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岚
- 作品数:15 被引量:54H指数:5
- 供职机构: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腺实体性乳头状癌6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乳腺实体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提高对乳腺实体乳头状癌的认识和病理诊断水平.方法 归纳6例乳腺实体性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组织学特征和免疫表型,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6例实体乳头状癌发病年龄49~72岁;组织学主要表现为终末导管小叶单位呈膨胀性生长,充填整个导管腔,形成实性片状结构.实性生长区域中有纤细的纤维血管轴心形成,轴心周围细胞呈栅栏状排列或围绕纤维血管轴心形成假菊形团样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神经内分泌标记出现不同程度阳性表达,ER、PR均呈阳性表达,CK5/6肿瘤细胞阴性,仅呈巢团周围肌上皮和纤维血管轴心肌上皮散在阳性表达,Ki-67呈低表达,c-erbB-2呈阴性表达.结论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病理类型,好发于老年女性,具有特征性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预后较好.
- 丁岚杨永国张丽华
- 关键词:乳腺肿瘤病理诊断
- 免疫组化法检测结直肠癌错配修复基因蛋白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错配修复基因(MMR)蛋白采用免疫组化法的检测结果,探讨其与结直肠癌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IHC)对4种MMR蛋白进行检测,MLH1、PMS2、MSH2、MSH6均表达者为错配修复完整(p MMR),有一种以上及以上错配修复基因蛋白表达缺失为错配修复缺陷(dMMR)。结果 96例结直肠癌标本中,pMMR者85例(88.5%),dMMR者11例(11.5%);MMR蛋白缺失与CRC在发病部位和淋巴结转移方面有差异(P<0.05),在患者性别、发病年龄、肿瘤大小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部分与MMR缺陷有关,且dMMR者好发于右半结肠,较少有淋巴结转移的病理特征。
- 管蕾丁岚
- 关键词:结直肠癌免疫组化
- DNA倍体分析与常规细胞学诊断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DNA倍体分析与常规细胞学诊断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2015年1月-2017年5月我院妇科临床上收治的80例行DNA倍体分析检测并做病理活检的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且同时行常规细胞学诊断,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75例DNA倍体异常的病人中检出率54.7%;DNA倍体检测阳性而细胞学检测阴性者检出率66.7%;细胞学检测结果为阳性而DNA倍体检测阴性的病人病理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细胞学检测结果为ASCUS(包括ASC-H),同时DNA倍体可见异常者共计检出率76.2%;细胞学检测结果阳性,同时DNA倍体可见异常者检出率61.8%。结论:DNA倍体分析可以弥补检测发现细胞学检测假阴性病例;对细胞学检测为ASCUS的病人,DNA倍体检测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采用DNA倍体技术和细胞学联合检测会进一步提高阳性病人检出率,建议在妇科临床上积极推广该技术。
- 杨永国丁岚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病变倍体分析细胞学
- 乳腺癌分子分型的临床病理表现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的临床病理表现,为疾病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乳腺癌分子分型情况及不同分子分型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患者中,管腔A型39.52%,管腔B型30.65%,Her-2亚型12.90%,基底亚型13.71%。分子分型同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及TNM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分子分型能够为乳腺癌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 童晶丁岚
-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分型临床病理
- CK17和p16在宫颈鳞状上皮不成熟化生和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检测CK17、p16、Ki-67和p63在宫颈鳞状上皮不成熟化生(IM)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IM15例和CIN30例组织标本中的p16、CK17、p63和Ki-67的表达水平,并对其表达和意义进行分析。结果CK17在宫颈IM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明显高于LSIL和HSIL组(10%和15%,P〈0.01) p16在LSIL和HSIL中的表达率均为100%,明显高于IM组(13.3%,P〈0.01) Ki-67的表达在IM和CIN中差异极显著(P〈0.01) p63在宫颈IM和LSIL、HSIL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00%,各组间差别不显著(P〈0.01)。结论CK17和p16在宫颈IM和CIN病变中表达具有明显差异,有助于两种病变的鉴别诊断。
- 丁岚杨永国梅霞
- 关键词:CK17P16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
