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幼艺

作品数:14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7篇鼻咽
  • 7篇鼻咽癌
  • 3篇增殖
  • 3篇肿瘤
  • 3篇细胞瘤
  • 3篇颅内
  • 2篇凋亡
  • 2篇预后
  • 2篇生殖
  • 2篇生殖细胞
  • 2篇生殖细胞瘤
  • 2篇紫杉
  • 2篇紫杉醇
  • 2篇晚期
  • 2篇西乐葆
  • 2篇疗法
  • 2篇疗效
  • 2篇颅内生殖细胞...
  • 2篇化疗

机构

  • 14篇中南大学
  • 2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14篇戴幼艺
  • 7篇廖遇平
  • 5篇姜武忠
  • 5篇段华新
  • 3篇邓豪余
  • 3篇申良方
  • 3篇魏瑞
  • 3篇刘保安
  • 2篇洪继东
  • 2篇李新辉
  • 2篇张静
  • 2篇袁君
  • 2篇周蓉蓉
  • 1篇卢景琛
  • 1篇杨喜春
  • 1篇贺玉香
  • 1篇唐雪元
  • 1篇汪砥
  • 1篇何剪太
  • 1篇梁昌华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肿瘤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3例颅内生殖细胞瘤远期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本文对33例颅内生殖细胞瘤几种治疗方法的远期疗效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肿瘤全消23例,部分消除10例;5年生存率为91.7%;第一组中3例智力障碍、2例头痛、1例身材矮小;第二组无智力障碍及头痛,1例身材矮小;第三组1例智力障碍、1例头痛、无身材矮小。认为伽玛刀立体定向治疗联合全脑放疗可减少远期颅内并发症的发生,脊髓预防性放疗是否作为颅内生殖细胞瘤常规治疗有待进一步探讨。
戴幼艺刘保安廖遇平涂青松申良方
关键词:颅内生殖细胞瘤疗效远期疗效分析智力障碍身材矮小立体定向治疗颅内并发症
西乐葆对鼻咽癌CNE-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鼻咽癌CNE-1细胞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表达及其选择性抑制剂通过抑制CNE-1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从而起抗肿瘤作用。方法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COX-2在鼻咽癌CNE-1细胞中的表达,对鼻咽癌CNE-1细胞以不同的西乐葆浓度0、1.25、2.50和5.00μM设A、B、C、D4个实验组药物干预,再分别行四唑盐(MTT)比色试验、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仪计数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及早、晚期凋亡4项指标。结果COX-2在CNE-1细胞内高表达;MTT法测得A组OD值与C、D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B、C、D组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提示1.25μM西乐葆对CNE-1细胞增殖无影响,2.50~5.00μM西乐葆明显抑制CNE-1细胞增殖,且抑制作用随西乐葆剂量增加而增强,克隆形成及早、晚期凋亡率A组与B、C、D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各P<0.05),B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与D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C、D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西乐葆对CNE-1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有抑制作用,对CNE-1细胞早、晚期凋亡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其作用与西乐葆浓度存在相关性,5.00μM较1.25μM西乐葆对CNE-1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明显增强,而在1.25μM与2.50μM间、2.50μM与5.00μM间比较,其对CNE-1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差异无显著性。结论①CNE-1鼻咽癌细胞为COX-2阳性表达细胞。②西乐葆对CNE-1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能力具有抑制作用,并能诱导早、晚期凋亡,从而对CNE-1细胞存在抗肿瘤作用。③西乐葆对CNE-1细胞的抗肿瘤作用与西乐葆浓度存在剂量相关性。
戴幼艺刘保安段华新
关键词:鼻咽癌增殖凋亡
西乐葆对鼻咽癌CNE-1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背景: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因为其解剖位置的特殊及容易累及颅底,发生咽旁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为放射治疗。如何提高其放射敏感性对于提高鼻咽癌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环氧化酶(COX)是花生四烯酸合...
戴幼艺
关键词:鼻咽癌放射增敏细胞增殖细胞凋亡西乐葆放射增敏作用
文献传递
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 探讨颅内血管母细胞瘤(HB)的临床特点及次全切除术后的综合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经手术完全切除的38例(手术组)及手术切除有残灶、术后辅以放疗的25例(综合治疗组)颅内血管母细胞瘤进行临床分析和疗效总结。主要临床症状为颅内压增高(35例)、小脑机能障碍(20例)及颅神经损害(8例)。52例病灶位于小脑,肿瘤病理组织学特点由毛细血管网和间质细胞构成。结果 综合治疗组5例复发,4例死于复发,22例非脑干区术后残留肿瘤照射剂量50~55Gy;其5、10和1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2%和89%。手术组6例复发,3例死于复发;其5、10、15年生存率分别为97%、85%、79%。结论 颅内血管母细胞瘤好发于成人小脑部位,术后有残留者辅以放疗可能会减少复发。
姜武忠廖遇平周蓉蓉洪继东贺玉香张静戴幼艺
关键词:预后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对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的近期疗效被引量:9
2006年
为了探讨多西紫杉醇(多帕菲DOC)+顺铂(DDP)放疗前诱导化疗对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并评价毒副反应,2004年10月~2005年10月我院收治的Ⅲ、ⅣA期鼻咽癌分为诱导化疗+放疗组(C+R组)30例,单纯放疗组(R组)30例,诱导化疗+放疗组(C+R组)予DP方案(DOC+DDP)诱导化疗1个周期,DOC75mg/m^2,静脉滴入,d1,DDP80mg/m^2,静脉滴入,d3,化疗后2d予根治性放疗,单纯放疗组仅予根治性放疗。结果C+R组,CR86.7%(26/30),PR10.0%(3/30),RR96.7%(29/30);R组CR63.3%(19/30),PR16.7%(5/30),RR80.0%(24/30)。C+R组CR和RR明显高于R组,x^2=11.27,P=0.001,x^2=7.01,P=0.034。主要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肝功能损害。初步研究结果提示,DOC+DDP放疗前诱导化疗明显改善了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长期疗效有待于临床进一步观察。
