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海林

作品数:40 被引量:372H指数:11
供职机构: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1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篇老年
  • 7篇老年人
  • 6篇教育
  • 5篇血压
  • 5篇高血压
  • 5篇高职
  • 4篇影响因素
  • 4篇生活质量
  • 4篇老年高血压
  • 4篇护理
  • 4篇活质量
  • 3篇抑郁
  • 3篇职业教育
  • 3篇社区老年
  • 3篇社区老年人
  • 3篇社区卫生
  • 3篇社区卫生服务
  • 3篇卫生服务
  • 3篇现状及影响
  • 3篇现状及影响因...

机构

  • 39篇福建卫生职业...
  • 3篇福建省疾病预...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厦门大学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福建省妇幼保...
  • 1篇福建省卫生厅
  • 1篇泉州海关综合...

作者

  • 39篇庄海林
  • 13篇贾丽娜
  • 8篇李丹
  • 6篇龚海蓉
  • 6篇李宏
  • 4篇王小燕
  • 4篇揭金花
  • 3篇刘菲菲
  • 3篇刘登蕉
  • 2篇廖伟坚
  • 2篇朱扶蓉
  • 2篇袁平
  • 1篇唐钦妹
  • 1篇张荣莲
  • 1篇杨笑
  • 1篇黄曦
  • 1篇庄怀山
  • 1篇李红
  • 1篇林洁
  • 1篇龚海凡

