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小红

作品数:11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细胞
  • 7篇成牙
  • 6篇牙本质
  • 5篇分化
  • 5篇成牙本质
  • 4篇干细胞
  • 4篇成牙本质样细...
  • 2篇牙齿发育
  • 2篇诱导分化
  • 2篇胚胎
  • 2篇间充质
  • 2篇胶原
  • 2篇构建组织工程
  • 1篇蛋白
  • 1篇牙本质-牙髓...
  • 1篇牙本质非胶原...
  • 1篇牙胚
  • 1篇牙髓
  • 1篇移植物
  • 1篇异体

机构

  • 10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伯明翰大学

作者

  • 11篇陈小红
  • 8篇刘鲁川
  • 8篇邓蔓菁
  • 7篇安建平
  • 5篇方军
  • 5篇金岩
  • 3篇匡桂英
  • 3篇孙雅娟
  • 2篇聂鑫
  • 1篇张勇杰
  • 1篇轩昆
  • 1篇陆伟
  • 1篇张锐红
  • 1篇文玲英
  • 1篇刘晓辉
  • 1篇刘鹏
  • 1篇唐亮
  • 1篇孟浩

传媒

  • 3篇实用口腔医学...
  • 2篇牙体牙髓牙周...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牙源性上皮在外胚间充质细胞向牙齿样结构形成中的作用
2010年
目的探讨颌突上皮和成釉器上皮在E12.5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牙齿样结构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切取E12.5大鼠下颌突,将纯化的外胚间充质细胞(A组)、颌突上皮细胞+外胚间充质细胞(B组)、成釉器上皮+外胚间充质细胞(C组)、成釉器上皮(D组)与明胶海绵支架复合,分别植入大鼠肾被膜下,4周后收获移植物,对移植物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种植4周,颌突上皮+外胚间充质细胞在肾被膜下体积长大,形成牙本质-牙髓复合体样结构。成釉器上皮+外胚间充质细胞在肾被膜下体积增大,形成含牙釉质、牙本质-牙髓复合体样结构。成釉器上皮形成类骨样结构,纯化的外胚间充质细胞团植入肾被膜下后不能生长,细胞团块被吸收消失。结论牙源性上皮(颌突上皮和成釉器上皮)在E12.5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牙齿样结构形成中起决定作用,晚期牙源性上皮(成釉器上皮)可能仍蕴含成牙信息。
邓蔓菁陈小红孙雅娟聂鑫刘鲁川安建平
关键词:外胚间充质细胞
牙胚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大鼠胚胎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牙胚细胞条件培养液(TGC-CM)在诱导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取妊娠12.5dSD大鼠胎鼠第4代下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在牙胚细胞条件培养液(TGC-CM)的诱导下,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RT-PCR等方法,探索牙胚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的可能。结果: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在诱导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培养7d,在诱导组中细胞出现核极化,有很长的突起,细胞平行排列。抗牙本质涎蛋白(DSP)呈阳性反应。RT-PCR显示mRNA水平表达成牙本质细胞特异的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和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结论: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在含有多种细胞因子的TGC-CM的作用下能分化为成牙本质样细胞,能为研究牙齿的分化和发育提供良好的模型和实验依据。
陈小红刘鲁川金岩邓蔓菁安建平方军孙雅娟
关键词: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
出生后牙胚细胞肾被膜移植的成牙能力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将出生后牙胚细胞接种于肾被膜下探讨其成牙能力。方法:通过酶消化法获得出生后4d SD仔鼠第一磨牙牙胚细胞,离心后与明胶海绵支架复合植入大鼠肾被膜下,2周后组织学观察移植物中的组织新生情况。结果:细胞与支架复合体形成了包含釉质样组织和牙本质牙髓复合体的牙齿样结构,形成的硬组织与正常牙齿的形态结构与排列方式相似。Masson’s三色法显示绿色矿化基质形成。结论:出生后牙胚细胞仍保留了牙齿发育的遗传信号,体内移植后牙源性上皮细胞与间充质细胞相互作用,能重新排列构建出与正常牙体组织类似的规则排列结构,在适当条件下具有形成组织工程牙齿的潜能。
陈小红金岩刘鲁川聂鑫方军邓蔓菁
关键词:牙胚异体移植物
脂肪来源干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牙本质样细胞的体外培养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SD仔4只,处死后取腹股沟处脂肪组织。采用细胞体外共培养的方法,在牙胚细胞条件培养液(TGC-CM)的诱导下,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RT-PCR等方法,观察脂肪来源干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的过程。结果: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在诱导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培养7d,在诱导组中细胞出现核极化,有很长的突起,细胞平行排列。抗牙本质涎蛋白(DSP)呈阳性反应。RT-PCR显示mRNA水平表达成牙本质细胞特异的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和牙本质基质蛋白(DMP-1)。结论:含有多种细胞因子的TGC-CM能提供较好的微环境,诱导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能为组织工程牙体再生提供种子细胞来源和微环境选择。
陈小红刘鲁川金岩邓蔓菁安建平方军孙雅娟
关键词:脂肪来源干细胞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
大鼠脂肪干细胞(rADSCs)的分离鉴定及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干细胞(stem cell)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功能的未分化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分化为不同的功能细胞,形成多种组织和器官。按来源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
陈小红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干细胞培养成釉细胞成牙本质细胞
文献传递
