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登礼

作品数:41 被引量:349H指数:1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3篇新生儿
  • 11篇缺血
  • 11篇缺氧
  • 10篇早产
  • 9篇早产儿
  • 9篇脑电
  • 9篇脑损伤
  • 9篇产儿
  • 8篇电图
  • 8篇脑电图
  • 7篇血性
  • 7篇振幅整合脑电...
  • 7篇缺氧缺血性
  • 6篇缺氧缺血性脑
  • 6篇脑病
  • 5篇预后
  • 5篇胎龄
  • 4篇血脑
  • 4篇亚低温
  • 4篇缺血性脑病

机构

  • 21篇厦门大学
  • 18篇复旦大学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厦门市第一医...
  • 3篇同济大学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汕头市妇幼保...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妇...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泉州市儿童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厦门市儿童医...
  • 1篇厦门生命互联...

作者

  • 41篇刘登礼
  • 12篇邵肖梅
  • 8篇庄德义
  • 8篇汪吉梅
  • 8篇何必子
  • 7篇程国强
  • 4篇杨毅
  • 4篇周文浩
  • 3篇陈超
  • 3篇刘先知
  • 3篇王楸
  • 3篇王礼周
  • 3篇姚明珠
  • 3篇周晓玉
  • 3篇陈莲
  • 3篇郑青青
  • 2篇曹云
  • 2篇吴谨准
  • 2篇施亿赟
  • 2篇吴夏萍