- p16、p63和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p16、p63和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例正常宫颈组织、30例CIN(LSIL10例、HSIL20例)和20例SCC中的p16、p63和Ki-67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①p63在正常宫颈组织中主要表达于具有增殖活性的鳞状上皮,在CIN和SCC中具有明显的强表达,其中在CIN病变中p63表达与CIN分级呈正比。②p16在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呈阴性表达,在CIN和SCC病变中呈阳性表达,且p16的表达率与CIN的分级呈正比。③Ki-67表达率与鳞状上皮细胞的病变程度呈正比。结论:p16、p63、Ki-67联合检测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临床具有推广意义。
- 杨永国丁岚梅霞
- 关键词:P16蛋白P63蛋白宫颈上皮内瘤变
- 免疫组化在肺小细胞癌和肺非小细胞癌活检标本中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在肺小细胞癌(SCLC)和肺非小细胞癌(NSCLC)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选择肺穿刺及支气管镜活检标本,病理形态疑似SCLC 共72例,检测CD56、Syn、TTF1、CK5/6、CK14、P63、CK7及NapsinA的蛋白表达,分析SCLC的病理形态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及其与NSCLC的鉴别。结果72例肺癌患者中,SCLC共27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SCC)共17例,低分化腺癌(ADC)共28例。结论 SCLC和NSCLC在临床治疗上方法不同,充分应用免疫组化可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从而可以减少误诊,同时给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 丁岚姚晨梅霞管蕾姜纯国吴迎春
- 关键词:活组织检查
- 妇女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临床病理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妇女绝经后发生子宫出血的年龄、绝经年限及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结合B超检查、分段诊刮术,宫腔镜活检及病理检查等多种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的病理诊断分别为子宫的非器质性病变34例,占41.98%;子宫的良性病变26例,占32.10%;恶性肿瘤21例,占25.93%。结论:各种病因引起子宫反常出血,其机制各不相同。尽管子宫内膜癌并不是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提示临床发现妇女绝经后子宫异常出血应该引起妇科医师的足够重视。
- 姚晨丁岚吴迎春姜纯国张玉玲程晨
- 关键词:绝经子宫出血病理学
- miR-16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背景与目的:miR-16和miR-15a基因复合体位于人13q14区域的DLEU2基因内含子内,是目前公认的抑癌基因之一。该基因区域的缺失与多种实体肿瘤有关,miR-16同时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该研究旨在探讨miR-16对BEL-7402肝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人肝癌细胞BEL-7402分为miR-16感染组(加入LV-hsamiR-16-1慢病毒)和阴性对照组(加入阴性对照病毒),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绿色荧光的强度;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miR-16对BEL-7402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miR-16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细胞周期与凋亡的影响。结果:CCK-8检测结果显示,感染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阴性对照组BEL-7402细胞周期中G1期细胞百分率数值明显下降,但S及G2/M期细胞的百分率均明显上升(P<0.05)。miR-16促进BEL-7402肝癌细胞凋亡。结论:miR-16抑制BEL-7402肝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miR-16有望成为临床肝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 缪欣丁岚刘浩李晓敏徐聪贾筱琴李国利
- 关键词:增殖凋亡
- CD10在胆囊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19年
- 目的探讨CD10在胆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与腺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与意义,为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以2015年1月—2018年6月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35例胆囊疾病患者,其中胆囊腺癌(14例)、胆囊腺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例)、胆囊粘膜腺上皮轻度及轻-中度不典型增生(7例)及慢性胆囊炎(1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观察CD10在这几种类型胆囊病变中腺上皮的表达情况。结果 CD10在胆囊腺癌中阴性11例,弱阳性3例,呈阴性表达;胆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阴性2例,弱阳性2例,呈阴性表达;CD10在正常胆囊腺上皮中弱阳性3例,中度阳性4例,呈阳性表达,CD10在胆囊腺上皮轻度/轻-中度不典型增生中中度阳性9例,强阳性1例,呈阳性表达。结论 CD10的检测对胆囊腺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与轻度/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冷军童晶丁岚
- 关键词:CD10胆囊不典型增生免疫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