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茂义

作品数:25 被引量:183H指数:8
供职机构: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副溶血性
  • 5篇副溶血性弧菌
  • 4篇致病
  • 4篇中毒
  • 4篇食物
  • 4篇食物中毒
  • 4篇流感
  • 3篇毒力
  • 3篇毒力基因
  • 3篇食品
  • 3篇消毒
  • 2篇致病作用
  • 2篇中毒事件
  • 2篇沙门菌
  • 2篇食物中毒事件
  • 2篇食源
  • 2篇食源性
  • 2篇水产
  • 2篇水产品
  • 2篇细菌性

机构

  • 22篇荆州市疾病预...
  • 2篇湖北省疾病预...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深圳市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荆州市第二人...
  • 1篇美国疾病预防...

作者

  • 22篇陈茂义
  • 15篇胡婕
  • 10篇石韬
  • 7篇陈婷
  • 6篇胡静荣
  • 4篇毛春林
  • 3篇黄继贵
  • 3篇益琼
  • 3篇刘建昭
  • 2篇王赟
  • 2篇李斌
  • 2篇董四平
  • 2篇胡必勇
  • 1篇向妮娟
  • 1篇郑建东
  • 1篇姚梦雷
  • 1篇怀扬
  • 1篇冯录召
  • 1篇赵冰
  • 1篇姚永祥

