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述成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提高对儿童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的诊疗水平。方法:报告1例儿童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对本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患儿,女,12岁,3年前因发现膀胱占位性病变并双肾积水肾功能不全在我院其他科室就诊。因其一般情况差,肾功能不全,行双肾穿刺造瘘术后出院。3年后再次来我院治疗。结果:行手术探查发现膀胱三角区实性息肉状肿物,大小4.4cm×3.5cm,膀胱两侧壁和顶壁可触及多个壁内结节,双侧输尿管口受压变形;切除三角区肿块送病检,结果示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行膀胱腔内结节切除加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2个月拔双肾造瘘管,患儿自行排尿。术后6个月复查B超膀胱右侧壁仍可见结节,但无剩余尿及肾积水。结论: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为一种良性增生性病变,临床上易误诊,可通过病理检查确诊,多采用手术切除肿瘤治疗,预后较好。
- 吴新华韩晓敏石明刘述成陈敏
- 关键词:炎性假瘤膀胱儿童
- KLF4、KLF6在人膀胱移行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KLF4、KLF6在人膀胱移行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膀胱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技术检测49例膀胱癌手术切除标本癌组织与25例正常膀胱上皮组织内KLF4、KLF6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时定量荧光PCR结果显示KLF4在膀胱移行上皮癌组织中的相对含量为(0.218±0.046),在膀胱正常上皮组织中的相对含量为(0.311±0.056),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LF6在膀胱移行上皮癌组织中的相对含量为(0.198±0.038),在膀胱正常上皮组织中的相对含量为(0.285±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移行上皮癌组织中,KLF4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而KLF6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有关(P<0.05),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的年龄性别均无关(P>0.05)。结论:KLF4和KLF6表达降低可能与膀胱移行上皮癌的发生和浸润密切相关,通过干预KLF4和KLF6的活性可能成为治疗膀胱移行上皮癌的新靶点。
- 李凡杨雄杨丽丽刘述成
- 关键词:膀胱移行上皮癌实时定量荧光PCR
- 脐尿管癌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附6例报告)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脐尿管癌的临床特点,增加对脐尿管癌的了解,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例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中,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3例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7个月原位复发.再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术后辅以全身化疗。1例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患者术后13个月死亡。3例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中,1例术后9个月复发,并与6个月后死亡,其余2例分别随访6个月、18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脐尿管癌是一种少见的膀胱恶性肿瘤,预后差。影像学检查及膀胱镜检查的综合应用是诊断脐尿管癌的主要方法。手术治疗是脐尿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是值得推荐的手术方式。
- 李凡杨丽丽刘述成张龙石瑛杨雄李兵
- 关键词:脐尿管癌
- 小鼠急慢性细菌性膀胱炎模型的制备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建立一种小鼠细菌性膀胱炎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昆明小鼠36只,随机分成3组:膀胱内灌注大肠杆菌ATCC 25922组,大肠杆菌ATCC 35218组以及PBS缓冲液组。分别于灌注后24h和14d处死小鼠,收集小鼠尿液及膀胱取材行组织学分析及细菌定量。结果灌注大肠杆菌24h后,ATCC 25922和ATCC 35218两组小鼠膀胱上皮内均可见细菌团块,膀胱组织细菌培养见大肠杆菌菌落生长,菌量达1×10^7 CFU/g;灌注大肠杆菌14d后,仅ATCC 35218组小鼠膀胱上皮黏膜内可见细菌团块,菌量为1×10^5CFU/g。结论大肠杆菌ATCC 35218和ATCC 25922灌注小鼠膀胱均可成功建立急性细菌性膀胱炎模型;大肠杆菌ATCC 35218灌注小鼠膀胱可成功建立慢性细菌性膀胱炎模型。
- 吴新华石明刘述成韩晓敏陈敏艾芬
- 关键词:大肠杆菌小鼠
- Fournier坏疽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Fournier坏疽(fournier’s gangrene,FG)的病因、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FG患者的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阴囊、会阴部、阴茎皮肤完全坏疽,经过积极的手术清创引流,使用足量广谱抗生素,全身支持治疗,在创面无明显炎症反应并长出新鲜肉芽组织后,行植皮术重塑阴囊、会阴部、阴茎皮肤,患者治愈出院。结论:FG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应早期诊断,一旦确诊应积极采取手术清创(切开)引流和广谱(敏感)抗生素治疗,如有皮肤缺损,应在创面无炎性渗出并长出新鲜肉芽组织后,及时行植皮或皮瓣转移术闭合皮肤缺损。
- 李凡李兵刘述成汪良
- 关键词:FOURNIER坏疽坏死性筋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