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明 作品数:6 被引量:77 H指数:4 供职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和平外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显微骨移植个性化方案在27例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通过对各种不同骨缺损病例的分析,针对性的梳理、分类并制定显微骨移植修复骨缺损的个性化设计及治疗原则,以追求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方法在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的27例各种骨缺损病例,每例均进行详细的病情评估,根据年龄、缺损部位、缺损范围、缺损形态等不同因素和特点,制定详细、合理、个性化的显微外科骨移植技术方案并分为单段长腓骨、对折双段腓骨,双段腓骨的正、倒等腰三角支撑、不规则形态骨缺损的髂骨雕刻,骨、皮肤、肌腱复合组织瓣联合移植等类型进行骨缺损的游离骨移植修复。结果本组27例随访6个月-5年,13例髂骨、12例腓骨、胫骨及足舟骨骨移植各1例均按照生理性骨折愈合时间一期骨愈合,无延迟及不愈合情况发生。其中1例小儿股骨干2年后周径接近正常股骨。正、倒等腰三角支撑骨移植2例,2年后,三角中央空缺圆洞近乎消失。1例" E"型不规则形态骨缺损雕刻髂骨移植的Pilon骨折畸形愈合病例术后无内翻及外翻畸形,行走自如。骨、皮肤、肌腱联合移植的外踝重建病例踝关节无疼痛,功能无异常。7例手部骨缺损功能评定优良率80%。1例腓骨皮瓣因皮瓣穿支血运供血略差,远端部分真皮层溃烂,后经换药愈合。结论在突破游离组织移植成活瓶颈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前提下,本着追求最终最佳效果的宗旨,充分利用显微骨移植的及时性、灵活性、自由性、确定性、血运好、一次性治愈疗程短并骨与皮肤、肌腱等同时修复的优点,在大原则下个性化的针对每一例不同情况的骨缺损患者进行显微外科游离骨移植治疗,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重视和推广。 张敬良 雷彦文 何明飞 万华 黄忠明 郭桥鸿 吴祥 李亮 刘超 高增阳 谢振荣关键词:骨缺损 骨移植 个性化方案 显微外科技术 指尖离断与缺损显微修复治疗中川芎嗪的应用效果 2014年 目的:分析指尖离断与缺损显微修复治疗中川穹嗪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367例再植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应用川芎嗪抗凝,观察治疗效果和不同时间段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427指成活率97.2%,优良率88.99%,恢复效果好;治疗期间凝血指标变化率均保持在5.9%~38.6%之间,超过正常值范围<12.9%,患者凝血功能波动小,证实了川芎嗪优越的抗凝功能。结论川芎嗪在指尖离断与缺损显微修复手术治疗中应用效果好,值得大力推广。 何明飞 陆蕴红 吴祥 黄忠明 陈毅成 张敬良 雷彦文关键词:指尖 离断 缺损 再植 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多处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多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本院骨伤科收治的18例有多处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治疗,术前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血管造影及B超定位穿支血管位置,术中比较血管定位位置后行血管蒂分离。术后对患者进行3个月以上随访,观察患者术后皮瓣成活率及软组织修复效果,同时观察术后患者移植皮瓣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8例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患者中有16例皮瓣顺利成活,1例患者出现静脉回流障碍,1例患者术后皮瓣血循环良好。术后随访4~24个月发现患者皮瓣开始恢复知觉,且皮瓣质地柔软、耐磨,色泽正常,所有患者局部功能恢复良好,下肢运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不仅供区外观、感觉恢复较好,也较容易解剖,同时能够很好地恢复患者运动功能,其是临床中修复四肢多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李亮 雷彦文 何明飞 黄忠明 陈毅诚 罗怡 张敬良关键词:皮肤软组织缺损 皮瓣修复 股前外侧皮瓣 动脉化静脉皮瓣Ⅰ期塑形修复指腹及甲廓缺损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总结动脉化静脉皮瓣Ⅰ期塑形修复拇、手指指腹及甲廓皮肤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3年3月至2015年10月,根据患指缺损大小及血管修复的要求,采用以患肢前臂动脉化静脉皮瓣Ⅰ期塑形修复拇、手指指腹及甲廓缺损32例,其中24例并有指骨骨折,8例并有指固有神经缺损。