传媒

  • 9篇公共卫生与预...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疾病预防控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纸片法检测大肠菌群结果判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2003年
探讨纸片法检测大肠菌群的结果判断标准。对餐 (饮 )具消毒效果监测的大肠菌群检测纸片状况进行详细记录后 ,将纸片以无菌操作转入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中 ,用发酵法来证实其大肠菌群的阴阳性。按GB14 93 4-94[1 ] 判断纸片法大肠菌群的阴阳性 ,其灵敏度为 73 .6% ,特异度为 98.8% ;若按作者提出的标准进行判断 ,其灵敏度为 98.2 % ,特异度为 89.8%。二者比较灵敏度有显著性差异。消毒剂的残留可能是导致结果判断出偏差的主要原因。建议完善纸片法测大肠菌群的判断标准 ,以便更准确地反映大肠菌群的真实情况。
陈茂义
关键词:纸片法大肠菌群餐具饮具消毒
水产品及其环境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与毒力基因分布研究被引量:23
2013年
目的了解副溶血性弧菌在内陆地区污染状况,揭示其毒力基因分布特征,为科学有效地控制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品安全风险提供依据。方法采集荆州市市售水产品及其环境标本,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鉴定,对分离到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tlh、trh、tdh、ureC和T3SS2(vsC2、vcrD2)等基因实验室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采集360份样品,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22.50%(81/360),其中海产品的检出率最高,为31.28%(56/179),淡水产品检出率16.42%(11/6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
胡婕陈茂义陈婷胡静荣王赟石韬
关键词: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
荆州市不同来源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分布及分子分型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了解荆州市不同来源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分布特征,建立其分子分型数据基础,为控制副溶血性弧菌对人类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荆州市从水产品和环境中分离的81株以及食物中毒分离的3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tlh、trh、tdh、ureC和T3SS2(vsC2、vcrD2)等基因分布分析,挑取33株进行PFGE分子分型研究。结果 81株食源性和环境分离株tlh基因全部阳性,其余基因均未检出;3株食物中毒分离株的tlh、tdh和T3SS2(vsC2、vcrD2)等4个基因均为阳性,未检出trh和ureC基因;33株菌共生成30个PFGE图普型,按照69.9%cut-off值分为八大聚类,主要集中在A聚类和C聚类。结论荆州市水产品及其环境中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不是很严重;食物中毒分离株携带多种毒力基因;tlh基因可以用于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鉴定;环境中的副溶血性弧菌亲缘关系较远,呈现遗传多样性。
陈茂义胡婕陈婷胡静荣石韬郭爱玲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分子分型聚类分析
含氯消毒剂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破坏效果研究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观察含氯消毒剂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破坏效果,评估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消毒效果评价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悬液定量灭活试验法,观察不同浓度含氯消毒剂、不同作用时间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灭活效果,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进行消毒效果评价。结果1000 mg/L和2000 mg/L有效氯消毒剂作用30 s以上就能破坏新型冠状病毒核酸。750 mg/L有效氯消毒剂作用15 min以上能破坏新型冠状病毒核酸。500 mg/L有效氯消毒剂作用30 min不能完全破坏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结论国家防控方案规定的使用1000 mg/L有效氯对新型冠状病毒疫点作用30 min的消毒方法,可以完全破坏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可以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消毒效果评价。
陈茂义胡婕毛春林石韬陈婷曾玉洁李斌益琼李虎王黎
关键词:含氯消毒剂灭活效果新型冠状病毒荧光定量PCR
2019年荆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掌握2019年湖北省荆州市食品污染物以及有害因素的污染状况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情况,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2019年湖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要求,对荆州市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等环节随机采集的食品样品开展食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检测,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监测病例。结果 全年监测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样品330份,检出46份、检出率13.94%,其中冲调谷物制品检出率最高(29.73%);监测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样品360份,超标33份、超标率9.17%,黄花菜和干笋超标率最高(76.32%);监测食源性疾病病例867例,报告发病率1.56/万。结论 荆州市食品安全质量总体良好,仍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食源性致病菌的检出、食品添加剂、金属元素和抗菌药物超标等问题较为突出;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何诗琪纪天鹏贺勇陈茂义董四平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污染物食源性疾病
内陆地区市售水产品及环境中副溶血性弧菌血清群分布与耐药性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了解内陆地区市售水产品及环境中副溶血性弧菌血清群分布与耐药性,为科学预防控制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从内陆地区荆州市市售水产品及其环境标本中分离得到的副溶血性弧菌,参照GB/T 4789.7-2008用标准血清进行O抗原分型。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58株副溶血性弧菌经血清玻片凝集,共分出9个O群,主要为O1群(22.41%)、O3群(22.41%)和O5群(13.79%)。58株副溶血性弧菌均对4种及以上抗生素耐药,其中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100%耐药,只对氯霉素100%敏感,其余14种抗生素耐药程度各异。结论中国内陆城市荆州市存在的副溶血性弧菌血清群呈现多样性,并呈现不同程度耐药,应加强药物使用规范化管理。
胡婕陈茂义胡静荣陈婷李斌石韬
关键词: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血清群耐药性
2016—2021年湖北省荆州市流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1
2023年
【目的】了解湖北省荆州市2016—2021监测年度的流感流行特征,为制定流感相关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并分析荆州市2016—2021年6个监测年度的流感样病例(ILI)报告及病原学监测数据。【结果】2016—2021年,荆州市2家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报告46 272例ILI,ILI构成比在各年龄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采集标本12 812例,检出核酸阳性1 513例,年均阳性检出率为11.81%。核酸阳性标本中B(Victoria)占比最大,为39.33%,不同监测年度的阳性率和流感流行型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荆州市流感流行大致呈冬春季和夏季双流行高峰,以新A(H1)、A(H3)、B(Victoria)、B(Yamagata)4种型别相互交替、混合流行为主。
张甜曾玉洁石韬胡婕陈茂义
关键词:流感流感样病例病原学监测
一起由致病性大肠埃希菌O114 K90引起的食物中毒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胡婕陈茂义石韬毛春林王贇
关键词: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发病人数大酒店潜伏期腹泻
荆州市2009年职业人群禽流感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某些亚型的毒株引起的一种人禽共患传染病。此病主要发生在鸡、鸭、鹅、鸽等禽类,引起呼吸系统和严重败血症以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自1997年香港首次报道人禽流感以来,先后有越南、中国、泰国等15个国家发生人感染禽流感疫情,
陈茂义胡婕胡必勇刘建昭
关键词:人禽流感监测分析INFLUENZA禽甲型流感病毒多脏器功能衰竭
一种畜禽动物血制品甲醛提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畜禽动物血制品甲醛提取装置,属甲醛提取装置技术领域。该畜禽动物血制品甲醛提取装置由可控电炉、平底烧瓶、圆底烧瓶、冷凝回流管、烧杯和容量瓶构成:可控电炉上装有平底烧瓶,平底烧瓶通过蒸气导管与圆底烧瓶连通,...
魏文华董四平廖强杨关月陈茂义许琼徐辉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