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军
- 作品数:11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典型膝关节外伤后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的影像诊断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非典型膝关节外伤后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的影像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非典型膝关节外伤患者的膝关节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helical CT,MD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图像,男29例、女44例。年龄16-77岁,中位数44岁。所有患者均以膝关节疼痛为主诉,负重后加剧,均无明确外伤史,但在近1周内均进行过较平常剧烈的舞蹈、体操、踢毽子等单腿持重活动。所有患者均在初诊时拍摄DR平片,于就诊后1周内进行MDCT及MRI检查。结果:初诊时73例患者在DR片上均未发现骨折征象,7例经MDCT检查诊断为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49例经MRI检查诊断为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最终经临床确诊为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者49例。MDCT检查诊断的灵敏度为14.3%、特异度为100%,诊断一致性检验Kappa=0.099,P=0.051;MRI诊断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100%,诊断一致性检验Kappa=1.000,P=0.000。在MDCT图像上17例患者表现为骨质疏松、4例骨小梁扭曲、5例骨小梁断裂(或裂隙)、13例关节囊积液、11例软组织肿胀;在MRI上7例表现为骨小梁断裂(或裂隙)、35例骨髓水肿、27例半月板损伤、8例软骨损伤、36例关节内韧带损伤、45例关节囊积液、22例软组织肿胀。结论:对非典型膝关节外伤后,DR片无骨折征象,但存在不能缓解的膝关节疼痛,尤其是负重后疼痛加剧的患者,应尽早进行MRI检查。
- 陈利军田野刘文刚陈文静叶振中潘天祥
- 关键词:胫骨骨折膝关节X线影像增强
- 不同中医证型的膝骨性关节炎的X线平片表现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探讨3种中医证型的膝骨性关节炎的X线平片表现征象。方法对纳入标准的231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膝关节数字X线平片检查,观察膝骨性关节炎不同中医证型的X线平片影像学特征。结果 (1)关节间隙变窄、骨性关节面下囊变在3种中医证型间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骨质增生、骨性关节面凹陷在3种中医证型内所占比例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骨质增生出现的频率最高,提示演变是一基础改变,是一连续过程。骨性关节面下凹陷出现频率最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该影像表现在3种中医证型辨证中无特征性意义。结论膝骨性关节炎的X线平片影像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不同中医证型的辨证参考。
- 陈利军刘文刚高伟田野曾滨
-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证型X线表现
- DR与CT对足部外伤跖跗骨骨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分析、评价X线DR、MDCT对足部跖跗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足外伤患者进行MDCT及DR检查,比较DR与MDCT对于足跖跗骨骨折的显示能力。结果 :46例足外伤患者中,CT检查出96处骨折,DR仅明确检出50处,可疑3处。MDCT诊断足跖跗骨骨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为100%。MDCT对足跖跗骨骨折的诊断准确度高于DR(χ2=195.796,P=0.00)。结论:MDCT对足跖跗骨骨折的诊断准确度高于DR。
- 陈利军陈文静曾滨叶振中
- 关键词:骨折跖骨跗骨闭合性CT
- 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 2011年
- 目的:分析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分析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软骨母细胞瘤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总结其X线平片、CT和MRI表现。结果:X线表现:圆形或椭圆形骨质破坏区,偏心性生长,边界清晰,可见硬化边,可见病灶内有点状钙化。CT扫描显示:骨质破坏区边界锐利、硬化,病灶内斑点状或云絮状钙化。MR检查显示:T1WI病灶信号近似于肌肉信号,T2WI上病灶呈等高混杂信号或不均匀高信号,脂肪抑制T2WI示病灶周边见大片状骨髓水肿区;病变临近出现骨膜反应、临近软组织及关节囊肿胀。结论:软骨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较有特征性,结合X线平片、CT和MRI能做出正确诊断。
- 田野陈利军
- 关键词:软骨母细胞瘤磁共振成像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下肢力线变化与胫股关节退行性变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03年
- 为探讨膝关节相关力线改变与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 (OA)间的相关性。采用东芝KXO 5 0 0R型X线照相机 ,对因症就诊者摄取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 ,得有效病例 12 3例 ,共 192膝。另设对照组 31膝 ,分别测量其胫股关节间隙、下股骨角与上胫骨角 ,所测数据经SPSS 11.0统计处理分析。结果显示胫股关节间隙均较对照组窄 ,二者有差异性 (P <0 .0 5 ) ,下股骨角及上胫骨角均较对照组增大 ,二者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1)或具有差异性 (P <0 .0 5 )。表明膝关节下肢力线改变与胫股关节退行性变间存在有一定的相关性 ;而通过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增强肌肉的张力、减轻体重以及积极防治骨质疏松等 ,对于防止下肢力线的改变 ,延缓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发生发展将会起到积极作用。提示 ,连续测量OA患者下肢力线以观察其变化规律 ,进而通过采用校正其下肢力线的方法来减缓退行性变的进程 ,可能也不失为是防治胫股关节退行性变的一个途径。