DNCP诱导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的浓度优化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牙本质非胶原蛋白(DNCP)诱导大鼠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的最适浓度。方法取妊娠12.5d SD大鼠胎鼠第4代下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DNCP诱导浓度分别为10、50、100、200、500、1 000μg/mL,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诱导6d后采用定量RT-PCR检测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的表达。结果6d后除10μg/mL组和1000μg/mL组外,其他诱导组细胞出现极性改变,部分细胞出现平行排列趋势;细胞表达DSPP和DMP1,以200μg/mL组最强,500μg/mL组和200μg/mL组表达量相当,而1 000μg/mL组细胞死亡。结论在DNCP诱导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中过低浓度不利于成牙本质细胞的分化,而过高浓度则引起细胞死亡。200μg/mL是较为合适的有效诱导浓度。
邓蔓菁陈小红刘鲁川安建平匡桂英
关键词:牙本质非胶原蛋白成牙本质样细胞诱导分化
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复合胶原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皮肤缺损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DSC)作为皮肤组织工程种子细胞修复皮肤缺损的可能性。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SD大鼠脂肪组织,经体外扩增后接种于胶原凝胶构建组织工程活性皮肤替代物。15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ADSC复合胶原组织工程活性皮肤替代物实验组、单纯胶原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将各组相应材料分别移植于SD大鼠背部皮肤缺损处,比较观察创面修复效果。结果:ADSC复合胶原实验组、单纯胶原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4.3±1.7),(16.9±2.5)和(21.2±4.2)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ADSC复合胶原实验组成纤维细胞、微血管、胶原纤维均较单纯胶原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ADSC复合胶原构建的组织工程活性皮肤替代物移植后可加速新生血管形成、促进创面修复。提示以ADSCs作为种子细胞复合胶原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可用于皮肤缺损的修复治疗。
陆伟金岩张勇杰陈小红刘鹏方军孟浩张锐红唐亮
关键词: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创面愈合
大鼠第一腮弓肾被膜下种植的成牙能力研究
2007年
目的:观察E12.5d大鼠第一腮弓肾被膜下的成牙能力。方法:切取E12.5d大鼠第一腮弓(下颌突),种植于肾被膜下,4周后收获种植的组织块,组织学观察种植的第一腮弓的发育情况。结果:种植4周,第一腮弓在肾被膜下继续发育,形成牙齿样结构,包含牙釉质、牙本质、牙髓、成牙本质细胞、上皮根鞘样结构及骨样组织。形成的组织结构与正常发育的牙齿形态结构相似。结论:E12.5d大鼠第一腮弓在肾被膜下可以模拟体内牙齿的发育过程,继续发育形成牙齿样结构。
邓蔓菁陈小红刘鲁川安建平匡桂英
关键词:牙齿发育
多种生长因子对胚胎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牙本质非胶原蛋白(DNCP)、TGFβ1+DNCP、肝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诱导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取妊娠12.5 d SD大鼠胎鼠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第4代),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2 ng/mL)、牙本质非胶原蛋白(DNCP)(100μg/mL)、TGFβ1(2 ng/mL)+DNCP(100μg/mL)、肝素(1μg/mL)+IGF-1(100 ng/mL)的诱导下,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RT-PCR等方法,探索生长因子在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中的作用。结果:6 d后,在DNCP、TGFβ1+DNCP作用下,胎鼠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出现明显的形态改变,细胞由成纤维样变为梭形,部分核极化,有很长的突起,部分细胞呈现平行排列趋势。TGFβ1组部分细胞出现极化改变。DNCP、TGFβ1+DNCP诱导组抗牙本质涎蛋白(DSP)呈阳性反应,RT-PCR显示mRNA水平表达成牙本质细胞特异的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另外DMP1亦呈阳性表达。TGFβ1组不表达DSPP、DMP1。肝素+IGF-1组在细胞形态和蛋白、mRNA上均未出现成牙本质细胞特异的表达。结论:胎鼠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在DNCP和TGFβ1+DNCP的作用下能分化为成牙本质样细胞。表明在诱导中起关键作用的是DNCP。TGFβ1可诱导细胞在形态学上分化成类成牙本质细胞。本结果与该细胞在三维体系中的诱导分化结果相似,表明胚胎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在体外被诱导分化为成牙本质样细胞不是偶然现象,这为研究牙齿的分化和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模型和实验依据。
邓蔓菁刘鲁川陈小红安建平AJ Smith金岩史俊南
关键词: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
大鼠第一腮弓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牙本质-牙髓复合体样结构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胚胎12.5d(E12.5d)大鼠第一腮弓上皮及外胚间充质细胞离散后肾被膜下移植的成牙能力。方法切取E12.5d大鼠第一腮弓(下颌突),酶消化离心后与明胶海绵支架复合植入大鼠肾被膜下,4周后收获移植物,对移植物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抗牙本质涎蛋白(dentin sialoprotein,DSP)检测。结果种植4周,植入细胞在肾被膜下形成牙本质-牙髓复合体样结构。DSP在新生的牙本质组织中呈阳性表达。Masson三色法显示绿色矿化基质形成。结论E12.5d大鼠第一腮弓细胞部分保留了牙齿自然发育的遗传信号,在肾被膜下可以构建形成牙本质-牙髓复合体样结构。
邓蔓菁陈小红刘鲁川安建平匡桂英
关键词:牙本质-牙髓复合体牙齿发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