传媒

  • 4篇中国新生儿科...
  • 3篇中华围产医学...
  • 3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复旦学报(医...
  • 2篇中国小儿急救...
  • 2篇中华新生儿科...
  • 1篇新生儿科杂志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肾损伤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肾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我科住院的足月新生儿,根据黄疸干预标准,分为轻度组(胆红素峰值未达光疗标准)、中度组(胆红素峰值达光疗标准,但未达换血标准)和重度组(胆红素峰值达换血标准)。入选患儿黄疸高峰时均检测血胆红素、β_2微球蛋白、胱抑素C、尿素氮和肌酐,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探讨其相关性。结果共纳入足月新生儿90例,其中轻度组23例,中度组43例,重度组24例。中度组和重度组血β_2微球蛋白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血胱抑素C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组比较及中、重度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尿素氮和肌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日龄为控制变量,偏相关分析显示血β_2微球蛋白和胱抑素C与胆红素峰值存在相关性(P<0.05)。回归分析显示血β_2微球蛋白分别与胆红素峰值和日龄呈线性关系(P<0.05);胱抑素C与胆红素峰值呈线性关系(P<0.05),与日龄无显著关系(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肾损伤存在相关性,受患儿日龄影响;血β_2微球蛋白和胱抑素C较血尿素氮、肌酐敏感性高,可作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肾损伤的检测指标。
何必子刘登礼孙秋凤陈先睿易翠莉王礼周
关键词: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急性肾损伤
近红外光谱仪监测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预测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 对早产儿在生后12-36 h内进行近红外光谱仪(NIRS)监测,探 讨其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预测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对2003年5月至2005 年2月间在我院NICU住院的61例早产儿在生后12-36 h内应用INRS监测早产儿 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HbD-MABP相关系数r≥0.5为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受损) 和脑组织氧饱和度(ScO2),并将监测结果与脑损伤程度及12个月时的神经学预后 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61例早产儿中,29例(47.5%)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受损 者全部(100%)发生脑损伤,32例(52.5%)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正常者仅9例 (18.1%)发生脑损伤。共52例进行神经学预后分析,24例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受 损的早产儿中,10例(41.7%)神经学预后不良;28例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正常者仅 1例(4.6%)神经学预后不良。有脑损伤组与无脑损伤组生后早期ScO2分别为 (64.3±4.3)%和(71.2±6.3)%,P<0.01;神经学预后不良组与预后正常组生后早 期ScO2分别为(61.7±2.3)%和(67.5±5.9)%,P<0.01。结论 早产儿在生后早 期应用NIRS监测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状态或脑组织氧饱和度,能早期预测早产儿 脑损伤的发生与否及其神经学预后。
刘登礼邵肖梅程国强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仪脑损伤预后评估早产儿
正常足月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特点的多中心研究被引量:30
2009年
目的探讨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3 d内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特点,为新生儿临床脑功能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各参研医院母婴同室或新生儿室的正常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依据胎龄分为37周~、38周~、39周~、40周~和41~42周胎龄组。采用首台国产aEEG仪记录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1、2和3日龄的aEEG,每次记录3 h。采用半对数公式计算电压,分析正常足月新生儿aEEG背景波、电压、睡眠-觉醒周期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纳入116名正常足月新生儿。①正常足月新生儿aEEG背景波呈现连续性波形。90.5%(105/116名)在生后1日龄出现睡眠-觉醒周期,所有正常足月新生儿在生后2日龄均出现睡眠-觉醒周期;②1个睡眠-觉醒周期的平均持续(69.9±18.7)min,其中宽带平均为(22.0±5.7)min,窄带平均为(47.9±17.1)min;③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1、2和3日龄aEEG背景波最低电压分别为(12.8±3.4)、(12.1±2.0)和(12.5±2.6)μV,最高电压分别为(37.5±11.0)、(38.4±9.4)和(38.6±9.6)μV;④日龄、性别、分娩方式及母亲妊娠并发症对正常足月新生儿aEEG的宽带、窄带电压和时程均无显著影响,37周~胎龄组生后1~3日龄aEEG窄带电压上界较38~42周各胎龄组显著增高(P分别为0.014,0.001和0.000)。结论正常足月新生儿aEEG背景波为连续波形,存在明显的睡眠-觉醒周期;最低电压均>5μV,最高电压均>10μV。37周~胎龄组的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1~3日龄aEEG窄带电压上界较38~42周各胎龄组正常足月新生儿显著增高。正常足月新生儿的aEEG表现不受日龄、性别、分娩方式及母亲妊娠并发症的影响。
施亿赟程国强邵肖梅庄德义刘登礼刘先知汪吉梅姚明珠王志中周文浩王来栓曹云
关键词: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脑功能监测
IGF-Ⅰ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对BDNF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03年
为了解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水平的变化以及IGF-I治疗后对BDNF的影响,制作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HIBD后各时间点海马和大脑皮层BDNF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并比较IGF-I治疗组与对照组HIBD后12h、72h BDNF mRNA的表达水平,用病理图像分析软件作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HIBD后12h海马的BDNF mRNA开始上升,72~96h达高峰,120h下降;皮层BDNF mRNA在HIBD后72h才显著升高,且持续时间短,仅48h;给予外源性IGF-I治疗后10hBDNF mRNA开始上升,70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IGF-I可能诱导BDNF的转录,两者协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王楸陈超刘登礼杨毅陈莲
关键词: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BDNF基因表达
母亲妊娠期高血压对新生儿脑结构及电生理学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对新生儿脑结构及电生理学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6月-2009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23例健康母亲分娩的新生儿(对照组)及33例HDP母亲分娩的新生儿(观察组)在出生1周内进行EEG、脑电地形图(BEAM)、颅脑超声或磁共振检查。2组在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及Apgar评分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EEG和BEAM检查使用8导记录电极,包括Fp1、Fp2、C3、C4、T3、T4、O1和O2。将EEG/BEAM检查结果均分为正常范围、轻度异常、中度异常、重度异常。应用SAS6.12软件分析HDP对新生儿脑结构及电生理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19例有脑损伤,对照组6例有脑损伤,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7)。观察组EEG异常12例,对照组EEG异常1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2)。观察组BEAM异常12例,对照组BEAM异常1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2)。结论HDP对新生儿脑结构及电生理学有显著影响。
