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博
- 作品数:38 被引量:18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超量焦亚硫酸钠摄入对小鼠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马全祥韩金珠冯志博袁向山毛泽善
- 关键词:焦亚硫酸钠肝细胞超微结构小鼠钠摄入肝脏超微结构
- 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强化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评价加压滑动鹅头钉 (DHS)固定时添加复合磷酸钙骨水泥 (CPC)对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生物力学的性能。方法 采用 16个股骨上段标本 ,随机分为两组 ,强化组和非强化组 ,强化组添加复合CPC。结果 CPC强化可显著改善螺钉初始松动加载力 ,由灌注前的 (888.5± 114.5 )N加大至灌注后 (332 7.3± 2 6 2 .3)N ,最大轴向拔出力由 (115 8.0± 197.8)N加大至 (372 8.3± 2 2 3.1)N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张旭辉冯志博顾为霞申玉美
- 关键词:骨质疏松加压滑动鹅头钉磷酸钙骨水泥生物力学
- 3,5-二羟苯甘氨酸诱导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耐受模型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本研究尝试建立3,5-二羟苯甘氨酸(3,5-dihydroxyphenylglycine,DHPG)诱导的脑缺血耐受动物模型,为脑耐受机制研究提供新平台。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5个单纯全脑缺血15min再灌注组(0min,6h,12h,24h,48h)和5个DHPG预处理全脑缺血15min再灌注组(0min,6h,12h,24h,48h),按Pulsinelli-Brierley方法制作四血管全脑缺血模型,脑缺血前30min通过脑室内埋植套管注射DHPG或生理盐水3μl到右侧脑室;石蜡切片5μm,尼氏染色,海马CA1区健康神经元计数。结果随脑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24h和48h神经元损伤最严重,健康神经元各为20.36±3.45、16.04±4.96,与对照组(55.96±3.17,53.28±2.94)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DHPG预处理组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24h和48h的健康神经元各为44.34±4.42和40.34±4.42,与单纯全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DHPG预处理对缺血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 李巧香冯志博臧卫东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耐受模型
- 缺血陛脑损伤诱导大鼠巢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损伤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6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脑缺血10 min再灌流1、3、5、7、10、15、20d组(简称手术组,每时间点6只)、假手术对照组(14只,每时间点2只),参照Pulsinelli-Brierley方法制作短暂性全脑缺血动物模型;用SABC免疫组化法显示巢蛋白(nestin)阳性细胞;光镜下观察nestin阳性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并计数,半定量分析脑缺血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的变化过程。结果手术组的nestin阳性细胞在缺血再灌流24h后表达增多,7~10d到高峰,15 d时仍有显著表达:在室管膜下区的nestin阳性细胞有向皮质、海马迁移的迹象。结论缺血性脑损伤能诱导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这可能对脑损伤后的修复发挥作用。
- 刘晓帆冯志博杨文亮
-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巢蛋白
- 缺血性脑损伤诱导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损伤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3在新乡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重点实验室进行。10~12周体质量300~350g的健康雄性SD大鼠62只,由新乡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为正常组6只、假手术对照组14只、脑缺血再灌注组42只(分为再灌注1,3,5,7,10,15,20d7个时间点,每时间点6只)。参照Pulsinelli-Brierley法,夹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制作短暂性全脑缺血动物模型,全脑缺血10min后再灌注,假手术对照组不夹闭颈总动脉。于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染色显示5-溴-2-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和巢蛋白阳性细胞,光镜下观察并分析脑缺血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的变化过程。结果:正常组、假手术对照组大鼠均存活,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1d、5d、15d、20d各死亡1只,共58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正常组与假手术对照组室管膜下区、海马CA1区、齿状回区域均偶见5-溴-2-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和巢蛋白阳性细胞。②脑缺血再灌注后1d于海马、齿状回和室管膜下区均有5-溴-2-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和巢蛋白阳性细胞,随后逐渐增加,7~10d达高峰,术后20d仍有表达;在室管膜下区的5-溴-2-脱氧尿嘧啶阳性细胞和巢蛋白阳性细胞有向皮质、海马迁移的现象。结论:成年大鼠全脑缺血后7~10d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达到高峰;增殖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存在由增殖区向靶区迁移的现象。
- 刘晓帆冯志博杨文亮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神经干细胞巢蛋白
- 高压氧治疗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组织p5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鼠脑组织p5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6只7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8只)、HIBD模型组(又分为24h、48h、72h组,每组各8只)和HBO组(24h、48h、72h组,每组各8只)。假手术组大鼠只分离其左侧颈总动脉而不结扎。HIBD模型组和HBO组大鼠结扎左侧颈总动脉2h,然后置于密闭缺氧舱(含80mL.L-1氧气、920mL.L-1氮气混合气体)2h,制备HIBD模型组。HBO组予高压氧治疗。各组分别在造模后及治疗24h、48h、72h处死大鼠,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观察各组大鼠海马区p53阳性细胞计数和p53蛋白表达情况。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假手术组几乎未检测到p53阳性细胞和p53蛋白表达,与HIBD组和HBO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HBO组各时间段海马p53阳性细胞数和p53蛋白表达均显著少于HIBD组,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 HBO治疗可降低新生大鼠HIBD后脑组织p53的表达,从而减轻其脑组织损伤。
- 郭义威李娜娜冯志博臧卫东
- 关键词:高压氧缺氧缺血性脑损伤P53
- 缺血性脑损伤诱导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 <正>目的:探讨脑缺血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分化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6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假手术对照组(14只),脑缺血(10min)再灌流1、3、5、7、10、15、20d组(42只,简...
- 冯志博
- 关键词:脑缺血神经干细胞巢蛋白
- 文献传递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皮质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皮质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的影响。本研究以"四血管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rdU和Nestin在不同组别各时间点的表达,用RT-PCR技术半定量检测大鼠脑皮质NSE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脑皮质基本未见到BrdU和Nestin阳性细胞表达,NSE mRNA表达没有变化;模型组大鼠脑皮质的BrdU和Nestin阳性细胞在全脑缺血再灌注3d后开始增加,7d达到高峰,NSE mRNA表达无明显增加;bFGF治疗组BrdU、Nestin阳性细胞较模型组在缺血各时间点均明显增加(P<0.05),11d达到高峰,NSE mRNA表达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相比第15d表达有明显增加(P<0.05)。结果表明全脑缺血再灌注能够引起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原位增殖,bFGF可促进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并延长增殖期,而且有明显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作用。
- 任铭新邓晓慧郭义威郑风劲冯志博
- 关键词:全脑缺血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脊柱胸腰段骨折的影像学表现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探讨常规X线平片、CT及MRI三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在脊柱胸腰段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1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的X线平片、CT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本组131例,151个椎体骨折,共198个骨折部位,其中83例合并椎管狭窄,73例合并脊髓损伤。结论;在脊柱胸腰段骨折影像学检查中,常规X线平片能同时检出多段椎骨骨折,并对脊柱稳定性有初步预测;CT扫描能清晰显示骨折细节,准确判断骨折类型和椎管狭窄程度;MRI检查对脊髓损伤显示最佳。三种检查方法互补性强。
- 吴连光冯志博李福利
- 关键词:脊柱胸腰段骨折影像学脊髓损伤
- 赏识教育在研究生神经解剖学英汉双语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9年
- 双语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必然趋势,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要求,双语人才的培养是科技发展的需要。但在双语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现象。作者与2004年以来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在研究生解剖学双语教学课堂上,努力开展赏识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 宋海岩刘恒兴王省周立冯志博
- 关键词:神经解剖学双语教学赏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