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慰

作品数:20 被引量:414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哲学宗教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大学生
  • 4篇中介
  • 4篇中介作用
  • 4篇情绪
  • 4篇负性
  • 3篇哀伤
  • 2篇信度
  • 2篇行为疗法
  • 2篇幸福感
  • 2篇抑郁
  • 2篇应激
  • 2篇症状
  • 2篇中国大学生
  • 2篇认知行为疗法
  • 2篇丧亲者
  • 2篇特质
  • 2篇问卷
  • 2篇疗法
  • 2篇接纳
  • 2篇焦虑

机构

  • 14篇北京师范大学
  • 9篇首都师范大学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司法警官...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0篇徐慰
  • 10篇王建平
  • 7篇刘兴华
  • 5篇何丽
  • 4篇尉玮
  • 3篇王玉正
  • 1篇韩开雷
  • 1篇张倩
  • 1篇刘荣
  • 1篇宗焱
  • 1篇徐慊
  • 1篇刘海骅
  • 1篇张怡
  • 1篇何姣
  • 1篇唐苏勤
  • 1篇郑日昌
  • 1篇闫煜蕾
  • 1篇刘欣
  • 1篇徐东兴
  • 1篇安媛媛

传媒

  • 11篇中国临床心理...
  • 5篇中国心理卫生...
  • 2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科教导刊

