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然
- 作品数:3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童年中后期儿童同伴接纳知觉准确性与偏差及其对社交退缩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以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儿童为被试,探讨同伴接纳知觉准确性的年级和性别差异,同时考察同伴接纳知觉准确性及偏差对社交退缩行为的预测作用。儿童完成同伴评定、知觉评定、社交自我知觉和班级戏剧量表。结果表明:(1)随着年级的升高,儿童的同伴接纳知觉越来越准确;儿童的同性同伴接纳知觉准确性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四年级男生的异性同伴接纳知觉准确性显著低于女生;(3)同伴接纳知觉准确性显著正向预测安静退缩和活跃退缩;同伴接纳知觉偏差显著负向预测安静退缩,但对活跃退缩不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
- 游志麒周然周宗奎
- 关键词:同伴接纳
- 初中生不同网络欺负角色行为的特点及与抑郁的关系被引量:27
- 2013年
- 目的:探讨网络欺负事件中不同角色初中生的性别、年级差异以及不同角色与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网络欺负量表(E-BS)、网络受欺负量表(E-VS)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选取的武汉市751名初中生进行调查,将网络欺负事件中的角色区分为网络欺负者(E-BS≥1分,E-VS=0分)、网络受欺负者(E-BS=0分,E-VS≥1分)、网络欺负/受欺负者(E-BS≥1分,E-VS≥1分)及未参与者(E-BS=0分,E-VS=0分)四种,考察不同角色在性别、年级和抑郁水平上的差异。结果:网络欺负/受欺负者中,男生多于女生(13.6%vs.8.2%,P<0.01),网络欺负/受欺负者、网络受欺负者中7年级的人数多于8年级和9年级(15.9%vs.8.8%vs.7.1%,P<0.001;26.4%vs.13.8%vs.11.2%,P<0.001);网络欺负/受欺负者的CES-D得分高于网络受欺负者[(22.6±1.1)vs.(19.1±0.9),P<0.01],网络欺负/受欺负者和网络受欺负者的CES-D得分均高于未参与者[(22.6±1.1)vs.(14.7±0.4),P<0.001;(19.1±0.9)vs.(14.7±0.4),P<0.001]。结论:网络欺负/受欺负者中可能男生更多,并且人数随年级的增长而减少;相比于网络欺负者、网络受欺负者和未参与者,网络欺负/受欺负者的抑郁水平可能更高。
- 胡阳范翠英张凤娟周然
- 关键词:初中生受欺负者抑郁
- 父母情感温暖与青少年孤独感的关系:序列中介效应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采用人际能力量表、青少年孤独感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Rosenberg自尊量表调查456名高中生,探讨人际能力和自尊在父母情感温暖与青少年孤独感之间的序列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人际能力和自尊在父母情感温暖与孤独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父母情感温暖通过三条间接路径影响青少年孤独感,且不同路径对应的效应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父母情感温暖影响青少年孤独感的内部机制。
- 王明忠范翠英周然
- 关键词:青少年自尊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