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添华

作品数:25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井冈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动脉
  • 5篇反应蛋白
  • 4篇多糖
  • 4篇心病
  • 4篇心肌
  • 4篇血管
  • 4篇西洛他唑
  • 4篇冠心病
  • 3篇蛋白
  • 3篇血压
  • 3篇脂多糖
  • 3篇溶栓
  • 3篇肿瘤坏死因子
  • 3篇坏死因子
  • 3篇高血压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白细胞介素
  • 3篇C-反应蛋白

机构

  • 12篇井冈山大学
  • 9篇井冈山学院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赣南医学院
  • 1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5篇陈添华
  • 5篇李志樑
  • 4篇王俊谊
  • 4篇颜程光
  • 3篇周萍萍
  • 2篇郭同燕
  • 2篇陈昌海
  • 2篇黄贵奇
  • 2篇李锋进
  • 1篇曹龙兴
  • 1篇陈琳琳
  • 1篇肖洪海
  • 1篇傅强
  • 1篇龙兴
  • 1篇欧阳旭
  • 1篇李年秀
  • 1篇颜峰光
  • 1篇丁梅
  • 1篇付强
  • 1篇古群英

传媒

  • 8篇井冈山大学学...
  • 2篇贵阳医学院学...
  • 2篇现代保健(医...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上海医药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江西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葛根素治疗溶栓后再灌注微循环障碍的实验性研究
2006年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溶栓后再灌注微循环的治疗作用。方法中国大耳白兔12只,体重2.5~3.0Kg,随机分为两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和葛根素治疗组(B组),每组6只。电刺激法在兔右股动脉造成血栓,尿激酶(60000u.kg-1)+普通肝素(250u.kg-1)溶栓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立即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ml/kg)和葛根素(5ml/kg)静脉推注。通过对不同时间静脉血中TXB2和6-Keto-PGF1a含量及病理两方面观察来评价溶栓后立即给予葛根素对微循环再灌注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再通后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F1a(6-Keto-PGF1a)值均升高,但治疗组6-Keto-PGF1a升高更显著,而对照组TXB2升高明显;对照组观察到微血栓形成和明显组织损伤,治疗组未见微血栓形成,组织损伤减轻。结论溶栓后立即给予葛根素可改善溶栓后微循环再灌注。
陈添华肖洪海
关键词:无复流现象微血栓葛根素溶栓
老年感染合并血小板减少14例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老年感染过程中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了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当地医院感染合并血小板减少的1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感染控制情况、加用丹参治疗与血小板恢复的关系。结果血小板回升的患者皆为感染控制的患者,8例患者加用丹参治疗4例有效。结论老年感染患者血小板下降的原因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控制感染是治疗的根本,加用血管活性药物如丹参注射液有帮助。
段国波陈添华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2008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不稳定心绞痛(UA)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分子肝素组心脏事件的发生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加用低分子肝素,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大的益处。
陈添华刘文演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低分子肝素
C-反应蛋白与体质量指数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超重和肥胖者减重前后炎症指标的变化。方法288例40~60岁超重和肥胖者入选为期3个月减重干预,其中超重组96例,肥胖组94例;同期体质量指数(BMI)正常者98例设为对照组。观察并分析各组减重前后炎症指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减重前血清CRP、TNF-α、IL-6水平,超重组、肥胖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肥胖组较超重组也明显升高(P〈0.05);各组间BMI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经过3个月的干预减重后,超重组和肥胖组除IL-6水平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它各参数均有明显下降(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血清TNF-α和CR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年人群中CRP水平与超重及肥胖相关联,减重可明显降低血清TNF-α和CRP水平。
李年秀陈添华颜峰光
关键词:体质量指数C-反应蛋白肥胖超重
50例冠心病PCI治疗前后hs-CRP、IL-6、Il-8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冠心病患者的hs-CRP、IL-8、Il-6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PCI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在手术前和手术后各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测定手术前(T1),手术后第1天(T2),第3天(T3),第7天(T4)和1个月(T5)的hs-CRP、IL-8、Il-6水平。同时测定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收缩末期内径(LVESD)。结果:PCI组治疗前后任何时间点的hs-CRP、IL-8、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I术可导致hs-CRP、IL-8、Il-6水平的变化,从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故hs-CRP、IL-8、Il-6水平可作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评估心功能的参考指标。
陈添华周萍萍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血管疾病的诊断,临床实践证明是无创伤性的检测手段,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1,2]。本文报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钟卫华陈添华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病变诊断下肢动脉血管疾病无创伤性
C-反应蛋白检测在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2006年
目的研究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血清CRP浓度的动态变化及溶栓治疗对CRP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67例,按是否再通分为再通组和未再通组,选择同期住院的非冠心病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CRP浓度,并动态观察STEMI患者血清中CRP的变化,对比分析各组间CRP浓度的差异。结果STEMI患者血清中CRP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溶栓再通组再通后CRP浓度迅速下降,与未再通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成功的溶栓治疗可使STEMI患者血清中CRP浓度迅速下降,动态检测血清CRP浓度有利于观察STEMI患者病情演变过程,有助于评价病情和疗效观察。
陈添华郭同燕
关键词:C-反应蛋白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
黄芪多糖对血管紧张素Ⅱ介导心肌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PS)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及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10-6mol/L)刺激组、APS低溶度干预组、APS中浓度干预组和APS高浓度干预组,APS各干预组分别加入25 mg/L、50 mg/L及100 mg/L APS孵育30 min后加入10-6mol/L AngⅡ;Real-time PCR及ELISA方法测定各组心肌细胞Toll样受体4(TLR4)、心房利钠多肽(AN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及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浓度;Bradford法测定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结果:与AngⅡ刺激组比较,不同浓度APS干预后,心肌细胞TLR4、ANP、TNF-αmRNA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培养液中TNF-α浓度下降,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减少,随着干预浓度的升高,这种作用逐惭增强。结论:APS对AngⅡ刺激引起的心肌细胞肥大及炎症反应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NF-α等炎症因子实现的。
陈添华周萍萍李志樑
关键词:中药黄芪多糖心肌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
中枢型尼古丁受体与阿尔茨海默病
2007年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以渐进性的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病最终会导致死亡,是痴呆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近年来研究发现中枢尼古丁受体在AD的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徐鹰陈添华丁梅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病
低分子右旋糖酐对溶栓后再灌注微循环障碍作用研究
2006年
目的:观察溶栓后再灌注微循环和微血栓形成情况及低分子右旋糖酐的治疗作用。方法:中国大耳白兔12只,体重2.5~3.0kg,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组,每组6只。用电刺激法在兔右股动脉造成血栓,尿激酶和普通肝素溶栓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立即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推注。通过对微循环、不同时间静脉血中血栓素(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C.Fla)含量,病理观察、评价对微循环及微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溶栓后出现明显无复流现象,治疗组无复流现象得到改善;对照组和治疗组再通后TXB2和6-Keto-PGF1a均升高,但治疗组6-Keto-PGF1a升高更显著,而对照组TXB2也明显升高;观察到对照组微血栓形成和明显组织损伤,治疗组未见微血栓形成,组织损伤较轻。结论:溶栓后立即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可改善无复流现象,改善溶栓后微循环再灌注。
陈添华李小鹰李金生
关键词:微循环血栓形成再灌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