年份

  • 4篇2017
  • 7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大疾病丧亲者的延长哀伤症状及预测因素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考察重大疾病丧亲者的延长哀伤症状及其预测因素。方法:通过寻访和网络招募的方式对256名重大疾病丧亲者进行问卷测查。结果:所有丧亲者中没有完全符合延长哀伤障碍诊断的个体,但有4名丧亲者达到了临界标准。逝者离世时长、逝者离世时的年龄、与逝者的亲密程度与延长哀伤症状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丧亲者的延长哀伤症状得分在亲属级数、与逝者关系、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将所有因素纳入回归方程后发现:最能预测重大疾病丧亲者延长哀伤症状的因素包括:小学及以下的教育程度、逝者离世时长、逝者离世时的年龄。结论:相比于其他丧亲类型,重大疾病丧亲者的延长哀伤障碍的患病率较低,其延长哀伤症状受到部分人口学特征和丧失相关特征的影响。
徐慰何丽符仲芳王建平
关键词:重大疾病
Young图式问卷在藏族青少年中应用的效度和信度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评估Young图式问卷短版(Young Schema Questionnaire-Short Form,YSQ-SF)在藏族青少年中应用的效度和信度。方法:按量表翻译程序对汉语问卷进行翻译,形成汉藏双语版问卷。选取西藏自治区某县一所中学435名学生完成YSQ-SF,对所得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从中随机抽取123名学生,于12周后再次完成YSQ-SF,检验重测信度,同时完成儿童自动思维量表、长处与困难问卷和简明情绪量表,检验YSQSF的效标关联效度。结果:YSQ-SF总量表α系数为0.96,各分量表α系数为0.65~0.86;12周的重测信度是0.67,分量表重测信度在0.37~0.57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数据与模型拟合良好(χ~2/df=1.39,CFI=0.95,TLI=0.94,RMSEA=0.03);相关分析显示,全部15个图式与消极自动思维、品行问题、抑郁情绪显著正相关,除苛刻标准外的14个图式与多动/注意缺陷显著正相关,10个图式与亲社会行为显著负相关。结论:Young图式问卷汉藏双语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测量藏族青少年的早期适应不良图式。
杨微崔春前徐慰符仲芳王建平
关键词:藏族青少年信度
创伤经历者的认知改变对社会支持与创伤负性后果关系的中介作用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构建创伤经历者的社会支持影响创伤负性后果的理论模型,考察认知改变在该模型中的中介作用。方法:网络招募具有创伤经历的个体173名。采用受害者/幸存者社会认可度问卷(SAQ)测评社会支持,采用创伤后认知改变问卷(PCC)测量个体认知改变,采用创伤后压力诊断量表(PDS)、症状自评量表—抑郁分量表(SCLD)和社会功能损害问卷(SFI)测评创伤负性后果。结果:SAQ、PCC、PDS、SCL-D、SFI各量表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假设模型拟合度良好(χ2/df=2.052,GFI=0.982,TLI=0.974,CFI=0.989,NFI=0.980,RMSEA=0.078)。认知改变在模型中起到的间接作用比率为60.4%。进一步通过中介分析发现,认知改变对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解释率55.8%),对社会支持与社会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也起部分中介作用(解释率45.7%),对社会支持与创伤后应激症状之间的关系起完全中介作用(解释率79.0%)。结论:认知改变是社会支持影响创伤恢复的重要因素,未来研究应采用大样本的纵向设计构建更为完善的创伤后应激症状的理论模型。
徐慰尉玮何丽谢秋媛王建平
关键词:社会支持
延长哀伤障碍是独立的诊断吗?——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焦虑的关系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究延长哀伤障碍(PGD)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抑郁和焦虑的区别与联系。方法:测查482名丧亲者的PGD、PTSD、抑郁和焦虑症状,测查工具包括延长哀伤问卷(PG-13)、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PCL-C)、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从四个量表中分别选出题总相关最高的6个条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结果:PG-13的总分和PCL-C、SDS、SAS得分呈中至高度相关,分别为r=0.72(P<0.01),r=0.46(P<0.01)和r=0.55(P<0.01)。经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四个因素,分别为:PTSD、焦虑、抑郁和PGD。验证性因素分析中四因素模型拟合良好(χ2/df=2.37,RMSEA=0.076,CFI=0.96,NFI=0.93,NNFI=0.95)。结论:PGD和PTSD、抑郁、焦虑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然而四种症候群相互独立表明PGD是独立于PTSD、焦虑、抑郁的诊断。在临床实践中应考虑鉴别PGD和PTSD、抑郁、焦虑,并探索专门针对PGD进行干预的治疗方案。
谢秋媛王建平何丽尉玮唐苏勤徐慰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焦虑
正念训练提升参与者对疼痛的接纳程度被引量:27
2015年
目的:探索8周正念训练提升个体接纳疼痛的效果。方法:招募69名被试,分为正念训练组和等待对照组。其中训练组接受每周1次,共8周的正念训练,对照组等待8周。在训练前后测试五因素正念度量表、5分钟冷压任务、疼痛应对策略问卷。结果:49人数据纳入最后统计(训练组22人,对照组27人)。经过8周正念训练之后,训练组正念总分(128.72±11.82 vs.121.73±12.75,P<0.05)、观察(25.55±4.92 vs.23.91±5.22,P<0.05)、不判断(27.09±3.80 vs.24.63±5.24,P<0.01)、不反应(19.59±3.02 vs.21.27±3.96,P<0.01)得分显著提升。训练组经历疼痛刺激时更多采用接纳策略(22.18±6.27 vs.17.68±7.28,P<0.05)。结论:正念训练提升了参与者对疼痛刺激的接纳程度。
王玉正刘欣徐慰刘兴华
关键词:疼痛接纳
大学新生适应与童年期负性事件、人格特征的关系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考察大学新生适应与童年期负性事件的关系,并探讨人格特征在其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四川某重点高校大学新生523名,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童年期负性事件调查问卷(ACEQ)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进行施测。结果:大学新生至少经历过一种童年期负性事件的发生率为87%。CCSAS总分与童年期负性事件影响总分及神经质得分呈负相关(r=-0.13、-0.51,均P<0.01),与内外向和掩饰性得分呈正相关(r=0.47、0.25,均P<0.01);童年期负性事件影响总分与内外向得分呈负相关(r=-0.08,P<0.05),与掩饰性得分呈负相关(r=-0.12,P<0.01),与神经质得分呈正相关(r=0.17,P<0.01)。内外向和神经质在童年期负性事件影响与大学新生适应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效应量为51.65%和58.10%。结论:大学新生适应与童年期负性事件影响和人格特征密切相关,人格特征在童年期负性事件影响与大学新生适应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徐慊宗焱徐慰郑日昌王建平
关键词:人格特征
负性认知对丧亲者情绪问题的预测作用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在丧亲者中考察认知因素对丧亲后延长哀伤、抑郁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通过横断研究,采用延长哀伤问卷(PG-13)、哀伤认知问卷(GCQ)、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488名丧亲者进行测查。结果:分层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当控制了影响负性情绪的人口学背景及丧亲相关变量之后,对自我的负面信念、自责、对生活及未来的负面信念能够预测延长哀伤反应;对未来的负面信念、对哀伤的威胁性解释、对世界的负面信念能够预测抑郁情绪,而对哀伤的威胁性解释、对未来的负面信念能够预测焦虑情绪。结论: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延长哀伤障碍的认知行为概念化模型,并为延长哀伤障碍的认知行为干预提供了实证依据。
何丽尉玮胡泊徐慰闫煜蕾王建平
一例大学毕业生自我认同危机的心理咨询
2015年
本文是一位大学毕业生自我认同危机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由于来访者在毕业前面临找工作、毕业论文等方面的不顺利,导致了自我认同危机,表现出焦虑、抑郁情绪和失眠等躯体症状。咨询师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和短期焦点解决疗法,帮助来访者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更好地认识自我,化解了危机,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徐东兴何姣徐慰高倩
关键词:自我认同危机焦虑抑郁情绪认知行为疗法
正念训练提升内心平静的效果
内心平静是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内心状态。尤其是对于中国人来说更是如此,中国的传统文化处处将静作为一种独特的品质,内心平静也一直受到古往今来儒道佛三家的重视。正念训练是源起于东方禅修、在西方得到科学持久发展的心理干预方式,目...
徐慰
关键词:自我接纳
文献传递
正念训练提升幸福感的研究综述被引量:56
2013年
随着正念训练在健康人群中的普及,正念训练提升幸福感的研究开始受到更多关注。对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正念训练的提升效果都得到一定验证。在研究方法上也出现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取样范式。正念训练提升幸福感的机制研究还存在不足,如幸福感概念的界定和使用存在争议。就国内而言,正念与中国文化价值观下的幸福感可能更加契合,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正念训练可能适用于提升个体的幸福感。
徐慰刘兴华
关键词:幸福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