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 作品数:32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sm-mec在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中的分布和表达
- 目的:探讨psm-mec 基因在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中的分布和表达,为进一步分析psm-mec 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收集临床分离并经过全自动微生物奠定系统准确鉴定的表皮葡萄球菌165 株,通过PCR 扩增esp 和me...
- 杨永长肖代雯姜伟陈亮胡洪华周薇黄文芳
- 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
- 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附属基因调节因子agr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附属基因调节因子agr基因多态性,了解表皮葡萄球菌的分子特征。方法收集84株临床分离并经过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准确鉴定的表皮葡萄球菌,通过PCR扩增esp和mecA基因准确鉴定和区分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MSSE)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采用多重PCR扩增表皮葡萄球菌的agr等位基因,分析agr基因多态性。结果 84株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中,20株为MSSE,占23.80%,其中agrⅠ型5株,agrⅡ型2株,agrⅢ型2株,agr未分型11株。64株为MRSE,占76.20%,其中agrⅠ型37株,agrⅡ型7株,agrⅢ型11株,agr未分型9株。血液来源的表皮葡萄球菌中,agrⅠ型25株,agrⅡ型5株,agrⅢ型10株,agr未分型16株。非血液来源的表皮葡萄球菌中,agrⅠ型17株,agrⅡ型4株,agrⅢ型3株,agr未分型4株。结论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agr基因存在明显多态性,MSSE中未分型agr较常见,MRSE中以agrⅠ型和agrⅢ型为主。
- 杨永长肖代雯陈亮刘华喻华黄文芳
- 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基因多态性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
- SCCmec相关psm-mec在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中的分布和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SCCmec相关的psm-mec在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中的分布和特征,为深入了解其在表皮葡萄球菌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收集临床分离并经过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准确鉴定的表皮葡萄球菌84株,PCR扩增esp和mec A基因区分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PCR扩增psm-mec和fudoh基因确定携带psm-mec菌株,分析其在不同标本来源MRSE的分布,同时扩增mecR1/psm-mec与psm-mec/xylR基因间隔序列,探讨psm-mec与mecR1,xylR基因的连接关系。结果 PCR扩增结果显示,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中,MRSE为64株,占76.19%。psm-mec和fudoh扩增结果显示,psm-mec基因阳性MRSE为25株,携带率为39.0%(25/64),且主要分布于血液和痰液来源MRSE。20株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均未检出psm-mec基因。基因间隔序列扩增结果显示,25株携带psm-mec菌株的mecR1/psm-mec均阳性,16株psm-mec/xylR阳性。结论 SCCmec相关的psm-mec广泛分布于MRSE中,psm-mec均与SCCmec基因盒上mecR1基因相连,64%菌株与xylR连接。
- 杨永长陈亮肖代雯喻华刘华黄文芳
-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
- SCCmec相关的psm-mec在血液来源人葡萄球菌中的分布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SCCmec相关的psm-mec在血液来源人葡萄球菌中的分布,了解人葡萄球菌的分子特征。方法收集血培养阳性并经过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准确鉴定的人葡萄球菌25株,通过PCR扩增mecA和psm-mec基因,采用多重PCR对耐甲氧西林人葡萄球菌SCCmec分型,分析psm-mec在人葡萄球菌中的分布。结果 PCR扩增结果显示,21株为耐甲氧西林人葡萄球菌,4株为甲氧西林敏感人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人葡萄球菌psm-mec基因的检出率为47.6%,甲氧西林敏感人葡萄球菌中未检出psm-mec基因。多重PCR结果显示,21株mecA阳性人葡萄球菌中,3株属SCCmec类I型,1株属SCCmecⅢA型,1株属SCCmecⅢB型,4株属SCCmec类IIIA型,1株属SCCmec类IIIB型,3株属SCCmec类Ⅳ,8株属SCCmec新型别。在psm-mec阳性菌株中,1株分布于SCCmecⅢA,1株分布于SCCmecⅢB,4株分布于SCCmec类IIIA,1株分布于SCCmec类IIIB,3株分布于SCCmec新型别。结论 SCCmec相关的psm-mec广泛存在于血液来源的耐甲氧西林人葡萄球菌中,主要分布于SCCmecⅢ型、类III型和SCCmec新型别。
- 杨永长陈亮肖代雯喻华刘华黄文芳
- psm-mec在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中的分布和表达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psm-mec基因在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中的分布和表达,为进一步分析psm-mec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收集临床分离并经过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准确鉴定的表皮葡萄球菌165株,通过PCR扩增esp和mecA基因准确鉴定和区分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MSSE)和甲氧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MRSE)。扩增psm-mec、fudoh和p221片段确认psm-mec携带菌株,通过DNA序列比对分析psm-mec及其上游序列的变化。构建p221重组质粒制备定量检测psm-mec的标准品,提取携带psm-mec MRSE总RNA,采用荧光定量RT-PCR分析临床分离MRSE psm-mec转录水平。结果 83.64%的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为MRSE,其中29株携带psmmec基因,携带率为17.58%,且仅分布于MRSE中。所有菌株psm-mec开放读码框序列无突变,仅4.34%菌株在psm-mec基因上游存在G〉A的点突变。临床分离携带psm-mec菌株均表达此基因,其表达水平在103~107拷贝之间,G〉A点突变不影响psm-mec转录表达。结论 psm-mec仅分布和表达于临床分离MRSE中,G〉A点突变不影响psm-mec表达。
