
- 2012年
- 2008年1月-2011年6月,我科对20例腰椎滑脱患者在后路手术中采用椎引根内间定+自体髂骨单Cage融合+腰椎下半椎板揭盖回植技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 邓桂彬张琛海黄春明
- 关键词:腰椎滑脱椎板内固定
- 入院水合状态对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急性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老年患者的入院水合状态对围术期急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前瞻性调查了332例因髋部骨折住院的老年患者。根据急诊、住院期间首2次血浆渗透压的均值,将患者分为正常水合组(275~295 mmol·L-1)、脱水倾向组(295~300 mmol·L-1)、脱水组(>300 mmol·L-1),比较各组患者住院期间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便秘等急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332例患者平均住院(15.88±5.71)d,其中脱水倾向患者占44.87%,脱水患者占22.28%,且随年龄增大脱水及脱水倾向患者增多(P<0.05)。年龄在75岁以下的脱水组患者中,53.84%发生压疮,57.69%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79.92%发生便秘;年龄在75~90岁的脱水组患者中,48.71%发生压疮,71.79%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82.05%发生便秘。同年龄段不同水合状态组间比较压疮、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便秘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脱水、脱水倾向是老年人群髋部骨折后常见的病理水合状态,可增加住院期间发生压疮、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便秘等急性并发症的风险。
- 张琛海邓桂彬钟诚凡梁荣伟
- 关键词:脱水髋部骨折急性并发症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位复发的微创治疗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原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使用显微内镜椎间盘手术系统从后路对1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位复发的患者进行微创治疗。结果19例平均随访36个月,优13例,良4例,可2例。结论使用椎间盘镜治疗原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方法有诸多优点,不经原切口,不直接剥离硬膜表面的瘢痕组织,减少损伤硬脊膜、神经根的风险,并且最大限度维持脊柱的稳定性。
- 罗绍坚钟诚凡张琛海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微创
- 对比全膝关节置换术与单髁置换术在膝骨性关节炎中的治疗效果被引量:5
- 2022年
- 探讨单髁置换术(UKA)应用于膝骨性关节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49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手术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n=145)和观察组(n=4).对照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观察组采用UKA 治疗,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膝关节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更短,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术后膝关节生理性外翻角较对照组更小,而胫骨角、膝关节活动度均较对照组更大(P<0.05);2组术后膝关节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下地时间、膝关节屈曲达90°所需时间、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理及心理质量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2组术后假体松动、半月板衬套脱位、深静脉血栓、关节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UKA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理想,且创伤小、费用少、并发症少,有助于患者早期更快恢复及生活质量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 邓桂彬董智晖钟诚凡张琛海范武
- 关键词:单髁置换术膝骨性关节炎膝关节功能
- 后路椎板切除同时行颈椎侧块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管内肿瘤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板切除摘除椎管内肿瘤,同时行颈椎侧块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颈椎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该手术方法治疗颈椎椎管内肿瘤10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早期(3周以内)可下床活动,无1例出现眩晕、颈痛、头痛等颈椎不稳的表现。随访6个月~2年未见后凸畸形发生,颈椎活动不受限制,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结论:经后路椎板切除同时行经颈椎侧块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管内肿瘤,能够维持手术后颈椎的稳定性,防止远期后凸畸形的发生。
- 邓桂彬张琛海黄春明罗绍坚钟成凡李先民
- 关键词:颈椎椎管肿瘤侧块内固定植骨
-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加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
- 2010年
- 目的:探讨后路一期病灶清除加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病灶清除同时加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患者16例,术后通过X线观察植骨融合情况,应用Frangkel分级评分评估神经恢复程度。结果:随访1~3年,X线示16例患者病灶均得到骨性融合,腰痛症状消失。15例有神经损伤症状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A级恢复到D级1例;B级恢复到D级2例,恢复到E级4例;C级恢复到D级2例,恢复到E级3例;D恢复级到E级3例。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加椎弓根系统治疗腰椎结核操作相对简单,同时使脊柱后凸畸形也得到矫正,有利于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和神经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满意。
- 罗绍坚黄鹦黄春明钟诚凡张琛海
- 关键词:结核腰椎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