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彦文 作品数:14 被引量:107 H指数:6 供职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和平外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游离腓骨肌皮瓣移植修复上肢长段骨缺损22例 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肌皮瓣移植治疗上肢长段骨伴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2例上肢长段骨伴软组织缺损患者,骨缺损长度均超过6cm。采用游离腓骨肌皮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腓骨长度7—15cm,皮瓣面积5cmx9em~22cm×15cm。术后1、3、6、12个月、2年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组织修复情况及功能评价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22例腓骨肌皮瓣全部成活,术后软组织愈合顺利,皮瓣外观与质地良好。术后1个月即可见骨折端有明显愈合情况,3个月后可见骨折端有大量骨痂生长,6个月后骨生长均良好,骨折线消失,12个月后移植骨增粗与受区骨基本相似,24个月后患肢功能恢复好。按Enneking等评分标准,26~30分8例,21—25分9例,16~20分5例,平均恢复肢体功能的82.3%。结论游离腓骨肌皮瓣移植修复上肢长段骨伴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疗效满意,该术式能有效控制感染、提高愈合率、缩短疗程及减少手术次数。 李程科 梁江声 彭建江 李智 张敬良 雷彦文 周宏斌 邓国超 李其付 高山洪关键词:腓骨肌皮瓣 上肢 骨缺损 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多处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多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本院骨伤科收治的18例有多处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治疗,术前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血管造影及B超定位穿支血管位置,术中比较血管定位位置后行血管蒂分离。术后对患者进行3个月以上随访,观察患者术后皮瓣成活率及软组织修复效果,同时观察术后患者移植皮瓣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8例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患者中有16例皮瓣顺利成活,1例患者出现静脉回流障碍,1例患者术后皮瓣血循环良好。术后随访4~24个月发现患者皮瓣开始恢复知觉,且皮瓣质地柔软、耐磨,色泽正常,所有患者局部功能恢复良好,下肢运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不仅供区外观、感觉恢复较好,也较容易解剖,同时能够很好地恢复患者运动功能,其是临床中修复四肢多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李亮 雷彦文 何明飞 黄忠明 陈毅诚 罗怡 张敬良关键词:皮肤软组织缺损 皮瓣修复 股前外侧皮瓣 中重度前臂缺血性肌肉挛缩晚期功能重建的手术治疗 2016年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10月手收治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前臂屈肌群起点滑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游离肌瓣移植术进行治疗,随访1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功能重建的效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率更高,恢复率为92.86%,对照组的恢复率为57.1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上对于中重度前臂缺血性肌肉挛缩晚期患者进行功能重建,采用游离肌皮瓣移植术更能起到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吴祥 雷彦文动脉化静脉皮瓣Ⅰ期塑形修复指腹及甲廓缺损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总结动脉化静脉皮瓣Ⅰ期塑形修复拇、手指指腹及甲廓皮肤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3年3月至2015年10月,根据患指缺损大小及血管修复的要求,采用以患肢前臂动脉化静脉皮瓣Ⅰ期塑形修复拇、手指指腹及甲廓缺损32例,其中24例并有指骨骨折,8例并有指固有神经缺损。缺损面积2.0 cmx1.8 cm -4.3 cm x2.4 cm ,切取皮瓣最小面积为1.1 cm x1.0 cm -1.5 cmx1.3 cm ,最大面积为3.0 cm x2.2 cm -4.1 cm x4.5 cm。供区取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打包加压包扎。结果1例皮瓣因蒂部缝合过紧,术后发生血液循环障碍,经间断拆线后解除。2例皮瓣术后出现水泡,1周后消失。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及供区植皮均Ⅰ期愈合。20例患者术后随访3-10个月(平均6.5个月),均采用患者来门诊复查进行直接回访。主要随访皮瓣外形、质地、感觉及供区恢复情况。随访截止时间为2016年4月。静态两点分辨觉为5.0-7.5 mm。指腹外形饱满,弹性好,耐磨,甲廓形态逼真。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28例,良4例。结论采用游离动脉化静脉皮瓣可以作为一种Ⅰ期塑形修复手指指腹及甲廓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李亮 高增阳 万华 李程科 何明飞 黄忠明 雷彦文 张敬良关键词:指损伤 低龄幼儿双手掌离断再植成功一例 被引量:1 2009年 掌指部的离断再植已成为一个较为常规的手术,但是对低龄幼儿的双断掌完全离断,再植难度大,其功能恢复程度和远期效果对患儿一生的影响非常大.我院于2007年6月成功的完成了1例2岁9个月的幼儿双手掌完全离断的再植手术,目前尚未见类似报道,现报道如下。 