传媒

  • 6篇卫生职业教育
  • 4篇中华老年医学...
  • 3篇福建医药杂志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华护理教育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福建教育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癌变.畸变....
  • 1篇影像技术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西南军医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5
  • 3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3
2013年
目的了解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利用中文版SF-36量表及自编的一般资料问卷对抽取的2个社区1856例符合调查标准的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平均为(63.8±16.1)分,SF-36各维度评分为:生理功能(67.8±22.6)分,生理职能(47.3±39.4)分,躯体疼痛(90.2±14.3)分,总体健康(62.3±11.9)分,活力(64.1±17.1)分,社会功能(74.0±20.9)分,情感功能(49.7土39.5)分,精神健康(65.0±16.9)分;≥75岁患者SF_36各维度均低于60~74岁(P〈0.05),≥75岁男性患者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维度得分均低于女性(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运动情况、兴趣爱好、年龄、家庭照顾、家庭支持、患病数量、文化程度、饮酒(均P〈O.05)。结论影响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人口学、行为和家庭等多种因素,社区干预应采取综合措施以提高该人群的生活质量。
贾丽娜庄海林陈越林欲静
关键词:慢性病生活质量
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及与生命质量关系被引量:112
2011年
目的了解福建省福州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与生命质量的关系,为老年人慢性病防治和生命质量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福州市抽取12个社区共3 285名≥60周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福州市3 285名社区老年人中,慢性病患病2 134例,慢性病患病率为64.96%,其中患1、2和≥3种慢性病者分别占57.12%、26.24%和16.64%;居于前10位的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骨关节病、脑卒中、慢性胃肠病、白内障、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和恶性肿瘤,患病率分别为48.28%、19.06%、9.80%、4.02%、3.01%、2.56%、2.34%、2.25%、1.31%和0.85%;无慢性病老年人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功能(RE)、精神健康(MH)、生理健康(PCS)、心理健康(MCS)得分和生命质量总分均高于有慢性病老年人(P<0.01);患不同数量慢性病老年人各维度得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慢性病数量越多,各维度得分越低;患不同种类慢性病患者各维度得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病已严重影响福州市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患慢性病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主要受所患疾病的种类及数量影响。
贾丽娜袁平庄海林王小燕林欲静陈越
关键词:慢性病患病老年人生命质量
高职护生预防医学社区实践能力调查和策略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索高职护生预防医学社区实践中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与现状,为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我院护理专业社区实践站点实践指导教师开展调查。结果预防医学社区实践能力的需求与高职护生预防医学社区实践能力存在一定差距。结论预防医学教学应将预防为主的思想贯穿于高职护理教育始终,在工学结合模式下进行基于"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构建"院校交融"预防医学社区实践体系。
庄海林贾丽娜
关键词:高职护生工学结合实践教学
福州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2024年
目的研究福州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其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用ADL量表、多级抽样法,对福州市11个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ADL、躯体生活自理能力(PADL)、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受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4211例中,ADL平均14.9±3.4分,总受损率12.2%(512例),其中轻度受损率8.1%(340例)、重度受损率4.1%(172例);PADL平均6.2±1.1分,受损率4.7%(196例);IADL平均8.7±2.5分,受损率11.8%(49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月人均收入<2000元、偶尔饮酒、静坐≥8 h/d和入睡困难,是老年高血压患者ADL和IADL受损的危险因素,女性、运动锻炼、饮食规律、独居是其保护因素;年龄≥70岁、饮酒、静坐≥8h/d、入睡困难是PADL受损的危险因素,运动锻炼、饮食规律、独居是其保护因素。结论ADL、PADL与IADL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针对性健康服务,提倡合理生活方式,以减轻ADL受损。
李丹庄海林揭金花林麒李宏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老年人生活质量
不同层次护生临床实习前心理状况调查与对策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 减轻临床实习前护生的心理压力。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即将实习的153名中专护生和84名高职大专护生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 中专护生的心理压力高于大专护生(P〈0.05),不同层次护生对临床实习存在不同的心理焦虑。对策全面提高整体素质;做好实习前的培训和动员;增加临床见习时间。
庄海林龚海蓉
关键词:护生心理状况
新医科背景下高职预防医学生专业认同感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2024年
了解在新医科背景下高职预防医学生专业认同感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探讨专业认同感提升的策略与措施,为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决策依据。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于2023年2一4月对福建某高职院校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预防医学高职生专业认同总得分为(3.63±0.73)分,认知性维度得分为(3.72±0.77)分、情感性维度得分为(3.64±0.78)分、行为性维度得分为(3.64±0.76)分、适切性维度得分为(3.48+0.81)分。大一、大二年级临床医学生专业认同总得分高于预防医学生(P<0.05);大三年级预防医学生专业认同总得分高于临床医学生(P<0.05)。不同年级、学习成绩、主动了解专业讯息情况、对学习条件认知、对专业的社会价值认知、对专业的发展前景认知、对该专业实现人生价值的评价及从事相关工作意愿是高职预防医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高年级学生较低年级专业认同感强,学习成绩较好、经常主动了解专业讯息、认为本专业的学习条件较好、认为本专业的社会价值较高、认为本专业有发展前景、认为本专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愿意从事相关工作的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较强(β分别=0.129、0.136、0.171、0.110、0.228、0.173、0.314、0.114)。高职预防医学生专业认同感受年级、学习成绩、专业讯息了解情况、对学习条件认知、对专业的社会价值认知、对专业的发展前景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应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及不同的影响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认同感提升教育。
李丹吴荣泉陈洁李宏林麒何泉燕揭金花庄海林
福州城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状况及与生活质量的关系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了解福州城市社区老年人的抑郁状况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应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SF36健康调查简表对福州市12个社区共3285例≥60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福州城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者1981例,发生率为60.3%,老年女性抑郁症状发生率高于男性(χ^2=7.561,P〈0.01);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随增龄而上升(P〈0.01);随受教育程度提高而下降(P〈0.01);随月收入增加呈下降趋势(P〈0.05);无配偶老年人高于有配偶老年人(P〈0.01);医疗费用自费的老年人高于有医保的老年人(P〈0.01);独居老年人高于非独居老年人(P〈0.01);无抑郁症状老年人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功能(RE)、精神健康(MH)各项评分值(78.0±19.2)分、(62.7±39.7)分、(94.1±12.3)分、(57.9±12.0)分、(74.3±14.9)分、(83.0±20.1)分、(64.3±39.1)分、(73.8±14.8)分和生活质量总分(73.5±13.6)分均高于有抑郁症状老年人各项评分值(65.9±22.6)分、(45.3±37.8)分、(89.5±15.2)分、(50.8±11.4)分、(59.8±15.9)分、(70.5±20.9)分、(44.7±37.8)分、(60.6±15.6)和生活质量总分(60.9±14.0)分(均P〈0.01);不同程度抑郁症状老年人各维度得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抑郁程度加重,各维度得分随之降低;抑郁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福州城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社区卫生服务应重点关注女性、高龄、无配偶、低文化、低收入、无医保和独居老年人群,采取相应措施减低抑郁症状发生,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贾丽娜庄海林王小燕刘菲菲陈碧英林欲静
关键词:抑郁生命质量
肿节风中迷迭香酸成分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影响被引量:14
2018年
迷迭香酸是中药肿节风Sarcandra glabra中抗肿瘤有效成分之一。该研究首先采用了CCK-8法和细胞划痕实验的方法观察了0,10,30,90,270,810μmol·L^-1迷迭香酸给药24,48,72h后对MCF-7和MDA-MB-231的作用,结果表明90~810 μmol·L^-1的迷迭香酸对MCF-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无显著影响,而90,270,810 μmol·L^-1“迷迭香酸能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呈剂量效应关系,抑制效果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研究进一步采用了流式细胞术检测AnnexinV-FITC/PI染色后迷迭香酸对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90,270,810 μmol·L^-1迷迭香酸给药48h即能诱导该细胞凋亡。为探究其原因,研究进一步采用了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关键基因Bcl-2与Bax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上述剂量的迷迭香酸能显著下调Bcl-2的表达并上调Bax基因的表达。研究最终提示,迷迭香酸对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作用的效果完全不同,其能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迁移,诱导其产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内Bcl-2基因的下调和Bax基因的上调有关。以上结果对三阴性乳腺癌临床治疗及相关中药药物研发具有一定意义。
李宏庄海林林俊锦张月芬黄慧罗霆余文桃倪峰
关键词:肿节风迷迭香酸MDA-MB-231MCF-7BAX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天使之城”学习空间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1
2015年
教育信息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信息化校园建设项目为基础,建设"天使之城"学习空间和专业教学资源库,发挥信息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巩固规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校企合作和服务社会中的支撑作用,形成一个集成各项教学、教学资源、教学管理和服务系统的校园信息化环境。
庄海林
关键词:信息化校园
城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福州城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中文版及自编的一般资料问卷对福州市社区882例≥60岁的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和1230例未患高血压老年人进行测试研究,并用SPSS16.0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得分及发生率为[(12.43±5.01)分,64.4%]高于老年对照组[(1t.53±5.13)分和55.3%],(t=3.849,X2=16.386,均P〈0.01);不同年龄,男性、有配偶、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月收入2000元以下、医疗费用自费、部分自费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有无吸烟、饮酒、参与社区活动、兴趣爱好少、有经常运动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不同居住情况、家庭支持、家庭开支及家庭照顾好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O.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发生影响因素为:家庭支持、年龄、医疗支付方式、家庭开支、居住情况、兴趣爱好、性别;对照组抑郁发生影响因素为:家庭支持、兴趣爱好、医疗支付方式、年龄。结论福州城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发生率高于未患高血压老年人群,家庭支持、兴趣爱好、医疗支付方式、年龄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和未患高血压老年人抑郁发生的共同影响因素,家庭开支、居住情况、性别等因素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发生的重要因素。
贾丽娜庄海林陈越林欲静
关键词:高血压抑郁社区卫生服务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