洪继东廖遇平姜武忠戴幼艺袁君周蓉蓉
颅内生殖细胞瘤肺转移一例被引量:1
2006年
魏瑞廖遇平戴幼艺
关键词:松果体瘤生殖细胞瘤
紫杉醇脂质体诱导加同期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背景与目的序贯放化疗及同期放化疗在局部晚期肺癌治疗中得以广泛研究,而诱导加同期放化疗的研究尚少。紫杉醇脂质体副作用少,可使诱导加同期放化疗更顺利地实施。本文旨在比较紫杉醇脂质体加顺铂(TP方案)诱导加同期放化疗和序贯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我院60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诱导加同期放化疗组(A组)和序贯放化疗组(B组)。A组:诱导化疗2个-3个周期后行同期放化疗,放疗的第1天及第22天予TP方案化疗(紫杉醇脂质体135mg/m2-175mg/m2,d1;顺铂70mg/m2-80mg/m2,d2),期间持续放疗。B组:化疗方案同前,化疗4个-6个周期后,行放疗。两组放疗方式均为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为56Gy-70Gy。观察和比较两组的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 A组、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3%和60%,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42);1年生存率分别为71.4%和53.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18);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90%和73.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9);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50%和36.7%,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147);肺纤维化发生率分别为30%和20%,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276)。结论在晚期NSCLC的局部治疗中,TP方案诱导加同期放化疗较序贯放化疗的近期疗效好,但毒副反应无明显区别。
戴幼艺姜武忠袁君魏瑞
关键词:紫杉醇化疗
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51例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于放疗前、后进行甲状腺动态显像,获得甲状腺动脉灌注的峰时和反映血流情况的摄取常数K值,并分别测定血清中游离3,5,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3,5,3′,5′-四碘甲状腺原氨酸(也称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的水平。结果:放疗前左、右两侧甲状腺动脉灌注峰时分别为:(14.5±2.1)s,(15.1±1.9)s,放疗后为(19.3±3.2)s,(20.2±3.5)s,放疗后两侧甲状腺峰时明显延迟(均P<0.001)。放疗前左、右两侧甲状腺摄取常数K值分别为:0.0265±0.0074,0.0249±0.0065,放疗后为0.0173±0.0062,0.0167±0.0053,放疗后两侧甲状腺摄取常数明显降低(均P<0.001)。放疗前FT3明显高于放疗后[(4.76±0.95)pmol/L vs.(3.85±0.71)pmol/L,P<0.001];放疗前FT4明显高于放疗后[(18.63±3.84)pmol/L vs.(15.69±3.27)pmol/L,P<0.001];放疗前后TS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17±0.52)mU/L vs.(1.22±0.76)mU/L,P>0.05]。结论: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甲状腺的动脉峰时、血流灌注均有损伤,放疗后血清FT3和FT4降低,但TSH无明显变化。
邓豪余陈文凤李新辉胡晖申良方戴幼艺
关键词:鼻咽癌甲状腺
^(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监测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探讨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2 3例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在治疗前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核素心室造影测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并计算相对定量值。并于每一周期治疗后重复上述检查。结果 :蒽环类药物治疗一周期后 ,2 3例患者心肌相对定量值明显下降 (P <0 .0 1)。其中 11例吡喃阿霉素、6例表阿霉素和 6例米托蒽醌治疗的患者 ,心肌相对定量值明显下降 (P <0 .0 5 ) ,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无明显变化 (P >0 .0 5 )。蒽环类药物治疗多周期后的 10例患者心肌相对定量值较治疗前下降 (P <0 .0 5 )。 9例患者的心肌相对定量值 (最大累积剂量为 2 0 0mg/m2 )与一周期后无明显差别 (P >0 .0 5 )。10例患者治疗前及多周期治疗后LVEF均 >6 0 %,且化疗前后无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能监测蒽环类药物所致的心肌损害 ,且较左室射血分数敏感 ,比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优越 ,有利于指导蒽环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段华新梁昌华邓豪余李新辉胡硕戴幼艺杨喜春
关键词:^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
鼻咽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0
2005年
目的 探讨Survivin蛋白表达与鼻咽癌 (NPC)临床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 1 992~ 1 994年收治的经病理明确诊断、完成全程根治性放疗、随访 5年以上的 1 1 5例NPC放射治疗前活检标本 (经病理证实均为低分化鳞癌 )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Survivin基因蛋白在NP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Survivin的表达与NPC分期、放疗敏感性、生存率、转移和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 NPC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6 8.7%。Survivin的表达活性与鼻咽癌的颈淋巴结转移、放疗敏感性、3年和 5年生存率及复发倾向有密切关系。结论 Survivin高表达对判断病变进展、预测放疗敏感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出现趋势、生存率及转移复发有指导意义。
姜武忠伍海军廖遇平戴幼艺刘海峰张静卢景琛朱红
关键词:SURVIVIN基因免疫组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