陆亚东陈新黄志云高修成刘登礼贲晓明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脑电图脑电地形图
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在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及亚低温治疗效果评价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研究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C)监测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诊断的价值及亚低温治疗HIE时aEEG的变化,评价亚低温治疗效果。方法连续监测亚低温治疗前后aEEG的变化,分析aEEG各种波形出现的比例。结果共90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aEEG正常43例;轻度异常33例,重度异常14例。aEEG监测结果与HIEI临床分度及头颅MRI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584,P〈0.001;Kappa=0.590,P〈0.001)。aEEG对预测HIE轻重程度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高。轻度及重度异常aEEG亚低温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EG对HIE的早期诊断及轻重程度判断具有较优的评价效果。亚低温可明显降低HIE后异常aEEG出现的比例,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对轻中度HIE治疗效果明显。
庄德义黄英刘登礼
关键词:振幅整合脑电图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
41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分析
2014年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资料,进一步提高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存活率。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1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主要原因有妊娠期并发症(20例,48.8%)、孕期感染(11例,26.8%)和胎膜早破(5例,12.2%)。所有住院患儿均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并发症,早期并发症主要有高胆红素血症30例(73.2%)、低血糖26例(63.4%)、呼吸窘迫综合征22例(53.7%)、低蛋白血症22例(53.7%)、肺炎19例(46.3%)、窒息11例(26.8%)、败血症11例(26.8%)。晚期并发症主要为贫血27例(65.9%)、胆汁淤积(PNAC)4例(9.76%)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3例(7.32%)。41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存活33例(80.5%),放弃6例(14.6%),死亡2例(4.9%),主要死亡原因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结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重视围生期的处理及综合管理可提高其存活率。
黄教刘登礼
关键词:新生儿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并发症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危险因素前瞻性队列研究被引量:26
2011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应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我院产科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出生的所有活产早产儿进行研究,统计BPD发生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共有425例早产儿入组研究,其中男266例,女159例;胎龄(33.9±2.4)周(26~36周);出生体重(2038±660)g(770~3150g),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85例,超低出生体重儿7例。发生BPD45例,发生率10.6%,死亡(包括自动出院撤机后死亡)7例,BPD病死率15.6%。BPD患儿胎龄≤32周36例(80.0%),出生体重<1500g29例(64.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30周(OR=3.10)、出生体重<1500g(OR=2.29)、感染性肺炎(OR=2.74)、动脉导管未闭(OR=2.12)、机械通气(OR=9.57)、H2受体抑制剂(OR=1.36)、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4周(OR=2.59)是BP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早产儿发生BPD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多,需要综合防治才能有效控制BPD的发生。
钟美珍白海涛刘登礼王礼周庄德义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队列研究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出生时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和25-羟维生素D水平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了解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出生时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水平及25-羟维生素D缺乏情况。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其中公历12月和1月为冬季,2、3、4月为春季)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日龄0-3d的新生儿。测定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水平,并检测新生儿血清中25-羟维生素D水平。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新生儿223例,其中早产儿141例,足月儿82例。≤30周组、〉30~≤33周组、〉33~〈37周组和足月儿组出生时血清钙水平分别为(2.10±0.26)、(2.24±0.29)、(2.30±0.19)和(2.37±0.19)mmol/L,血清磷分别为(2.12±0.51)、(1.89±0.32)、(1.84±0.24)和(1.92±0.30)m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极低出生体重组、低出生体重组和正常出生体重组出生时血钙水平分别为(2.16±0.33)、(2.28±0.20)和(2.37±0.18)m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血清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冬季出生的新生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109±85)nmol/L,低于春季出生的新生儿(144±88)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时25-羟维生素缺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30周组发生率最高(11/20)。结论新生儿出生时血清钙随胎龄和出生体重增加而升高,小胎龄早产儿出生时血磷水平高,25-羟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最高,碱性磷酸酶水平无明显差异。
何必子刘登礼郭少青郑青青孙秋凤王礼周
关键词:碱性磷酸酶维生素D
新生儿出生时血脂水平与胎龄、出生体重的相关性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时血脂水平与胎龄、出生体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共363例,检测出生0~24小时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比较不同胎龄、出生体重新生儿间血脂水平差异,对血脂与胎龄、出生体重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根据胎龄分为三组:<34周(n=43例),34~36周(n=125例)和≥37周(n=195例),三组间TC、TG、LDL-C、HDL-C和Apo-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按出生体重分为三组:<1500g(n=23例),1500~2499g(n=116例)和≥2500g(n=224例)。三组间6个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G与胎龄成正相关,TC、LDL-C、HDL-C和Apo-B与胎龄成负相关。TG、Apo-A1与出生体重成正相关,TC、LDL-C、HDL-C和Apo-B与出生体重成负相关。
郑青青庄根苗刘登礼
关键词:血脂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