- 陈利军刘文刚叶振中董旻
- 关键词:胫股关节放射照相术退行性变关节间隙下肢力线
- 输卵管造影中双腔球囊导管顶端位置对输卵管显示率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HSG)中,双腔球囊导管顶端位置的不同对该侧输卵管显示率的影响。方法选择HSG检查中导管顶端紧邻子宫角部且无明显间隙,当对比剂注入4~5 ml或对侧输卵管全程对比剂显影而该侧输卵管仍未见对比剂显示的受检者72例,按不同操作方法随机分为A、B、C三组进行对比研究。A组(23例):保持原状态,即不调整双腔球囊管的位置及球囊大小继续注药;B组(30例):放出球囊气体约0.5~1 ml后继续注药,以导管顶端周缘出现对比剂为度;C组(19例):在继续注药的同时轻拉导管,以导管不脱出为度。每次拉动持续时间不少于1 s,每拉动3次为1个观察周期。摄片观察、记录双侧输卵管的显示情况并作组间对照。数据分析采用SPSS 12.0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A组显示通畅率为30.43%(7/23),B组为76.67%(23/30);C组为63.16%(12/19)。A、B两组间对照,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1.328,P=0.001);A、C两组间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97,P=0.034);B、C两组间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0,P=0.308)。结论当导管顶端紧邻子宫角部时,适当减小球囊体积或向外轻拉导管是提高输卵管显示率的有效方法。
- 陈利军叶振中何卫曾滨陈文静潘天祥
- 关键词:子宫输卵管造影双腔球囊导管假阳性
- CT早期诊断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早期头颅CT表现与发生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关联性,以分析单纯凭CT影像改变早期诊断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可行性。方法:搜集有CT复查的颅脑外伤住院病例共125例,以时间顺序采用单盲法对首诊CT图像进行统计分析;首诊CT发现有原发性颅内脑损伤78例,将CT复诊图像与首诊图像对比,共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19例(其中1例为首诊CT图像正常)。采用SPSS 11.0for Windows软件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与早期CT表现无明显特定的必然联系。结论:原发性颅脑损伤是引起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直接原因。早期CT影像改变应积极与临床表现相联系,一旦患者出现新的临床症状或原有症状、体征经积极治疗未见减轻或逐渐加重者,应及时复查CT以早期发现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
- 陈利军刘文刚
- 关键词:脑损伤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X线断层扫描CT影像
- 便秘与结肠解剖长度变异关系探讨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试从结肠长度变异方面探讨、分析、解释便秘的成因。方法 使用岛津 5 0 0MA -EX型胃肠机 ,采用上海马陆Ⅱ型硫酸钡对 12 9例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有结肠“盘曲”的患者 ,其便秘发病率明显高于无“盘曲”的患者。结论 依据结肠的解剖生理特点 ,结肠“盘曲”其实质是结肠的迂曲延长 ;亦即增加了粪便与结肠黏膜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 ,为便秘的产生增加了结肠解剖长度变异因素。
- 陈利军
- 关键词:便秘结肠结肠气钡双重造影
- 腰椎关节突角度变化与椎间盘病损关系探讨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不同腰椎关节突角度序列与腰椎间盘病损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GE -90 0 0型全身CT机 ,对117例因各种症状就诊者进行L3 ~S1椎间隙平扫 ,测得关节突平面与矢状线夹角即为关节突角。依据下一关节突角与上一关节突角角度差的不同 ,将其分为正常角度序列与异常角度序列两大类。结果 ①按正常序列 ,即关节突角逐渐增大者其椎间盘病损率为 3 3 7% ;②按异常序列 (共分为两组 )A组 :下一关节突角较上一关节突角缩小 3 °以内者 ,椎间盘病损率为 11 9% ;B组 :下一关节突角较上一关节突角缩小 3 °以上者 ,椎间盘病损率为 5 4 4%。结论 腰椎后关节结构对维持腰椎间关节稳定起着重要作用。腰椎关节突轻度退变对减缓腰椎间盘病损的代偿机能不容忽视。该代偿机能一旦打破则椎间盘病损率将明显增高 ;而正确体位是减轻腰椎间关节负荷的重要保障。
- 陈利军孙聚葆
- 关键词:腰椎关节突
- 不规则骨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评价被引量:19
- 2015年
- 目的提高对不规则骨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骨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表现。其中9例发生于不规则骨,20例发生于规则骨。结果29例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主要影像表现:1、皂泡状或吹气球样膨胀性骨质破坏:平片7例,CT 18例,MRI 19例;2、病灶内骨间隔及骨脊:平片3例,CT 7例;MRI 3例;3、病灶周围骨或纤维组织硬化:平片0例,CT 3例,MRI表现为病灶周围线状低信号影15例;4、骨壳部分断缺:平片2例,CT 5例,MRI 3例;5、液-液平面:CT 2例,MRI 20例;6、骨膜反应:无;7、软组织肿块:CT 0例,MRI 1例。结论不规则骨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与常见部位ABC影像学特征大致相仿,多层螺旋CT与MRI综合分析更有助于ABC术前诊断。
- 陈利军陈文静杜建平
- 关键词:骨囊肿动脉瘤样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