缺损面积2.0 cmx1.8 cm -4.3 cm x2.4 cm ,切取皮瓣最小面积为1.1 cm x1.0 cm -1.5 cmx1.3 cm ,最大面积为3.0 cm x2.2 cm -4.1 cm x4.5 cm。供区取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打包加压包扎。结果1例皮瓣因蒂部缝合过紧,术后发生血液循环障碍,经间断拆线后解除。2例皮瓣术后出现水泡,1周后消失。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及供区植皮均Ⅰ期愈合。20例患者术后随访3-10个月(平均6.5个月),均采用患者来门诊复查进行直接回访。主要随访皮瓣外形、质地、感觉及供区恢复情况。随访截止时间为2016年4月。静态两点分辨觉为5.0-7.5 mm。指腹外形饱满,弹性好,耐磨,甲廓形态逼真。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28例,良4例。结论采用游离动脉化静脉皮瓣可以作为一种Ⅰ期塑形修复手指指腹及甲廓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李亮 高增阳 万华 李程科 何明飞 黄忠明 雷彦文 张敬良关键词:指损伤 改良动脉化静脉皮瓣在伴有环形皮肤软组织缺损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2015年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的动脉化静脉皮瓣在伴环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指离断再植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根据缺损大小及血管修复要求,在前臂设计改良动脉化静脉皮瓣,桥接伴有环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23例31指,其中19例并有指骨骨折,13例伴指固有神经缺损,创面位于甲根至掌指关节平面段范围,远端均有尚完整指体,均需重建血液循环,皮肤缺损面积1.0 cm×3.5 cm ~ 4.0 cm×7.5 cm,均为急诊修复.结果 皮瓣及再植手指均全部成活,1例皮瓣部分皮肤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2 ~ 39个月,2指远端指体有不同程度萎缩,3指皮瓣稍臃肿,余皮瓣外观良好,两点辨别觉为8~ 15 mm,远端指体为5~ 12mm. 结论 对伴环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离断手指应用改良的动脉化静脉皮瓣进行搭桥修复、再植手术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何明飞 吴建伟 李亮 黄忠明 吴详 陆蕴红 陈毅城 雷彦文 张敬良关键词:断指再植 手部组织缺损修复方法的个性化路径式选择 被引量:33 2013年 目的探讨手部组织缺损时如何较快地进行路径式个性化的修复方法选择。方法通过总结临床上治疗过的3559例病例,对不同情况的手部组织缺损进行分类,总体分皮肤软组织缺损和复合组织缺损两大类,而每一类又根据缺损面积、质地、缺损组织种类、是否有骨肌腱等外露情况,冉分出11种缺损类型,并相应选择出游离植皮、腹部带蒂皮瓣、游离皮瓣、微型游离皮瓣、微型游离复合组织瓣等18种可选手术方案。其中皮肤软组织缺损多采用游离或带蒂皮瓣修复,而复合组织缺损多采用游离或带蒂复合组织瓣修复,通过归纳,从而形成一条较为快捷的手术方案筛选思路。结果本组共3559例,其中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移植802例,顺利成活787例;部分坏死8例;失败7例;成活率98.2%。带蒂的组织移植1302例,顺利成活1288;部分坏死14例;成活率98.9%;全厚植皮1455例,顺利成活1432例,部分坏死23例,成活率98.4%。本组中,共有254例获得6—36个月的随访,患者手部外观无明显臃肿,皮瓣区质地、弹性及功能满意。感觉恢复为s2~S1;两点辨别觉5—8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良率达86.7%。结论将手部组织缺损进行分类并列出相应的手术方案,可更有效的对手部组织缺损进行合理的手术方案选择和治疗。 张敬良 雷彦文 宋君 李杭 黄忠明 郭桥鸿 何明飞 万华 谢振荣 肖军波关键词: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