雷彦文 谢振荣 张敬良 陈焕伟 郭桥鸿 汤涣财 邓劭华 刘梅关键词:离断再植 完全离断 再植手术 远期效果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371例分析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37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其中有363例(97.84%)患者皮瓣移植手术获得成功,2例患者趾腓侧趾腹皮瓣,3例甲瓣、2例胸脐皮瓣,2例足背皮瓣的第二足趾移植后发生坏死。术后随访手术成功的患者移植后的皮瓣血运、质地、弹性良好,外形和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在进行手部、前臂皮肤损伤患者皮瓣移植修复手术的过程中,可根据患者伤情、缺损部位皮肤的质地、外形和功能需要,选择适宜的皮瓣进行移植,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外形和功能,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吴祥 雷彦文关键词:皮肤缺损 游离皮瓣移植 修复手术 手部组织缺损修复方法的个性化路径式选择 被引量:33 2013年 目的探讨手部组织缺损时如何较快地进行路径式个性化的修复方法选择。方法通过总结临床上治疗过的3559例病例,对不同情况的手部组织缺损进行分类,总体分皮肤软组织缺损和复合组织缺损两大类,而每一类又根据缺损面积、质地、缺损组织种类、是否有骨肌腱等外露情况,冉分出11种缺损类型,并相应选择出游离植皮、腹部带蒂皮瓣、游离皮瓣、微型游离皮瓣、微型游离复合组织瓣等18种可选手术方案。其中皮肤软组织缺损多采用游离或带蒂皮瓣修复,而复合组织缺损多采用游离或带蒂复合组织瓣修复,通过归纳,从而形成一条较为快捷的手术方案筛选思路。结果本组共3559例,其中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移植802例,顺利成活787例;部分坏死8例;失败7例;成活率98.2%。带蒂的组织移植1302例,顺利成活1288;部分坏死14例;成活率98.9%;全厚植皮1455例,顺利成活1432例,部分坏死23例,成活率98.4%。本组中,共有254例获得6—36个月的随访,患者手部外观无明显臃肿,皮瓣区质地、弹性及功能满意。感觉恢复为s2~S1;两点辨别觉5—8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良率达86.7%。结论将手部组织缺损进行分类并列出相应的手术方案,可更有效的对手部组织缺损进行合理的手术方案选择和治疗。 张敬良 雷彦文 宋君 李杭 黄忠明 郭桥鸿 何明飞 万华 谢振荣 肖军波关键词:组织缺损 指尖离断与缺损显微修复治疗中川芎嗪的应用效果 2014年 目的:分析指尖离断与缺损显微修复治疗中川穹嗪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367例再植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应用川芎嗪抗凝,观察治疗效果和不同时间段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427指成活率97.2%,优良率88.99%,恢复效果好;治疗期间凝血指标变化率均保持在5.9%~38.6%之间,超过正常值范围<12.9%,患者凝血功能波动小,证实了川芎嗪优越的抗凝功能。结论川芎嗪在指尖离断与缺损显微修复手术治疗中应用效果好,值得大力推广。 何明飞 陆蕴红 吴祥 黄忠明 陈毅成 张敬良 雷彦文关键词:指尖 离断 缺损 再植 显微骨移植个性化方案在27例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通过对各种不同骨缺损病例的分析,针对性的梳理、分类并制定显微骨移植修复骨缺损的个性化设计及治疗原则,以追求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方法在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的27例各种骨缺损病例,每例均进行详细的病情评估,根据年龄、缺损部位、缺损范围、缺损形态等不同因素和特点,制定详细、合理、个性化的显微外科骨移植技术方案并分为单段长腓骨、对折双段腓骨,双段腓骨的正、倒等腰三角支撑、不规则形态骨缺损的髂骨雕刻,骨、皮肤、肌腱复合组织瓣联合移植等类型进行骨缺损的游离骨移植修复。结果本组27例随访6个月-5年,13例髂骨、12例腓骨、胫骨及足舟骨骨移植各1例均按照生理性骨折愈合时间一期骨愈合,无延迟及不愈合情况发生。其中1例小儿股骨干2年后周径接近正常股骨。正、倒等腰三角支撑骨移植2例,2年后,三角中央空缺圆洞近乎消失。1例" E"型不规则形态骨缺损雕刻髂骨移植的Pilon骨折畸形愈合病例术后无内翻及外翻畸形,行走自如。骨、皮肤、肌腱联合移植的外踝重建病例踝关节无疼痛,功能无异常。7例手部骨缺损功能评定优良率80%。1例腓骨皮瓣因皮瓣穿支血运供血略差,远端部分真皮层溃烂,后经换药愈合。结论在突破游离组织移植成活瓶颈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前提下,本着追求最终最佳效果的宗旨,充分利用显微骨移植的及时性、灵活性、自由性、确定性、血运好、一次性治愈疗程短并骨与皮肤、肌腱等同时修复的优点,在大原则下个性化的针对每一例不同情况的骨缺损患者进行显微外科游离骨移植治疗,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重视和推广。 张敬良 雷彦文 何明飞 万华 黄忠明 郭桥鸿 吴祥 李亮 刘超 高增阳 谢振荣关键词:骨缺损 骨移植 个性化方案 显微外科技术 改良动脉化静脉皮瓣在伴有环形皮肤软组织缺损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2015年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的动脉化静脉皮瓣在伴环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指离断再植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根据缺损大小及血管修复要求,在前臂设计改良动脉化静脉皮瓣,桥接伴有环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23例31指,其中19例并有指骨骨折,13例伴指固有神经缺损,创面位于甲根至掌指关节平面段范围,远端均有尚完整指体,均需重建血液循环,皮肤缺损面积1.0 cm×3.5 cm ~ 4.0 cm×7.5 cm,均为急诊修复.结果 皮瓣及再植手指均全部成活,1例皮瓣部分皮肤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2 ~ 39个月,2指远端指体有不同程度萎缩,3指皮瓣稍臃肿,余皮瓣外观良好,两点辨别觉为8~ 15 mm,远端指体为5~ 12mm. 结论 对伴环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离断手指应用改良的动脉化静脉皮瓣进行搭桥修复、再植手术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何明飞 吴建伟 李亮 黄忠明 吴详 陆蕴红 陈毅城 雷彦文 张敬良关键词:断指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