- 杨永长肖代雯姜伟陈亮胡洪华周薇黄文芳
- 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
- 携带psm-mec基因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的耐药谱研究
- 2015年
- 目的比较携带与未携带psm-mec基因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的耐药谱,为治疗MRSE引起的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临床分离并经过全自动微生物奠定系统准确鉴定的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epidermidis)165株,通过PCR扩增esp和mec A基因,准确鉴定和区分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MSSE)和MRSE。扩增psm-mec,fudoh和p221片段确认携带psm-mec基因的MRSE菌株,比较分析携带与未携带psm-mec基因MRSE的耐药谱。结果83.64%的临床分离S.epidermidis为MRSE,其中29株携带psm-mec基因,携带率为17.58%,且仅分布于MRSE中。临床分离MRSE易对苯唑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和克林霉素耐药,未发现对利奈唑胺、呋喃妥因、普丁/达福、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耐药菌株。携带psm-mec基因MRSE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利福平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未携带psm-mec基因MRSE。结论携带psm-mec基因MRSE易对苯唑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利福平和复方新诺明耐药。
- 杨永长肖代雯喻华姜伟陈亮胡洪华周薇黄文芳
-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耐药谱
- 临床分离血液来源的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与相关基因携带的研究
-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血液来源的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状况,探究生物被膜形成与相关基因携带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分离血液来源的表皮葡萄球菌68 株,用96 孔聚苯乙烯培养板分析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用PCR 法检测 psm-m...
- 胡洪华杨永长肖代雯姜伟陈亮周薇传良敏刘华黄文芳
- 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
- 携带psm-mec的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产生物被膜能力的研究
- <正>目的探讨携带psm-mec基因的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产生物被膜的能力,为进一步分析psm-mec与生物被膜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收集临床分离并经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准确鉴定的表皮葡萄球菌84株,通过PCR扩增esp...
- 杨永长陈亮肖代雯喻华刘华黄文芳
- 文献传递
- 预先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与利多卡因对罗库溴铵注射痛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研究预先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和利多卡因对罗库溴铵注射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经口插管全麻的择期手术患者1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C组)、Dex低剂量组(D1组)、Dex高剂量组(D2组)和利多卡因组(L组),每组40例。D1组和D2组患者分别预先静脉泵注Dex0.2、0.4μg/kg;L组患者预先静脉泵注利多卡因0.5mg/kg;C组则给予等容生理盐水(10m1),均在10min注射完毕。然后各组患者静脉注射罗库溴铵10mg(1m1),2S内推注完。立即评测患者疼痛评分、镇静评分,记录低血压、心动过缓及输注并发症。结果4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注射痛发生率(82.5%)明显较D1组(60.0%)、D2组(40.0%)和L组(32.5%)高(P〈0.05);D1组注射痛发生率明显高于D2组和L组(P〈0.05);而D2组和L组注射痛发生率及疼痛程度相似;D2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各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及输注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先静脉注射Dex0.2、0.4μg/kg及利多卡因0.5μg/kg均能明显减少罗库溴铵引起注射痛的发生率,且以Dex0.4μg/kg及利多卡因0.5mg/kg效果最佳。
- 曾思温开兰蔡兵陈亮吕强吕学文兰志勋
- 关键词:利多卡因罗库溴铵注射痛
- SCCmec相关的psm-mec在血液来源人葡萄球菌中的基因定位
- 目的 了解SCCmec 相关的psm-mec 在血液来源人葡萄球菌中的基因定位特征,为深入研究psm-mec在人葡萄球菌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收集临床血培养分离的人葡萄球菌25 株,通过PCR 扩增 mecA 和 ps...
- 杨永长陈亮喻华刘华肖代雯黄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